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东方集团一边存货高企背负债 一边大方出借“关系户”)
东方集团还存在一些矛盾是令人不解的。其一方面“坐拥”60多亿元的货币资金,另一方面又大肆借款。
2018年,东方集团营收145.06亿元,同比大增82%,单从营收表现来看,是近几年最好的情况。但可惜的是,其归母净利润并没有随之增长,仅为6.56亿元,反向下滑了14.7%。
为何东方集团出现增收不增利的状况?细看东方集团各项业务的表现,可发现其两个主要业务2018年利润表现都不佳。首先是粮油购销业务,其2018年约占到营收的6成,增长约35%,然而即使是拉升了营收增速,但无奈这项业务毛利率极低,2018年仅有1.79%,对利润贡献相对有限。另一重要业务是土地及房地产开发,也是时好时坏,2018年虽然贡献营收52.07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却亏损了5.39亿元,据公司年报中称,主要由于“利息费用停止资本化而计入当期损益,导致财务费用增加,利润下降。”
除主要业务不给力之外,《红周刊》记者还发现东方集团2018年资产减值损失金额也多了许多。据年报,2018年东方集团资产减值损失突然大幅增加至4.29亿元,而2017年仅有1144万元,这一大幅计提也将直接影响到公司的净利润,导致公司即使业绩增速快,净利润也上不去。
不过,细看其各项资产减值损失,《红周刊》记者发现有的计提着实比较突然,不仅坏账损失比2017年翻了十倍之多,达7869万元,存货跌价损失、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损失、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商誉减值损失也从无到有,都集中爆发在2018年。
比如存货跌价损失,主要是计提东方集团与新型城镇化开发有关的存货,这部分存货多为房产项目,按理说房产项目相对比较保值,但公司称“考虑到当前房地产行业面临较为频繁的政策调控措施,进而对这部分存货进行计提。”不过,公司并未更详细地披露哪部分房产可能出现降价,这一减值貌似显得有些“潦草”。还比如2018年突然计提房地产子公司国开东方1.9亿元的商誉减值,但《红周刊》记者翻阅年报并没有发现太明确的减值原因。
这些较为突然的资产减值也不禁令人对其合理性产生疑问,亦或者是公司在借此“掩盖”一些其他损失吧!
除了有些突兀的资产减值之外,东方集团还存在一些矛盾是令人不解的。其一方面“坐拥”60多亿元的货币资金,另一方面又大肆借款。据2018年财报,东方集团短期负债金额高达182亿元,其中短期借款91.35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63.31亿元,而且2018年债务负担已然加重,光利息支出就达到12.06亿元,而与此同时,货币资金等资产带来的利息收入却只有5亿元左右。
对于此问题,东方集团在问询函回复中也是有些语焉不详,其一方面称“为完成公司粮油收储计划以及偿还到期贷款,公司需要提前筹备资金”,另一方面又称“为增加资金使用效率和获取收益,公司对暂时闲置资金进行委托理财。”然而,公司为何不直接利用这部分闲置资金偿还到期贷款以及完成粮油收储计划呢?显然,东方集团自己的说法难免令人觉得有些矛盾。
那么,东方集团借这么多钱到底要用在哪儿?为何不先用自己的货币资金解决一部分资金困难,而是宁愿背高额利息去借钱呢?而且,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东方集团的存货金额非常高,2018年已达到97.5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近20%。按理来说,存货这么高,应该先努力卖掉存货,加速资金流动,释放大量沉淀资金,而不是继续大量借款,投入到新的业务中去。如此下去,公司的资金链只会更加吃紧,不利于资金的灵活周转。
此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东方集团2018年应收款项和其他应收款项分别为30.77亿元和70.4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共约20%,《红周刊》记者查看年报发现,在长期应收款项中,有大约67亿元属于房地产项目的合作开发项目款项,而且最重要的两笔都是东方集团子公司国开东方向联营企业的借款。比如国开东方及子公司国际会展向合营企业盛通地产借出项目合作资金36.33亿元,又比如国开东方及子公司国际会展向联营企业滨湖恒兴借出项目合作资金24.89亿元。虽然年报中都提到这些资金占用费按照固定的利率收取,但从应收利息上来看,其2018年公司应收利息仅有123.66万元,很显然这一部分出借款的利息是非常少的。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东方集团来说,来自于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一直都是其收益的重要来源,比如2018年这笔收益就达到14.81亿元。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东方集团与联营以及合营企业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而这些资金是否合理是值得商榷的。
总的来看,东方集团上市时间已超过25年,但自1994年上市以来仅有10次分红,金额共有3.17亿元。然而对比来看,单是2018年,东方集团利息收入就近5亿元。一方面看似有很多宽裕资金,一方面在分红上又不积极,如此情况令人对东方集团的实际经营情况产生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