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或成科创概念股“风口”)
就科创板映射到A股存量个股机会来看,业绩相对较为稳定的高端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板块的相关股票,未来估值提升机会或许更为明显。此外,旗下拥有分拆拟上科创板资产的公司以及券商龙头股机会也值得重点关注。
近期,科创板细则的发布宣告中国版纳斯达克正式起航,二级市场上科创概念再度发酵,并从创投、券商等板块逐步向软件、互联网、云计算等科技股板块蔓延。其中,市北高新、雄韬股份等相关标的开年迄今累计涨幅均已翻倍。此外,各大券商的科创板投资权限开通业务也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那作为有望贯穿整个此轮行情的主题机会,投资者该如何把握呢?本周《红周刊》邀请了中阅资本首席经济学家孙建波、中航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郁峰、广东珀源基金董事长吴国平来共同探讨。在他们看来,对于参股或旗下存在可拆分资产拟上科创板的企业,投资者要重点关注参股比例、参股成本、利润回报等角度,进行综合考量挖掘。就科创板映射到A股存量个股机会来看,业绩相对较为稳定的高端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板块的相关股票,未来估值提升机会或许更为明显。此外,科创板的推出给大中型头部券商带来的机会更为明确。
分拆资产上科创板公司机会或更大
《红周刊》:科创概念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创投类公司,如市北高新;一类是持有拟上市科创板的股东公司,如科大讯飞持有寒武纪1.52%的股份,上海新阳持有新昇科技27.56%的股份。对于参股拟上市科创板企业的个股机会,该如何把握?
孙建波:其实每隔一段时间,创投类公司就会被拿出来炒一番,例如,前几年规划战略新兴板时,创投类公司就有很好的表现。另外在每一个牛市期间,创投类公司也一般都会有较好的表现。
参股概念和创投类公司广撒网博取成功率的做法有着明显的区别,上市公司参股更多的是从产业投资角度出发。但在具体表现筛选时,投资者也需要仔细筛选,一是分析上市企业持股比例的大小,二是参股企业业务与上市公司是否兼容,是否有协同效应等。如果持股比例过低,或者利润贡献过小,对于目前的上市公司业绩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只能作为一小块非经常性投资收益。相对而言,类似上海新阳持有新昇科技27.56%股份的具体案例,可能对于上海信阳的贡献比较明显。
张郁峰:目前科创板并没有确定哪些公司会首批上市,所以参股所谓科创板标的还存在很大不确定因素。投资者不妨从参股、控股公司自身的盈利状况和未来成长预期来选择投资标的,毕竟对参控企业而言,一家资质优异公司的利润回报、红利部分也会给上市公司带来利好。
《红周刊》:科创板允许已上市公司拆分旗下业务独立的子公司去科创板上市,从公开资料来看,雄韬股份、中科创达、四维图新、长园集团等多家上市公司旗下均存在可拆分上科创板的资产,对于这部分个股的投资机会该如何挖掘?
吴国平:相较于参股拟上科创板企业,个人更看好旗下存在分拆拟上科创板资产的上市公司,因为其确定性相对会更高。看好的逻辑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旗下存在分拆上市资产的公司,本身实力比较强大。第二,因为分拆资产与上市公司存在直接或间接关系,一旦未来上市资本套现,会有很大的实际利益。第三,题材的确定性有保障,资金也敢于去投资。
张郁峰:对于这部分已知相关信息的个股,投资者可以从基本面考察,拆分出子公司对母公司目前有多少利润贡献,未来随着上市融资,会带来多大盈利预期。技术面上,判断这些信息是否已被市场充分炒作,目前估值状态如何,同时在股东层面,还应考虑未来解禁时限,机构的进出状态等。
孙建波:虽然政策上允许上市公司下属子公司分拆独立到科创板上市,但是可能在第一批和第二批名单中不会出现。而且如果下属子公司和上市公司本身业务较为重合的话,还涉及到同业竞争的问题。在并购整合成为大趋势的环境下,个人觉得分拆上市不会成为科创板来源的主体。
“影子股”投资聚焦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
《红周刊》:从历史规律来看,在新政策推出后,A股存在显著的主题投资效应。此次科创板推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技术服务等五大领域,其中哪些板块受科创板映射的机会更为明显?
孙建波:科创板带动创业板、中小板相应个股估值的提升,我觉得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要有行业相似性,第二是要有估值差异性。如果科创板公司所处行业和其产品属于独有的,在现有主板公司中找不到类似的公司,或者上市之后的估值和创业板的估值接近,那么自然起不到提升估值的作用。
细分到具体行业而言,我觉得在科技板块,新能源方面可能和现有的创业板公司有一定的差异性,而在生物医药方面,则和现有的主板类公司差异不会太大。因为新能源汽车在2018年全面超越普及临界点,预计中国和美国在2020年的新车销售中,新能源汽车的占比将超过10%,这是一个产业爆发的临界点。另外,5G和人工智能也有望带动车联网应用的爆发。
另外,科技股的估值本身弹性较大,各种主题投资很容易大幅影响相关公司估值。相对而言,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类公司业绩相对较为稳定,如果在科创板中能够赋予高估值的话,对主板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类公司的估值拉动,可能效果会更为明显。
张郁峰:我们看好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及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资机会,主要原因在于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概念个股已有较强表现,而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业绩较好、估值较低,仍具投资潜力。2018年受事件性因素影响,生物医药板块跑输大盘,未来补涨机会更大。
在操作层面,建议从市盈率、净利润增长率、行业政策预期、股东户数变化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逐步筛选。同时因科创板企业的特殊上市要求,短期企业盈利要求降低,投资者不能死板地应用原有的估值标准,而应更加重视公司未来的成长预期。
吴国平:从近期二级市场表现来看,相关板块的爆发多因事件性触发,如华为等一系列5G事件的爆发,带动东方通信的疯狂上涨。但具体到投资角度而言,除非对节奏和事件把握比较敏感可以紧追市场热点,否则还是建议投资者在自己熟悉的相关科创概念股里深挖投资机会。例如,就我个人而言,投资仍然将重点围绕生物医药、软件、人工智能、新能源等熟悉领域的投资机会。
此外,需注意的是,科创板是柄“双刃剑”,在科创板企业上市初期遭市场爆炒时,可能相关行业内上市公司都会跟随受益;但科创板严格的退市机制也同时意味着,待到潮水退去之后,相关科创上市公司一旦出现退市风险,行业内相关的上市公司也都将受到波及,此时业绩将是股价有力的支撑,因此在挑选科创概念个股时,还需看其未来业绩成长性。
《红周刊》:结合当年创业板推出时中小板的表现来看,此次科创板的推出,对中小创而言又会有哪些影响呢?
