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恒指大跌 银行、航空现投资价值)
本周,对于香港市场而言,几乎可以用“灾难”一词来形容,其中,恒生指数周跌幅9.49%,创十年来最大周跌幅,恒生国企指数周跌幅更是达到12.09%。不过,短期的市场下跌并不改变港股市场的长期投资逻辑,而且,随着港股进一步下跌,更高的安全边际也将进一步凸显,放眼全球,港股市场仍可视为最便宜的“洼地资产”。而落地到具体的行业上,随着行业景气周期的不断改善,银行股和航空股将成为港股长期投资配置的不二之选。
长期投资逻辑仍然成立
在笔者看来,港股市场“全线飘绿”的首要原因是受到了美股市场的影响。近日,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快速攀升,市场对美联储加息以及通胀抬头产生担忧,加之美股估值处于高位,导致短期内美股市场出现集中性抛售。美股的大跌对全球股市的风险偏好产生了不小的冲击,港股市场素来与美股颇有关联,自然未能幸免。与此同时,港股市场自身也有调整需求,自2016年2月以来,恒生指数一路上行,最高涨幅超过80%,进入2018年后上涨速度更是进一步加速,仅1月份恒生指数涨幅便已接近10%,太过快速的上涨意味着整体估值的大幅提升,调整的风险自然也随之加剧。
对于短期行情而言,美股大跌余威仍在,市场风险偏好的恢复需要时间。另外,春节将至,陆港通南下资金量或将出现边际递减,笔者认为还需耐心等待入场时机。不过,站在中长期的角度来看,投资者无需悲观,支撑港股持续走好的两大核心逻辑依然成立:经济方面,总量企稳,结构改善明显,消费升级趋势明确,供给侧改革成效显著,龙头企业“强者恒强”,上市公司经营情况持续好转;估值方面,恒生指数当前PE13.2倍,恒生国企指数当前PE仅9.3倍,放眼全球,港股市场仍可视为最便宜的“洼地资产”。
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短期调整并不可怕,即便是牛市,也需要通过调整蓄力,以时间换业绩,让牛市更加健康、持久。而随着调整的持续进行,更低的价格和更高的安全边际也将随之出现,对于基本面优秀的个股而言,更大幅度的回调无疑也是更好的买入机会。
银行股、航空股隐现投资机会
在上期的“港股周评”中,笔者重点提及了银行业的投资机会,认为香港银行股的配置价值凸显,面对本周港股的大幅下挫,笔者不改此前对于银行股投资逻辑的判断。落地到具体标的上,笔者认为中信银行将迎来拐点,业绩增速有望大幅反弹。2017年四季度,中信银行拨备覆盖率环比大幅提升8.5个百分点至169.4%,侧面印证不良率压力高峰已过,长达5年的不良暴露期终告结束,2018年不良率下降可期。此外,中信银行2017年深度调整资产负债表的成果在三、四季度净息差指标已有所显现,三季度净息差环比增11bps,在上市银行中排在第二位,四季度继续环比提升4bps至1.87%,在金融市场利率企稳的背景下,“瘦身成功”的资产负债表将助力其2018年息差继续提升。中信银行港股当前PE只有5.5倍,PB只有0.64倍,较A股折价35%,具有极高的安全边际和长期配置价值。
随着民航供给侧改革带来行业供需反转,航空股的盈利能力也将出现改善。民航新政计划从17/18冬春航季开始,对航班时刻安排进行运行总量控制,按照新规要求,航空业未来将逐渐收缩供给(时刻增长受限,全行业时刻增速在5%左右,较2016年下降3%),在航空客运需求保持两位数(“十三五”期间复合增速10.4%)增长率的背景下,行业供需将大幅改善,行业客座率及客公里收益水平有望大幅提升。而“价改政策”最终落地,也打开了航空业的盈利空间。同时,进入冬春航季以来,航空需求端强劲增长,增速亮眼,客座率全线突破80%,票价上涨具备坚实基础。
在此轮行业景气周期向上的背景下,南方航空或将成为最的大受益者。数据显示,2017年底南方航空的机队规模达到754架,在国内及国际航线上时刻市占率分别达到21%及26%,是三大航中占比最高的航空公司。此外,南方航空在国内次一线市场优势显著,在21个主协调机场中有12个机场的市场份额位居行业第一。南方航空H股(中国南方航空股份)当前PE13倍,PB1.5倍,较A股折价36%,长期配置价值凸显。
(作者系北京龙赢富泽研究部副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