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报道 - 热门点击 - 正文

考验真爱,3000点以下见一次少一次!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张俊鸣 2018-04-23 17:26:2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考验真爱,3000点以下见一次少一次!)

在股市的长河中,“螺旋式上升”是恒久不变的规律:只要一个经济体持续成长,其股市便会呈现长线上升的走势。即使间歇性有超涨或超跌,但长期而言都会有一个稳定上升的中枢,发挥“无形之手”的作用,将过度偏离的股指拉回。虽然,在超涨和超跌之间,有无数的波动机会可供激进型的短线投资者追逐,但对绝大部分散户投资者而言,偏重短线的操作长期而言很难实现账户资金的稳步增长,反而是善于在相对低位布局,同时又敢于耐心持有的长线投资者常常是“笑到最后”的赢家。

最近A股又到了关键时刻,上证指数3000点整数关再度面临考验,尤其是昔日领涨的低估值白马股风华不再,上证50、沪深300、中证100等指数自去年8月底以来的涨幅基本归零,让部分投资者对价值投资产生“红旗还能打多久”的疑问。事实上,A股也符合“螺旋式上升”的规律,在中国大陆经济稳中向好的情势下,3000点这个相当于2007年最高点一半左右的位置,即使算不上太低,但也是明显的相对低位。如果从估值来看就更明显,上证50指数、沪深300指数的平均市盈率都在15倍以下,明显低于欧美主要股市的估值水平。因此,只要手中的股票基本面依然向好,估值较低的情况下出现下跌,反而是为长线投资者开启时间之窗的投资良机。

从2007年2月首次上攻3000点至今,上证指数围绕这一整数关的整固已经超过11年。这对于设立至今不到30年的A股市场来说,确实是个不短的时间;但整固的时间越长、换手越充分,就意味着这一点位在经济成长的支持下愈加巩固。从2007年首次上攻的相对高位,到2014-15年大起大落的中枢位置,未来3000点有望演变成为相对低位的牛市起点。从2007年来的走势也可以看出,上证指数在3000点以下“潜水”的幅度已经越来越小:2008年最低点相对3000点的跌幅为44.50%,2013年已经收窄到38.35%,到了2016年更只有12.03%(见图1)。换言之,单纯从指数的角度来看,上证指数在3000点以下给长线投资者的机会已经见一次少一次,而且幅度越来越小。

图1:上证指数周线图

因此,只要看明白这个“螺旋式上升”的大趋势,在3000点附近这个位置,看见的更多是机会,而不是风险。当然,指数性的机会并不意味着所有个股的齐涨共跌,只有持续稳定向好的公司,才能在未来和指数齐头并进,共同见证3000点真正成为地平线,日出喷薄的那一刻。

既然指数的大方向是向上,在相对低位勇于布局则成为成功的关键。没有春播,何来秋收?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参与“仓位始终饱满”的指数型ETF基金是比较好的选择。其中,和上证指数波动节奏十分接近的沪深300指数,其对应的ETF基金是一般投资者关注的重点,只要是可以长期投资、耐得住寂寞的资金,在沪指3000点以下分批布局、逐步买进,是一个分享未来指数确定性上涨的较好办法。

而对于资金量较大,达到30万以上可开通分级基金交易资格的投资者来说,则可以考虑在沪深300ETF的基础上,适当加配沪深300A基金(150051)。300A基金兼具永续债券和看跌期权的特征,其无风险收息的特性,决定了它和300ETF一样,呈现长期上升的趋势;而看跌期权的特征,则来源于股指大跌时,分级B投资者“买A并B”赎回母基金减少损失的行为而带来的买盘。这一特征,导致沪深300A基金经常在波动方向上和300ETF逆势而动,这在2015年股指见顶前后表现尤其明显(见图2)。如果同时持有沪深300ETF和沪深300A基金,可以相当程度上形成对冲,减少账户市值的波动幅度,同时长期来看又可实现稳步增长,不失为平滑收益曲线、降低波动幅度的方法。

图2:沪深300ETF叠加沪深300A(周线图)

而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吃折价”,逢低参与一些折价率较大的封闭式股基。在“封转开”到期日到来时,市价和净值之间的折价趋于消失,目前的折价为投资者提供了“安全垫”,即使是到期日净值和目前一样,投资者也可获得折价收敛带来的收益;而一旦净值上涨,则会形成“双击”效应,获得双重收益。这方面笔者重点观察的是中欧恒利(166024),除了目前距离开放日有两年半时间的情况下,市价相对净值有7%的折价之外,基金管理人过往操作记录比较稳健、注重价值投资,此次也认购500万份基金和投资者共进退。目前的价格买入,相当于比基金管理人低9%左右,不仅让王牌基金经理为投资者打工,还可以抄他的底,长期来看具有较好的参与价值。

投资最终的绩效,取决于一买一卖之间的差额。3000点的上证指数,考验的是投资者对这个市场和价值投资理念的真爱。只要是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在这一相对低位的区间便无惧调整,反而会视为一次难得的加码良机。用闲钱来长线投资,便能够战胜恐惧的心魔,在3000点以下大胆拥抱指数性机会的真爱!

特约作者 张俊鸣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