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ST上普拟主动退市 “以退为进”或成绩差公司榜样)
在A股二级市场的绩差上市公司中,“股市不死鸟”的例子实际比比皆是,*ST上普也是其中一家颇具代表性的公司。不过,近期,*ST上普却选择了主动退市,且给投资者赋予了现金选择的权利。作为今年首家提出主动退市的上市公司,一旦主动退市得以成功落实,将给资本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扭亏保壳方式层出不穷
在A股市场,真正得以有效退市的上市公司并不多。实际情况下,对上市公司来说,抵御退市的方式有不少,例如借助一次性收入实现扭亏,也可以借助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完成保壳。
首先,A股存在以财政补贴形式完成保壳。去年年初,*ST中绒收到银川、灵武两市财政局经营性财政补贴逾6亿元,从而实现扭亏保壳。今年,ST嘉陵收到控股股东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拨付资金 3287.2万元,也是实现扭亏的典型案例。
其次,二级市场中存在卖字画来扭亏保壳。以电广传媒为例,其公司子公司湖南省有线电视网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愚公移山》布面油画以2.09亿元(含税)出售给湖南广播电视台。
再次,卖房保壳成为另一种常见形式。例如,海南椰岛2018年度实现扭亏为盈,主要原因是公开挂牌出售海南椰岛阳光置业有限公司60%股权及转让椰岛综合楼等实现收益所致,影响金额约2.48亿元。
此外,还有卖股票以及卖资产实现扭亏为盈的方式。例如,*ST海投扭亏是因为其出售所持有的东华软件股票以及转让所持有的上海海盛上寿融资租赁有限公司50%股权所形成的非经常性损益事项所致,合计为公司贡献3.46亿元的利润。
*ST上普化繁为简,退一步海阔天空?
3月21日,因连续三年亏损被上交所暂停上市,*ST上普宣布将主动终止公司股票上市。在笔者看来,随着*ST上普主动退市模式的开启,或许会成为这类上市公司学习的“典范”。
首先,主动退市应该成为现有退市制度的有益补充。事实上,即使*ST上普不采取主动退市的策略,最终还是难逃被动退市的风险。选择主动退市,实际从一定程度保护了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对于深陷退市股票的投资者而言,一旦上市公司步入退市整理期,基本难逃股票价格大幅下行的命运。
按照现行退市规则,当交易所作出终止公司股票上市的决定后,公司股票交易将进入退市整理期;经过退市整理30个交易日后,退市整理期结束的下一交易日,交易所将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公司股票正式终止上市。
在*ST上普发出主动退市的公告前,A股市场曾经也有类似的先例。其中,同属于央企上市公司的*ST二重,因为股票连续多年亏损而一度遭遇暂停上市的处理,后来其选择的路径与*ST上普如出一辙。
其次,借鉴海外市场成熟经验,主动退市比例应该进一步提升,强化优胜劣汰效率。近年来,A股市场上市率与退市率长期处于失衡状态,在过去二十年间,二级市场成功上市的企业数量多达两三千家,平均每年成功上市的企业数量多达百家以上。与之相比,多年来股市累计退市数量不到百家,与海外成熟市场平均6%左右的水平相比,年均退市率存在明显的差距。
值得一提的是,在A股市场仅有的退市企业中,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主动退市比例非常低。与之相比,对于海外成熟市场而言,上市率与退市率长期处于均衡发展的状态,甚至存在部分年份退市率高于上市率的情况,市场整体的优胜劣汰效率较强。
再次,A股上市公司主动退市或为重新上市铺路,同时减少不必要的退市繁琐程序。对于采取主动退市的上市公司而言,其为上市公司股东开启股东保护机制,并为股东提供现金选择权,属于保护投资者切身利益的有效举措。
从*ST二重到*ST上普,虽然它们身处长期亏损的境地,但它们却同样有着央企的身份背书。对于央企背书的上市公司,维护股东尤其是重要股东切身利益的需求固然重要,但更有可能借助主动退市的契机为企业后续的重新上市埋下伏笔,逐渐恢复企业的上市地位。
此外,通过主动退市的模式较好减少了退市规则下不必要的繁琐程序,为以后企业重新上市节约时间的同时,也减少了对市场资源的占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