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重组概念升温,牛市格局或在确认(附简表))
3月18日,全通教育发布了《关于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公告》,由于吴晓波“名人效应”的影响重组概念股成为了市场的焦点。数据显示,自4月1日复牌以来的两个交易日全通教育连续录得一字涨停板。实际上,在这之前已有赫美集团、武汉中商、岷江水电等多家公司发布了同样的公告,并成为近一段时间行情演绎的主角,可见资金对重组概念股的青睐。但回顾A股的历史可以发现,重组概念股早就屡见不鲜,2015年的大牛市中有很多,2018年的大回撤中也并非凤毛麟角,然而重组概念股在二级市场牛熊转换中的表现却大不相同。
资产重组卷土重来 牛市基因初步确认
资料显示,在全通教育收购吴晓波等人的股权之前,赫美集团已在3月4日发布了《关于重大资产重组的一般风险提示暨股票复牌公告》。在这一天公司股价涨停,在接下来的9个交易日更是连续录得涨停板,但在本周的后三个交易日皆以跌停收盘,而原因只是赫美集团终止了资产重组计划。由此可以看出,资金对重组概念股的热衷程度。然而记者发现,在A股的历史上,重组概念股并不是总是受到青睐。
据记者统计,在2015年的大牛市中,资产重组事件发生的次数是历年中最高的,同时资产重组规模也是历年的巅峰。但在接下来的三年,随着市场情绪的降温,资产重组发生的次数及规模开始滑坡,尤其是2017年2月的再融资新政严控并购融资之后,资产重组的发生次数以及合计募集金额均在锐减(见附表)。直至今年以来,资产重组发生的次数及规模才明显呈上升趋势。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资产重组事件共发生35起,相较于去年同期的27起同比增加29.63%。另外,资产重组的规模大概率也会远超去年同期的水平。从单次募集金额来看,截至去年一季度末,北汽蓝谷收购北汽新能源100%股权的募集金额最高,达286.62亿元。而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武汉中商收购居然新零售100%股权的募集金额为373.00亿元,远超去年同期的最高水平。同时,这个规模在2015年时也排在前三。
再从合计募集金额来看,去年一季度末合计募集金额达988.59亿元,而今年一季度末合计募集金额为940.07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减少48.52亿元。但需要注意的是,今年一季度末虽然发生了35次资产重组事件,但尚有北新路桥、中船科技、三峡水利在内的13家上市公司尚未披露募集金额。若按照另外22家已披露募集金额的均值42.73亿元/家来算,那么今年一季度末的合计募集金额尚有555.49亿元左右的上升空间,合计募集金额约为1495.56亿元。再次对比2015年时的数据可以发现,今年一季度末的合计募集金额有望超过2015年牛市时的水平。
由此可见,重组概念股的人气有望在今年卷土重来,对标2015年的情形,牛市基因或初步得到确认。
重组概念股升势好转 牛市格局或将确认
不仅如此,在2015年的大牛市中,参与资产重组的“当事人”是市场行情演绎的主角,复牌后股价普遍涨幅巨大。但与资产重组发生的次数及规模走下坡路类似,接下来的三年时间,尤其是在2018年的大回撤中,参与资产重组的“当事人”彻底沦为“路人甲”,有的标的跌幅甚至是大盘跌幅的近两倍,这种情况直到今年一季度末时才有所好转。
数据显示,在2015年,参与资产重组的上市公司复牌后至当年年底期间股价表现为上涨的有279家,占参与资产重组公司总数的占比为80.40%。其中协鑫集成涨幅最大,高达748.36%,同时所有参与资产重组公司股价涨幅的均值高达68.49%。但在同样的三年期间,这两个比值下滑趋势明显(见附表)。据统计,在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复牌后至当年年底股价表现为上涨的公司家数占资产重组公司总数的比例分别为58.82%、29.58%和20.14%,其中涨幅最高的是2017年的三六零,为422.98%。并且在这三年中,2016年所有参与资产重组公司股价涨幅的均值仅为14.08%,而2017年和2018年的涨幅均值都为负数。
除此之外,在这四年中,重组概念股股价下跌情况也较为明显。数据显示,在2015年跌幅最大的是宁波韵升,跌幅为37.76%。而在接下来的三年,无论是单次的跌幅或是下跌公司的数量均远超2015年,其中2018年的中船防务跌幅最大为64.14%,此时的大盘跌幅为21.70%。并且历史上的重组概念股复牌后普遍会录得几个一字板的涨停,这也是其成为市场关注焦点的重要原因,但在2018年发生了多起复牌即下跌的事件,甚至出现了连续跌停的情形。
据资料,去年1月20日,辰安科技发布了《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公司称拟发行股份购买科大立安100%股权,同年2月5日晚间公司发布了《关于公司股票复牌的提示性公告》,随即复牌。“造物弄人”,辰安科技在复牌后的连续两个交易日皆是一字板跌停。需要注意的是,辰安科技去年一季度的扣非后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07亿元,同比增长147.71%。这也就是说,在回撤的大趋势中资金选择了空仓等待。
而进入今年以来,这种情况发生了极大的转变。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重组复牌后的公司中有28家表现为上涨,占重组复牌后总家数的80%,这已经极为接近2015年全年的水平。其中岷江水电涨幅最大,为201.29%,同时所有参与资产重组公司股价涨幅的均值为26.25%。对比同一时间段大盘23.93%的涨幅可以发现,重组概念股已跑赢大盘逾两个百分点。而去年同期时,仅有光环新网、辰安科技、兆易创新等6家公司表现为上涨,仅占重组复牌后总家数的22.22%,涨幅均值为-1.54%,大盘同期下跌4.18%。
近一段时间争论牛熊的声音开始减弱,而重组概念股的表现或许透漏出了些许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