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报道 - 热门点击 - 正文

“独角兽”成热点 细思考需冷静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独角兽”成热点 细思考需冷静)

“独角兽”上市成共识

在推进“独角兽”上市方面,管理层、交易所和市场已经达成共识。但笔者认为,推进“独角兽”企业上市需要统筹兼顾,不适宜单兵独进。

3月14日,证监会透露,目前国内“独角兽”企业中,资产10亿美元的有100家左右,20亿美元的不超过50家,接下来准备分批推进A股上市。按照这个数据测算,“独角兽”总市值大概是2000亿美元,按照10%股本发行就是200亿美元左右的融资总额。这还只是一个最低的融资测算,如果考虑IPO溢价和股份发行的增加,相当于1300亿元左右的融资,大概是2017年融资总数的一半。

3月15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存托凭证(CDR)将很快推出,会选择一批新经济或者“独角兽”企业,这些都是市场主体的需要。上交所也要找准主板市场定位和突破口,深入实施“新蓝筹”行动,吸引更多优质创新企业选择本所上市,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企业,加强加快优质上市资源培育,突出对BATJ类、“独角兽”企业的上市服务。

目前的市场是一个存量资金博弈的格局,成交量也不大,市场存量资金不会很富裕,因此对于推进“独角兽”企业的上市,个人认为还要考虑市场的承接问题,不能短期内让过多的“独角兽”企业上市。

“独角兽”上市不能一窝蜂

首先,因为“独角兽”体量庞大,单家公司的融资数目不会少,像富士康一家公司的融资额就高达300亿元左右。2017年平均一家公司融资数额大概是6亿元左右,这相当于去年50余家公司的总融资规模,这对市场资金面的冲击还是客观存在的。如果片面加大“独角兽”的股票供应,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很可能就愁眉苦脸了。

其次,中国股市历来有炒新的传统,“独角兽”企业尚未上市,“独角兽”概念股已经鸡飞狗跳,被市场炒得热火朝天了,甚至很多股票脱离基本面暴涨。等到真的“独角兽”企业上市时,由于概念稀缺,会成为资本市场炙手可热的题材,炒作激情自然高涨,股价可能会脱离基本面,这并不能给广大投资者带来良好的回报。就像曾经亚洲最赚钱的中国石油,当初上市最高价就是历史最高价。360借壳江南嘉捷也曾得到市场爆炒,连续涨停后总市值达到4500余亿元,相当于私有化回归的7倍左右。虽然目前的股价与最高价相比下跌了18元左右,但估值水平依然偏高,不排除股价还有回落空间。

因此,打击市场操纵、打击市场过度恶炒是规范“独角兽”企业上市的必修课,如果这两件事情不做好,很难给投资者带来良好回报。

第三,目前等待排队上市的公司依然众多,大约有400多家公司等待发行,很多公司已经等了一年半载,就在苦等敲钟的那一刻。“独角兽”企业则采用绿色通道,实行即报即审,这与排队公司相比简直是超人待遇。基于市场对新股容量的极限值,新股发行不可能无限制增加,因此也需要适度兼顾公平性原则。“独角兽”企业不能在短时间内发行过多,而要适度控制,同时适度安排排队公司上市融资。而且“独角兽”不一定就能成长为未来的参天大树,也可能会有很多失败者。

最后,我们需要对“独角兽”企业进行甄别,防止南郭先生蒙混过关,以选出真正的“独角兽”。一些伪科技公司、传统制造业利用市场追捧“独角兽”之际,将自己包装成为高科技的典范,实际上则是挂羊头卖狗肉。这种伪“独角兽”一旦以高估值上市,对投资者会带来巨大伤害。此外,还要防止一些在美国市场混不下去的所谓高科技公司,在私有化回归后被恶炒到令人咂舌的高估值,最终股价漫漫下跌,留给投资者一地鸡毛。

因此个人认为,扶持“独角兽”企业上市是对的,但也不能一窝蜂,要综合考虑市场的制度环境和市场走势。投资者也要剔除虚无缥缈的概念,用实时的行情去确认进场和离场点,这才是正确的交易之道。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