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何小鹏劝不住的,何止追觅!)
导读:8月26日,罗永浩上线了他与小鹏汽车CEO何小鹏近三小时的对谈视频播客,其间何小鹏用一句扎心的话点破造车行业的残酷:“如果你想害一个朋友,那就劝他去造车。”
何小鹏的“好心劝退”话音刚落,追觅科技就高调官宣:要打造“布加迪级”的高端智能电车!消息一出,业内嘘声一片。
网络上追觅造车的争议还没平息,另一个“小鹏没劝住”的新造车势力以更出人意料的方式出现:清华大学硕士尹凯,把造车的目标人群锁定在了非洲,要为当地民众量身打造合适的出行工具,提供可以挡风遮雨又能充分利用非洲太阳能的光伏电动小车。
商业本质
这辆带着中国科技与制造基因的昇麒光伏电动车,其实在技术上属于电电增程式微型四轮车,它没有“堆配置、拼高端”,却精准解决非洲用户的痛点:摩托车只是毛驴的替代者,但没有解决使用者日晒雨淋的问题;汽车是好,但是车贵、油也贵;中国电动车是好,但非洲的电力基础设施哪有中国那么好!怎么可能把充电桩建得到处都是!
在非洲:只有太阳不缺,别的都缺!
昇麒光伏电动车首款车型C11A,属于A00级别,装备10度电池包,可以行驶180多公里;装备太阳能光伏板可以实时补能,又可以增加50公里的续航,这样全部加起来就有230公里的续航,替代摩托车足够了;全车90%以上材料可回收,车身轻到自己下车就能推动;售价只相当于一辆日本摩托车在当地售价,就能让非洲兄弟拥有了“人生第一辆四轮车”的体面。
这就是昇麒光伏电动车的初衷!不是跟风追逐“布加迪式”的高端光环,也不是简单地把中国电动汽车照搬到非洲去,而是真正扎进真实需求里,用另一种“不听劝”,要在非洲市场走出了一条与别人截然不同,却更贴近用户的造车路。
为什么选非洲?
这是每个人都会问的问题!
昇麒创始人尹凯,从上海交大本科毕业就入职中集集团(CIMC),负责中集集团特种车辆海外市场的拓展,并取得辉煌战绩。他沉思了一会,思绪到了非洲大陆,然后娓娓道来。
非洲有12亿人口,60%低于25岁,城市化率仅43%,却贡献了全球摩托车年增量的一半。从拉各斯到内罗毕,从达累斯萨拉姆到约翰内斯堡,摩托、三轮像毛细血管一样承担着80%的短途出行。
然而,高企的油价、昂贵的维修、平均每升1美元的汽油,让开摩托车成为年轻人“又爱又恨”的谋生方式;而遍布城乡的“小巴”则因尾气黑烟被世卫组织列为非洲空气污染第三大源头。
非洲开发银行测算,如果维持现有交通能源结构,到2030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将为此多支出470亿美元外汇,相当于每年新增一个津巴布韦的GDP缺口。
更棘手的是基建。整个非洲大陆电网装机容量仅与德国相当,农村电网覆盖率只有28%。建充电桩?在家庭用电都时断时续的地方,这无异于“想得太多、想得太早”。
于是,当中国与欧洲在争论智能电车标准时,非洲人民真正需要的是简单实用的出行工具!
昇麒光伏电动车团队连续三年在肯尼亚、坦桑尼亚、尼日利亚等国做入户调研,得出一组数据:当地人将摩托车当出租车用,跟咱们八九十年代农村一样,司机日均行驶48公里,90%用户住所距离最近加油站7公里以上。
但是太阳光照平均时长3250小时/年,是中国的1.6倍。面向南北回归线之间人群,打造—款首购成本很低、可在家充电、也可用太阳能补能的出行工具,就是昇麒光伏电动车项目的初衷。
技术与性价比
1. 在家可充+光伏补能:原则上是电电增程式技术,中国电池、电机、电控三电核心零部件技术成熟,外加太阳能补能,也是非常成熟的技术,只需要根据当地使用场景进行系统集成与改善。
昇麒光伏电动车第一款C11A车型在车顶、引擎盖、尾门共铺覆了4.2㎡高效的光伏组件,转换效率28.8%,处于全球第一梯队。其独有的“日照随动”专利让光伏板,在静态停车时自动展开至最佳倾角,比固定式日均多发电18%,光伏续航里程可达50公里/天。也就是说,加上自带的10度电池,用户只要把车露天停放,每天综合总续航超230公里。
2. 轻量化:450kg的“铝合金小蚂蚁”
非洲路况普遍“三分土路、三分砂石、四分补丁柏油”。车重每减100公斤,每百公里电耗就可以下降0.6KWh,轮胎寿命延长8%。
昇麒团队把传统钢板车身换成铝合金框架+复合材料覆盖件,整车仅450公斤,比同级别电车轻30%—40%,却能通过欧盟的小型车碰撞法规。
更妙的是,铝合金材料回收率大于90%,用户5年后卖车还能收回一笔钱。
3. KD2.0:“模块化”极简组装工艺让全球化生产变得简单
建设快:从厂房规划布局到产线调试,整个KD投入周期3个月。
投资少:相较传统汽车企业海外设厂动不动就要几亿美元的投资,昇麒模式投资仅约10%。
效率高:厂房面积及工人减少40%以上,生产效率提升50%。
易复制:把传统汽车制造的四大工艺减至两个,海外组装简单、培训快。
模块化的KD供应链,支持全球复制,轻资产运营模式使得公司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扩展。
以年产能5万台测算,制造投资只有传统工艺总投资的2%,实现轻投资、轻量化运营,以小步快跑模式快速实现盈利目标。
