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功夫在“餐”外:巴菲特天价午餐会否沦为韭菜收割机?)
和“股神”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机会,今年经过激烈的竞拍再度创出历史天价,达到456.7888万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3100万元,较去年增长近40%。从竞拍的价格来看,6月1日结果刚出来的时候就有人揣测,很有可能是在投资中偏好“8”的中国人,如今答案揭晓果不其然,中国内地90后币圈新秀孙宇晨正是这场慈善午餐竞拍的得主。年近九旬的“股神”和来自中国的90后共进午餐,能产生什么样的化学效应尚待观察,特别是巴菲特此前多次表示对加密货币“不感冒”,而这正是孙宇晨目前主要的发展方向。但不管最终是谁被谁说服,或者根本是自说自话,这场“午餐秀”引起的轰动效应已经产生,可谓“功夫在餐外”!
见一次少一次的“无价之宝”
尽管如此,花上数百万美元吃上这样一顿午餐,对普通人来说就算是彩票中头奖,都要连续好几次才能实现,“值不值”也成为许多人激辩的焦点。这样一顿午餐能否让自身的投资能力产生飞跃,或许只有身临其境的竞拍成功者知道。如果单纯从学习价值投资理念来说,短短一顿饭的时间能吸收到多少精髓不无疑问,特别是对英文不够熟练的投资者来说,更存在相当程度的障碍,即使有翻译在场,沟通的顺畅程度也难免受到影响。在目前信息充分流通的情况下,想要学习价值投资理念可以通过各类书籍、视频乃至巴菲特每年致股东的亲笔信等来实现,土豪一点还可以到巴菲特的股东大会上去一睹真容,所花的费用远远小于竞拍午餐。更何况,学习这东西不是靠钱就能砸出来的,先天悟性和后天努力更重要。
但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作为全球投资界的头号“大V”,巴菲特的广告效应实在不容小觑,在全球媒体的报道之下,午餐会的消息会最大限度地传播到投资圈的各个角度,采访邀约不断可以想象,“和巴菲特共进午餐”这个名头更可以用上很多年。对于需要在投资圈做广告的人来说,花三千多万元人民币吃这顿饭,推送的受众数量够多,而且还精准到位;广告效果不亚于春晚零点倒计时广告,价格甚至还更便宜。更何况,和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机会可谓“见一次少一次”,拥有高度稀缺性,如同名画家的作品数量有限一样,某种程度上堪称无价之宝,并不能用简单的数字来衡量午餐的价值。通过这次午餐拍卖,孙宇晨高调亮相,某种程度上让人感觉好像是巴菲特要进军区块链了,可以想见这势必也是他未来宣传的利器,从“广告费”的角度看,贵有贵的道理,也确实值了。
看热闹勿成“买单人”
在高度市场化的竞拍中产生的价格,不管是真的有心学习,还是仅仅是为了“蹭流量”、做广告,都代表着全球投资圈对“股神”巴菲特的景仰,以及对其一顿午餐时间成本的估价,但如果旁边看热闹的人过度解读,认定竞拍成功者吃饭之后就能获得“神力”,甚至因此跟风其投资,那就可能成为天价午餐的“买单者”,和巴菲特提倡的价值投资背道而驰。
在这个“眼球经济”大行其道的时代,“羊毛出在狗身上,让猪来买单”已经司空见惯,将这笔天价午餐费用转嫁给他人并非不可能的事情。就以2015年的竞拍成功者为例,当时的天神娱乐董事长朱晔通过这顿饭大大提升了市场知名度,接下来股价大幅上涨近90%,也很难说没有广告效应的成分在;但好景不长,股价快速暴涨之后紧接着是漫长的下跌,在3年多的时间里最大跌幅超过90%,公司以创纪录的商誉减值爆雷巨亏,朱晔本人甚至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显然,如果当初冲着巴菲特“股神”光环去关注天神娱乐,甚至高位追涨买入的话,损失无疑是极其惨重的。
事实上,巴菲特本人和他的价值投资理念,并不可能倡导这种带有浓厚投机色彩的题材炒作。早在2008年,国内知名私募管理人赵丹阳在拍下巴菲特慈善午餐之后,推荐其关注自身持有的港股物美商业,在全球媒体报道之后,物美商业的股价出现一波大涨,这也导致巴菲特立下“禁止讨论个股”的午餐守则。同时,巴菲特也明确表示,不会给共进午餐者具体个股的投资建议,排除了“吃小灶”的可能。很明显,共进午餐更多是一种投资理念的洗礼,巴菲特既不会教你怎么炒股,更不会对你的投资行为进行背书。作为局外人,在看热闹之余千万不要入戏太深,将对巴菲特投资理念的推崇无限上纲到追随共进午餐者的投资方向,那就可能成为不必要的买单人。
午餐有价,慈善无价
另一个“功夫在餐外”的寓意,则在于其慈善属性。很多人关注这顿饭的时候,往往只看到“天价”而忽视了“慈善”,殊不知“慈善”正是巴菲特发起午餐会的初衷。在2000年到2002年,巴菲特慈善午餐的拍卖价格在2万到2.5万美元之间徘徊,远远谈不上天价,放到现在甚至普通人也能消费得起;直到2008年一举抬高到200万美元以上,才和天价有了一丝关系。但不管价格高低起伏,巴菲特这顿午餐拍卖所得都不是进个人的腰包,而是捐给了慈善机构,由此带动社会各界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可谓“午餐有价、慈善无价”。这种拍卖自己时间筹集善款的方式,远比直接捐款效果要好,不费吹灰之力增加了市场的关注,也充分体现了巴菲特追求“性价比”的价值投资真谛。
在巴菲特过往的慈善午餐拍卖中,有人高调亮相,也有人始终不愿露脸,而是以“匿名人士”的名义出现。对这些“匿名人士”来说,或许只是为了满足年轻时的梦想,或者真的想向巴菲特当面讨教投资秘籍,但无论如何他们的竞拍都和“天价秀”的炒作无关,而是和巴菲特共同完成一场投资和慈善的低调奢华。这样的低调,让慈善午餐的竞拍返璞归真,这种“午餐有价、慈善无价”的初心,比单吸引眼球的高调亮相,或许是更值得我们思考的“功夫在餐外”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