孙建波:这要根据科创板具体上市公司的质量而定。从目前科创板的规则来看,除了利润的要求之外,总体的质量应该是好于目前上市的创业板和中小板的。因此,如果不考虑有一些非盈利公司上市的话,从估值的角度而言,应该是高于目前创业板和中小板的。从比价效应上来说,对目前的估值修复是有正面作用的。
有些人可能担心资金的分流效应,觉得一部分原先炒作中小创的资金会转移到科创板中去。我觉得首先科创板是有门槛的,而且其交易规则决定了参与者是一些相对理性的投资者,而且很多达不到门槛的散户会通过公募基金的方式参与进来。另外,由于初期科创板的规模不会很大,所以不会在资金上对创业板和中小板有挤出效应。
吴国平:相较于国外对科技股成熟的估值体系,初期的科创板可能大概率仍是按照中国的“情绪估值法”(认为值多少钱,就炒作到什么价位去)。在此预期下,初期科创板上市公司估值肯定会被大幅提高,相较而言,创业板“影子股”就被低估了。
另外,受制于50万元的开户门槛,很多投资者需要借道公募基金曲线参与投资科创板。目前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是,考虑到科创板初期市场容量有限,公募的部分科创板基金仅会将募资规模的一部分资金留作科创板投资用,其他剩余资金选择配置创业板中相关概念“影子股”,从而无形中给创业板带来了大量的增量资金。个人认为,目前形成了用科创板来带动创业板相关行业的投资机会。
大中型券商机会更为明确
《红周刊》:当前各大券商正在积极开展科创板投资权限开通业务。科创板的推出也带动券商股爆发,截至3月7日,41只券商股累计涨幅均在40%以上,但个股走势开始出现分化,8日板块更是出现集体杀跌,未来券商板块将如何表现,哪些个股有望因科创板受益?
吴国平:短期动荡趋势不改券商板块长期走势。当前大金融被提升到空前高度,科创板的设立也将成为券商未来很多新业务的利润增长点,长期来看券商行情还未走完。但短期的话,个股走势将继续分化,赚钱难度有所增加。未来还需等券商龙头崛起才能带动整个板块进入新高度,但这还需要时间。
投资机会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挖掘,一是抓中信证券等券商龙头,本身底气很足。同时,随着A股的进一步开放,未来中国势必将诞生在全球具有竞争力的机构,龙头券商更有机会成为这类机构,一定程度上也属于中国的核心资产概念。另一个维度是差异化,券商竞争格局将进入新阶段,未来在对外开放、服务、应用、差异化等方面,谁能够在未来竞争中跑出来,谁就将占据先机。我建议重点关注券商现有业务模式比较清晰,未来有突破点的公司,例如以东方财富为代表的“互联网+券商”模式就属于差异化竞争。
张郁峰:对券商而言,科创板的推出带来的利好是全方位的,受益面涉及投行、资管、经纪等多项业务,而前期最为受益的主要是投行业务,毕竟所服务的公司成功上市,带来的业务收入也是爆发式的增长。虽然大型券商凭借自身规模优势项目资源多,但由于本身体量较大,此项收入对整体业务收入影响不会太大;而对于中小券商而言,虽然斩获项目可能略少,但对整体业绩影响较大。
而从可能在科创板上市公司的区位而言,借助地利优势,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高新企业相对集中城市的区域券商或许受益更大,建议重点关注此类券商。而面对目前券商走势分化的特点,建议投资者回归上市公司基本面,通过估值、成长性等基本面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并通过筹码集中度及技术分析等分析手段进行综合考量,筛选出相对较好的投资标的。
孙建波:券商本身是受益于牛市的。本轮券商股大涨的主要逻辑,一是交易量增加,带来经纪业务量的增加,二是牛市本身会带来自营业务利润的增长。至于科创板的设立带来投行业务的增长,只能算是预期收益。由于科创板的保荐上市对保荐人本身有一定的要求,对于大型券商,手上有一些待上市资源的券商,这块相应会更加受益。如果单纯讨论科创板这一因素对券商的影响的话,我更看好中大型券商。建议投资者跟踪不同券商的每月数据,选择同比、环比数据改善明显的券商,毕竟任何概念都需要反映到业绩中去。(文中所提股票仅做为举例,不做为买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