4. 数字能源管理:让电网“可有可无”
昇麒自研EDC能量域控制器,集成MPPT、BMS、VCU三合一,支持“光伏—电池—电机”实时最优解算。
遇到阴天,系统可自动把剩余电量优先分配给驾驶,削减娱乐、空调等非刚需负载;阳光充足时,则反向给外放电,变身“移动储能站”。
撒哈拉以南非洲很多国家道路差及公共交通设施缺乏,导致车辆行驶速度低,电力系统不稳定,充电不便利,现有通勤工具中摩托车在热带体验差,安全性不高;汽车购置和使用成本高。
在非洲,一辆全新丰田卡罗拉到岸价1.8万美元,二手车也要8000—12000美元;中国品牌Mini EV在南非终端售价1.1万美元。而昇麒光伏电动车C11A终端零售价6999美元,与普通摩托车(雅马哈BWS 150)持平,却拥有挡风遮雨、空调等与传统汽车平级的配置,成为当地年轻人“人生第一辆四轮车”的最优之选。
天时地利人和
1. 天时:全球碳关税落地
欧盟CBAM 2026年全面实施,非洲国家出口欧洲的鲜花、咖啡、矿产将被征收高额碳边境税。
肯尼亚、卢旺达已把“零碳交通”列入国家自主贡献(NDC),政府公开承诺“2030年电动化率30%”,却苦于没有买得起、用得出的产品。昇麒光伏电动车的出现,正可以让政策落地。
2. 地利:中国供应链“外溢”
国内新能源产能利用率仅58%,电池、电机、电控价格一年跌去30%。昇麒团队把长三角汽车零部件、大湾区电子的供应链与技术优势平移到非洲,采购成本比欧洲同级方案低42%,交货周期缩短一半。
最近不是流行这么一句话嘛:“在中国卷生死,不如去非洲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3. 人和:12亿人口的“人口红利”
非洲平均年龄19.4岁,移动互联网渗透率46%,手机支付用户4.8亿。年轻、在线、敢消费,可以让昇麒光伏电动车在下沉市场指数级扩张。
世界银行预测,2030年非洲城市人口将再增2.5亿,相当于凭空造出一个“新印度”。谁先占领消费者心智,谁就拥有下一个十年。
团队与专利
尹凯,公司创始人,上海交通大学动力机械工程热能动力机械及装置专业本科毕业,并获得清华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现任昇麒公司董事长。
曾任中集集团车辆新业务拓展部经理,重庆两江新区创新创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华清恒泰(北京)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有超20年海外建厂和全球化运营能力。
从2005年起负责中集集团车辆海外业务,从零开始打造中集集团车辆全球第一业绩;在东南亚、非洲、澳洲、欧洲和中北美等海外市场的汽车行业具有丰富的资源和经验,海外兼并、收购、新建工厂8个,并初步建立以中国制造为基础的中集集团车辆业务全球营运体系。
核心成员栾婷同样出自中集集团,从2008~2023年的十六年间从事全球业务拓展与海外运管理,熟悉非洲、南美、中东、东南亚等区域市场。
中集集团最擅长的就是模块化,从集装箱到车辆再到建筑,无一不以模块化为追求目标。“把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都解决在中国工厂里,到海外展开组装即可”,这是刻在每个中集人骨髓里的基因。
昇麒还聘请了多位行业资深专家作为顾问,涵盖战略、技术、研发、市场等领域,确保公司在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方面保持领先。
目前已申报了100多项专利,还有300多项专利正在申报,覆盖核心零部件、可伸缩光伏组件、光伏充电算法、轻量化铝车身等关键技术。
最近进展
4月8日,昇麒光伏电动车C11A顺利通过欧盟全部11项强制性安全测试。该认证标志着此车已满足包括东南亚及非洲大部分地区的市场准入要求,验证了C11A产品性能与欧盟法规的全面接轨。首批认证车辆已正式启运海外市场,首站启动泰国市场的本地化适应性验证及生产一致性审查。
目前,昇麒团队正紧锣密鼓地在国内与各地政府洽谈,建设总部基地与融资,计划2026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我们可以畅想一下这样的画面:清晨,非洲大地刚刚苏醒,一辆辆昇麒光伏电动车行走在各种道路上,头顶的光伏板仿佛是一片片移动的能源收集器,人们驾驶着它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它不仅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是非洲绿色出行时代的生动写照。
最后
昇麒光伏电动车以其创新、轻量化、模块化与亲民的价格,为非洲市场带来了全新绿色出行工具,不仅满足了当地居民对便捷、经济、环保交通工具的需求,也脚踏实地践行着“一带一路”倡议。
商业只有在利他的前提下,才会赢得真正成功!听不听劝,都得遵循:科技向上、商业向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