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科创板应纳入互联互通投资标的)
科创板规则征求意见稿对中介机构赋予了更多责任,那么身处其中的机构们在怎么思考创业板的未来?就此,《红周刊》专访了香港时富集团董事长关百豪,他指出,实力较强、排名前列的大型投行将是科创板首批“吃螃蟹”的机构,未来也只有“进化”到与前者同等水平的中介机构,才能在科创板占有一席之地。
他还建议,把科创板纳入互联互通投资标的,让更多投资者分享中国创新企业发展成果。
科创板对投行“高要求”
《红周刊》:科创板推出在即,您在通读相关规则征求意见稿后,有哪些让您眼前一亮,哪些实施起来会有挑战性?
关百豪:科创板实行更为宽松的注册制,这让人眼前一亮。在挑战方面,科创板建立以后,初期可能会有些企业打着“科创”的旗号搞上市,以致市场出现良莠不齐的情况,影响市场整体素质。长远来说,这些挑战会得到修正和完善。
《红周刊》:征求意见稿对中介机构赋予了更多责任,您觉得哪些机构能最先享受到科创板的“福利“?
关百豪:最先登陆科创板的保荐人和承销商将会是综合实力较强、排名前列的大型投行。鉴于科创板属初试行阶段,前景未明,大型投行短期内会偏向继续做传统业务。
另外,如果投行有科创行业的专业团队,且有竞争优势,相信未来的综合实力会大幅体现。过往只做通道的投行将会持续优化,提升整体竞争力。
《红周刊》:您怎么看科创板对中介机构的要求?
关百豪:科创板对投行的要求大幅提高,要求投行不只是会做项目,还要会挑项目、会定价、有钱投,需要培养自己的长期资本方客户。相应的,投行的责任也变大了。
国际投行相对在这方面的经验和知识面较为广阔,而国内投行对内地企业、行业发展以及法规等的运营则是专业的,并能掌握一手消息,所以在未来,国内外的合作空间将会相当大。
《红周刊》:您怎么看科创板的“保荐+直投”模式,以及中介机构做一个科创板项目的“费效比”?
关百豪:允许保荐机构相关子公司等跟投,不但扩大了投行业务收入来源,从社会意义来说更是将投行利益与保荐对象利益捆绑在一起,让券商承担更大的责任。
科创板应容许风险资本市场的运作,让保荐机构进行尽职审查,将风险测定和界定。
费效比的高低,要视乎投行本身的实力,综合实力跟资本实力都较强的券商才能在科创板占有一席之地。
科创板应纳入互联互通投资标的
《红周刊》:您怎么看科创板划定的50万元的投资者进入门槛,对比纳斯达克几乎“零门槛”的设置是否高了?会不会影响市场流动性?
关百豪:首先,我认为科创板应以长线投资者为主要投资群,流动性并不是主要考虑因素。
相比新三板的500万元投资者进入门槛,科创板的安排相对的既能满足避免散户化的监管初衷,又能释放和扩大流动性,这体现出监管层重质不重量的坚持。至于流动性的问题,要视乎首批上市公司的表现及科创板往后的运行情况。
《红周刊》:科创板提出“开展证券公司证券借入业务”,也就是给予了一定的做空空间。我们知道,2015年股灾期间,融券卖出从原来的“T+0”变成“T+1”后,券商就暂停了融券业务。科创板“T+1”会否“重蹈覆辙“?
关百豪:当年融券交易规则由“T+0”改为“T+1”制度,有效地对做空投机进行抑制。另外,内地A股市场充斥着散户投资者,市场交易活跃,实行“T+0”制度使得市场炒作投机,导致股价波动过大,因而转向“T+1”。这体现出市场的制度应与现实情况结合。
而科创板的股票大多是以科技创新为主的中小企业,由於技术研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风险较大,因此股价波动会较主板大,“T+1”的采用是考虑了当前市场状况及成熟程度。待时机成熟后,“T+0”还是有可能的。
《红周刊》:科创板的退市条款,在可比市场中是宽松还是严厉了?两年退市规定合理吗?
关百豪:严格的退市制度是纳斯达克市场成为国际领先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除了企业的公司治理和持续经营能力外,它的制度设计的特点在于更为关注公司的市值、做市商数、公众持股等其他方面的表现。
相对于纳斯达克市场,香港创业板市场上市标准过低,导致市场连续下行,参与者较少,成交量萎缩,流动性枯竭。这是上交所科创板需要避免的问题。
科创板严格退市制度是合理的,而且不采用单一的连续亏损退市指标,令制度更合乎该类公司的营运状况。两年退市,会汰弱留强,对市场来说是好事。
《红周刊》:怎样的科创板才算是成功的科创板?
关百豪:一个成功的科创板要更好的成为VC/PE融退新渠道,并拥有高市场透明度,且体现出包容性。同时严格实施退市制度,来确保上市公司素质,以助力国家的经济结构转型、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另外还应尽量以市场为主导,减少行政政策措施。
《红周刊》:您在综观科创板征求意见稿后,还有哪些建议?
关百豪:我们建议把科创板纳入互联互通投资标的,让更多投资者分享中国创新企业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