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教 - 投教资讯 - 正文

从63元跌至3毛!紫天科技14年上市生涯落幕,股民的损失谁来抚平?

来源:沪紫律所 作者:刘鹏律师团队 2025-10-17 15:15:0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2025年10月13日,紫天科技走完了它在A股市场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从63元到0.33元,从上市公司到退市企业,紫天科技的资本故事终因财务造假、抗拒监管而落下帷幕。

(原标题:从63元跌至3毛!紫天科技14年上市生涯落幕,股民的损失谁来抚平?)

2025年10月13日,紫天科技走完了它在A股市场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从63元到0.33元,从上市公司到退市企业,紫天科技的资本故事终因财务造假、抗拒监管而落下帷幕。

一、终止上市:一段不光彩的资本故事

2025年10月14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紫天科技股票上市交易,公司股票于当日被正式摘牌。

根据公告,紫天退于2025年9月5日收到深交所下发的《关于福建紫天传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

公司因财务造假、拒绝配合监管、未按期披露财报等严重违规行为,被证监会查处并最终终止上市。

上海沪紫律师事务所刘鹏律师表示对于持有该公司股票的投资者来说,退市并非终点,依法维权索赔是挽回损失的唯一途径。

于2023年4月28日-2024年10月27日期间买入,并在2024年10月28日之后卖出或仍持有而亏损;

于2024年1月31日-2024年4月30日期间买入,并在2024年5月1日之后卖出或仍持有而亏损。

前期收到的案件也已递交至法院立案审理,适格投资者还可加入。

二、财务造假:累计虚增收入近25亿的骗局

紫天科技的财务造假规模令人震惊。

根据证监会调查,公司2022年和2023年累计虚增收入24.99亿元。

更夸张的是,公司通过虚构短信发送服务业务,制造了对广东粤信短信发送服务业务验收单据,导致虚增营业收入2.73亿元。

2023年,问题更为严重。公司孙公司宁波麦粒在网络广告费代充值业务中同样未取得商品控制权,却采用总额法确认收入,虚增营业收入17.21亿元,占当期披露营业收入的78.63%。

2023年半年度报告也存在虚假记载。公司在云服务业务未开工、未经客户验收通过且未收到任何款项情况下提前确认相关营业收入。

面对如此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监管部门作出了严厉处罚,公司被处以3840万元巨额罚款。

在后续的索赔中,该公司的审计机构也将被一同起诉追责。这意味着,为紫天科技提供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可能因未能发现或披露公司的财务问题而承担连带责任。

三、抗拒监管:从“躲猫猫”到公然阻碍

紫天科技对抗监管的手段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2024年4月1日,福建证监局对紫天科技启动现场检查。然而,公司披露的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无人办公。

经沟通,监管人员只能至紫天科技孙公司宁波麦粒的办公地点开展现场检查工作。

监管人员多次通过电话、短信及公司工作人员转达等方式,通知公司董事长兼董事会秘书宋庆、总经理李琳、财务总监LIXIANG(李想)等配合检查工作。

但这些人员以拒接电话、拒回短信等方式躲避、规避监管。

更严重的是,紫天科技至听证时仍未按要求提供2021年至2023年完整财务明细账在内的财务账证资料。

福建证监局指出,紫天科技拒绝、阻碍行为“并非个别、偶发事件,而是由公司核心管理层及相关中介机构相继实施的对抗检查工作的行为”。

从财务造假到阻碍执法,从监管立案到强制退市,每一步都在考验着资本市场的底线和韧性。

点此提交材料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