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又见“面值退市”,市场化退市大潮将起)
继去年的中弘股份之后,本周又有一家公司触发“面值退市”的规定,*ST雏鹰确定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面值,而即将离开A股市场。在注册制试点的大背景下,以“面值退市”为代表的多种市场化退市方式,有望取代以往以盈利为标准的方法,成为A股退市的主流方式。在接下来的中报发布高峰期乃至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许多和*ST雏鹰类似的低价垃圾股,随时都将面临“面值退市”的考验。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投资者,都要面对市场化退市机制的现实,所谓“跌无可跌”在A股已经成为过去。
雏鹰折翼,“救场资金”昙花一现
在去年中弘股份成为“面值退市第一股”之后, 不少个股在低迷的市道中也岌岌可危,随时步其后尘,但A股年初以来的一波强势上攻为不少低价股解了围。但随着注册制在科创板的试点,以及“爆雷”现象不断,不少公司又再度面临“市值保卫战”。在*ST雏鹰之前,*ST华业一度成为“面值退市第二股”的有力竞争者,该股从6月6日以来曾经三度跌破1元,此前两次都转危为安,目前正在为第三次站上1元而努力;相比之下,几乎在同一时间启动“1元保卫战”的*ST雏鹰就没有这么幸运,前三次挣扎站上1元之后,第四次就再也无法收复“1元生死线”。虽然上周三周四连续两天涨停,一度出现微弱的希望,但“救场资金”就差这么一口气无法坚持到最后,最终还是功败垂成。
“救场资金”的功败垂成,反映出市场上“炒低”的偏好已经被对财务“爆雷”的恐惧所取代,敢于出手充当“救世主”的资金已经越来越少,即使有的话也无法引起市场的共鸣。背后更深刻的原因,则在于去年中弘股份成为“面值退市第一股”已经为市场化退市机制开了先例,“面值退市”不再是“纸老虎”而是“真老虎”,投资者经过制度严格执行的教育,参与刀口舔血的投机炒作冲动已大大削弱,这无疑是A股市场进步的表现之一。
不管是去年的中弘股份还是今年的*ST雏鹰,触发“面值退市”一点也不冤,二者的基本面已经严重恶化,债务缠身周转困难,*ST雏鹰甚至不得不用公司出产的肉制品“肉偿”给债权人。在这样的情形下,“面值退市”机制只是加快了劣质企业出清的过程,而不是造成公司退市的根本原因。在经营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即使依靠一时的“财技”勉强留下来,也不过是多了一些消耗市场资金的僵尸股,不利于上市公司整体质量的提高。
“虹吸效应”可致误伤,增加标准补不足
从目前来看,触及“面值退市”的一些公司确实基本面较差,因为价格较低而被清退尚属合理,但未来也不排除有一些基本面尚可的低价股,因为市场阶段性低迷触发“面值退市”标准而被误伤的可能。如钢铁股中的山东钢铁、包钢股份,已经连续多年盈利,但目前股价都在1.6元附近,未来如果向1元面值靠拢,就会面临比较尴尬的局面,甚至有可能因为部分持股者担心触发面值退市而加大抛售力度,而场内承接盘也因为担心退市而减少买入,一来一往之间形成所谓的“虹吸效应”,让原先正常可能不会触及1元的股价打穿关键价位,面临退市窘境。虽然目前暂时还不会出现类似的情形,但从制度设计的角度来看,有必要未雨绸缪提前打补丁。
笔者建议,防止这样的误伤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在保留“面值退市”的同时,增加市值标准。在触发“面值退市”的情形下,如果上市公司的AB股总市值超过20亿元,则暂不纳入退市范围,直到同时触发价格和市值“双低”再进行退市。这对一些因为总股本较大但持续盈利的公司来说,相对比较公平。第二是给予上市公司每年一次的缩股机会,最高上限为10:1缩股,让面临退市危局的公司有一次“生产自救”的机会。
市场化退市将成主流趋势
在机构投资者比重不断上升、各方面法规走向完善的同时,将公司上市和退市更多交由市场来决定是A股发展的主流趋势。可以预见的是,包括“面值退市”在内的市场化退市方式,有望逐渐取代过往以盈利为主要标准的退市机制。一旦科创板试行的注册制在A股全面铺开,亏损企业在获得市场认同的情况下也可上市,那么就不存在以盈利与否定退市的基础。在这样的情形下,市场化退市方式成为主流,也是A股的必然选择。
不管是上市公司还是投资者,对这一发展趋势不可忽视,也不能有侥幸心理。对投资者而言,应当抛弃以往“十个便宜九个爱”的思想,谨慎参与低价股特别是基本面不佳的品种。而对于上市公司尤其是“1元股”来说,更不能存在侥幸心理,而应当努力提升公司基本面、化解债务风险,甚至提前实施重整计划,拆除财务地雷的引线,以免在股价面临“1元面值保卫战”的时候无所适从,陷入无法挽救的退市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