(原标题:股民维权捷报频传!这15家上市公司投资者成功获赔)
在波谲云诡的证券市场中,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常常被视为“沉默的大多数”或“弱势群体”。他们的投资信心是市场繁荣的基石,然而,财务造假、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却如同暗礁,随时可能击碎这份信任。
因此,“投资者拿到赔偿”这简单的一句话,不仅仅是个体权利的实现,更是市场法治化、成熟化进程中最为响亮的号角。
证券维权正迎来一个“丰收季”,以上市公司虚假陈述为代表的证券违法违规行为,正受到投资者越来越强烈的抵制。
上海沪紫律师事务所刘鹏律师团队在今年七月以来多案获赔,收到共15家上市公司赔付股民的赔偿款并落实到股民,分别为:
中润资源、中超控股、索菱股份、首航高科、三盛教育、仁东控股、蓝丰生化、劲嘉股份、广州浪奇(红棉股份)、ST信通、ST天山、ST金正、ST宏图、广东明珠、北京文化
由于证券虚假陈述案件一般为2~3年,上述多家公司的索赔时效已过期。将选取目前还可参与索赔的股票进行阐述。除了上述公司外,沪紫律师目前仍有多起案件在审理中,后续将按照程序尽快为投资者挽回损失。
首航高科:
2025年5月23日,首航高科公告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事实正式被认定。公司也因各种原因已经在2024年8月26日摘牌退市,虽已退市许久,但公司主体仍然在运转,不影响索赔,且已有投资者拿到赔偿款。
符合于2018年4月28日-2023年12月4日期间买入,并在2023年12月5日之后卖出或仍持有而亏损的投资者还可报名索赔。
据处罚决定,该公司存在两方面的违规事实:
其一未按规定披露使用募集资金为控股股东提供担保事项。公司 相关定期报告和《关于募集资金年度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未如实披 露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存在虚假记载。
其二未按规定披露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资金导致的关联交易。2019 年至2020年,首航高科及其子公司通过直接划转、以预付货款名义间接划转的形式,向控股股东提供资金,用于归还贷款等用途。其中,通过直接划转的形式向控股股东提供资金6亿元;以预付货款的名义向供应商转出资金790,389,800元供控股股东使用。
上述行为构成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对于上述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资金导致的关联交易,公司既未及时披露,也未在2019年年度报告、2020年半年度及年度报告中予以披露,存在重大遗漏。
刘鹏律师提示因公司不透明操作而遭受损失的投资者,唯有通过主动行使索赔权利,才能将纸面上的胜诉判决转化为实际赔偿。
随着代表人诉讼、示范判决、支持诉讼等机制不断完善,资本市场法治生态正持续优化,投资者的维权之路正越走越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