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报道 - 热门点击 - 正文

风雨过后,三季度迎“二次入摩”机遇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张俊鸣 2018-07-02 18:19:1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风雨过后,三季度迎“二次入摩”机遇)

上半年A股整体表现不佳,主要指数多有10%以上的调整,中证1000指数大跌20%,相对抗跌的创业板指数也有8.33%的跌幅,上证指数3000点整数关也宣告失守。而在深度调整之后,困扰A股的多重利空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随着外资等长线资金的不断进场,三季度A股有望迎来喘息之机,其中和外资进场密切相关的“二次入摩”的机会,值得投资者重视和把握。

今年以来的调整,在近期接近极致,其中既有半年度资金紧张的季节性因素,也有市场对贸易战升级、股权质押困局的担忧,也伴随着入摩的“利好出尽”。随着7月份定向降准,以及央行最新货币政策流动性的表述从“合理稳定”切换为“合理充裕”,流动性最紧张的时期已经过去,股市的资金面有望得到改善。除了资金面的改善之外,半年报开始进入预告和发布期,“靓女先嫁”效应之下,业绩较好的中报率先发布的概率较大,对股指形成正面的支持。正因为如此,历史上A股不乏“红七月”的出现,即使在2008年的大熊市中,当年七月上证指数也上涨了1.45%。

除了资金面的改善之外,三季度限售股解禁数量也较二季度大幅减少,对市场的抛压有望减轻。根据东方财富网的数据,6月份A股限售股解禁数量为362.68亿股,而7月份减少到308.47亿股,8月份进一步锐减到144.22亿股,9月份也仅有154.52亿股,解禁抛压的相对减轻,无疑对孱弱的市场是一大支持(见图1)。

图1:三季度解禁股数量明显减少

相比资金面和筹码面的改善,A股最大的利好还是由股指回调带来的估值下修。截止上周五(6月29日),沪市的平均市盈率为14.07倍,深市为25.13倍;沪市的平均市净率为1.47倍,深市为2.49倍,均接近历史上的“低水位区”;上周股价破净的公司一度超过200家,绝对数量已经接近历史峰值;持续盈利的公司中,已经有动态市盈率4倍多的公司出现。这一估值水平虽然高于港股,但相比欧美股市来说已经有明显的优势。也正因为如此,在6月份A股回落过程中,外资无惧调整持续买入。而在6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全球最大的资产公司贝莱德(Black Rock)宣布,在中国大陆成立并成功登记备案第一只境内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显然,和A股历史上多次底部一样,外资正在大举买入底部优质筹码,在“跌出来的机会”中接走散户抛售的股票。

以白马股占比较大的上证50指数为例,今年上半年下跌13.30%,月线出现少见的“五连阴”,此前仅有2008年5月到10月出现“六连阴”,另外两次“五连阴”出现之后,都出现一波有力的上攻行情。即使是2008年的月线“六连阴”,之后也进入见底回升的周期中(见图2)。因此,在充分调整之后,7月份正是投资者重新关注上证50为代表的优质股的机会,逢低参与“只输时间不输钱”的概率较大。

图2:上证50指数月线图,历史上的“五连阴”

在6月份入摩前后,不少白马股表现平平,并未展现出大举抢筹的走势,让不少投资者失望不已。事实上,这是在去年下半年提前抢跑的场内资金兑现浮盈所致,回调也没有影响外资参与A股的进展。而6月入摩只是开了一个小口,未来A股对外开放的程度越来越深,外资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其背后代表的价值投资的力量,将深刻改变A股的格局,这就是“二次入摩”的改变和机会。

从三季度的角度来看,9月份A股的纳入因子将从目前的2.5%上升到5%,这一新增的纳入因子实际上和6月份入摩一样,都是2.5%的增量,但相比6月入摩利好被提前消化,“二次入摩”带来的机会将更具有可操作性,带给投资者低位布局的良机。

如何参与“二次入摩”的机会?比较简单的方法是直接通过购买MSCI主题的公募基金参与。目前,已经有多档此类基金完成募集并在交易所挂牌上市,如MSCI基金(512160)、建信MSCI(512180)、景顺MSCI(512280)、MSCIETF(512520)、MSCI易基(512090)等,经过近期的调整价格回落到0.9-0.95元一线,参与门槛极低。对于一般的投资者来说,配置此类基金可以复制相关指数走势,投资标的明确。

另一方面,投资者也可以从上半年外资通过陆股通密集增持的股票中,看出端倪来。这些大举增持的股票未必是目前MSCI成分股,但未来有可能新纳入,也有可能因为基本面有独到的优势而得到挖掘。如果再结合行业、估值和年内涨幅来看,从中也可以挖掘出一批较好的防御型品种来(见附表)。笔者选取了增持占总股本比例超过1%、动态市盈率低于25倍,年内涨幅较小的品种作为观察对象,如华润三九(000999)、沪电股份(002463)、鲁泰A(000726)等。

附表:部分上半年陆股通增持超1%的公司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