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释放7000亿活水!“降准牛”是否到来?)
总量多达7000亿人民币的降准在上周末到来,虽然因为有投向的引导不是“大水漫灌式”的全面降准,但定向降准多少也有助于缓解市场上的流动性问题,对A股来说自然是一大利多。值得关注的是,本次7000亿降准规模中有5000亿和“债转股”相关,并有望撬动同等比例的社会资本参与,达到上万亿的规模。因此,本次的定向降准重点在于服务实体经济,化解部分陷入债务困局,但仍具备发展潜力的企业的困境,而非直接针对股市、楼市等投资领域。由于“债转股”降低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因此此次定向降准可视为“去杠杆”的又一种方式,而非单纯扩大信贷的“加杠杆”。对股市而言,降准能发挥多大程度的利好,仍需要进一步观察。
从最近十多年的情况看,降准的利好有时可以促进股市快速见底甚至成为催生牛市的重要推手,比如2008年10月-12月的三次降准,正好和A股见底时间重合,并在次年产生一波指数翻倍的牛市行情。但2011年至今的降准周期,却让股市经历了探底-回升-再回落的走势。虽然2015年2月和4月的两次降准之后,股市出现一轮加速上涨,但在此后的见顶回落过程中,降准却未能再现神奇,仅仅是让股市出现阶段性底部,短期爬升之后再度重归弱势。以此前一次降准为例,在今年4月17日公布之后,上证指数从3050点一带小幅攀升至3219点附近便结束反弹,再度出现下行走势,并在上周一举击穿3000点整数关。从这个角度来看,“降准牛”并非一定出现,反而是在2007年1月到10月多次调升存款准备金率的过程中,A股一路高歌猛进,上证指数出现翻倍涨幅。
为何同样的降准对股市带来的影响不同?原因在于,股市的涨跌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而降准仅仅是其中一个变量,虽然降准的出现给利好增添了砝码,但如果是利空因素较多的时候,仍无法完全扭转多空力量对比的格局。在2008年的三次降准之前,A股经历了深幅调整,一年内从6124点下跌到2000点以下,超跌明显;加上当时又有货币政策转向以及“四万亿投资”的利好加持,才能催生所谓的“降准牛”的诞生。换言之,只有在股市调整幅度大、孕育超跌反弹空间的同时,再迭加其它利好的共同作用,才会产生全面上涨的“降准牛”。
另一方面,在降准初期,由于政策传导到市场需要一定的时间,以及原先市场运行轨迹的强大惯性,也很难扭转市场走势。在2008年10月8日公布降准之后,次日上证指数高开之后震荡回落,很快从2100点上方调整到1664点,三周内跌幅超过20%,降准利好并未立刻扭转熊市惯性。2011年11月30日首次降准之后的走势也与此类似。因此,只有在连续降准多次到较低水平,才有催生“降准牛”的可能。
本次的定向降准能否带来“降准牛”?笔者认为难度不小。虽然目前上证指数从高位下来的调整幅度已经超过40%,市盈率、市净率等估值也处于历史上较低水平,但和2008年“大水漫灌式”降准的差别还是很明显,难以对股市形成全面性的撬动。而此次和“债转股”紧密结合的定向降准,仅仅是盘活债务的第一步,银行等债权人不会以长期持有企业股权为目标,必然会在未来寻找合适的时机退出。退出时,企业如果仅仅是进行债务剥离而没有深入转换经营机制,反而会构成需要二级市场买单的套现压力。因此,对于此次降准带来的反弹,投资者仍需要谨慎对待,对于那些缺乏基本面支持、股权质押比例高的股票,反弹只是一次逢高出局、调仓换股的良机,而非新一轮无脑炒作的来临。
但降准和“债转股”也会构成一些板块和个股的长期投资机会。笔者重点观察的有三类:一类是旗下拥有处理不良资产牌照的资产管理公司(AMC)的公司。比照上世纪末处理不良资产的经验,当时成立了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分别承接四大行的债务,其中的中国华融和中国信达已经在港股成功上市,这类公司将长期受益于不良资产的处理,尤其是其中股价超跌、估值较低的品种,如物产中大(600704)、中航资本(600705)、浙江东方(600120)等。
第二类是已经完成“债转股”或具有潜在“债转股”潜力的国企股,特别是其中市值较小、绝对股价较低的品种,“债转股”仅仅是第一步,未来还需要注入新的资产实现企业的长久发展,为银行等原债权方退出提供条件。在注入新资产的过程中,有望为股价带来新的生机,如:ST云维(600725)、*ST南风(000737)、*ST佳电(000922)、*ST蓝科(601798)等。
第三类是受益于降准带来汇率走低的品种。在美元指数走强的情况下,降准将压制人民币汇率的表现,对于一些出口依存度高、境外营收比例较高或存在进口替代的行业将构成一定程度的利好,相关板块中超跌严重、估值较低、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将有望获得支持,如纺织服装业中的鲁泰A(000726)、化工行业中的沙隆达A(000553),煤炭行业中的兖州煤业(600188)、开滦股份(600997)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