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报道 - 热门点击 - 正文

正业科技商誉减值“响雷” 巨亏8亿元后仍未终结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胡振明 2020-02-05 18:03:1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正业科技商誉减值“响雷” 巨亏8亿元后仍未终结)

正业科技2018年和2019年业绩出现大幅下滑,这是前几年大量收购兼并“买买买”的最终“买单”结果,涉及的原因不仅仅是商誉资产出现大额减值问题,公司还面临着应收账款坏账计提的风险。

1月16日,主要生产精密仪器设备及高端电子材料的正业科技发布了2019年业绩预告,相比2018年年度盈利1692.03万元,预计2019年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5亿~8.0亿元,究其巨亏的主要原因是预计计提减值准备金额。次日,正业科技收到了创业板公司管理部下发的关注函,要求上市公司核实商誉减值、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情况,并要求在1月23日之前上报有关说明材料并对外披露。
或许是早有准备,正业科技于1月20日就回复了关注函。在回复函中,公司认为对商誉减值、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是充分且合理的。虽说如此,但正业科技2019年业绩巨亏的预告还是引起了股价的剧烈波动,自1月17日当天股价跌停后,其后也出现了连续下跌。
梳理正业科技上市以来的各项公开资料,《红周刊》记者发现,上市公司2018年和2019年业绩的大幅下滑,与其前几年大量高溢价收购兼并带来超高商誉有关,在标的公司业绩不达标下,商誉出现了大量减值,而除此之外,上市公司存在的应收账款回收不及时的问题也是另一个重大风险,仅这项坏账计提金额在2019年就高达数千万元。
商誉资产连续两年出现大幅减值
正业科技于1月20日发布的《关于对深圳证券交易所关注函的回复公告》显示,自2015年开始,上市公司先后收购了江门市拓联电子、深圳市集银科技、深圳市炫硕智造、深圳市鹏煜威、深圳市正业玖坤、深圳市华东兴等公司,交易总价累计高达14.55亿元,并由此累计形成确认了109267万元的商誉。
表面上看,收购上述标的对正业科技营收增长构成利好,例如,从2015~2018年各年报数据来看,合并报表的营业收入分别增长了14.79%、68.12%、110.78%和12.93%(如表1所示),母公司报表显示,这几年的营业收入分别增长了15.40%、21.46%、38.94%和5.10%。从两个报表数据对比不难看出,合并报表中营业收入的增长主要是来自于子公司收入的并表,也就是说,正业科技这几年营收获得大幅增长主要是通过大规模收购实现的。

事实上,在营业收入规模持续增长下,正业科技的股价也确实在2015年时出现过一轮大幅上涨。比如说,2015年9月29日复牌之后出现了连续6个涨停板,并一路上涨至该年度的12月份,从停牌前的7.52元(前复权)最高涨至37.29元(前复权),此后股价在高位“保持”了一年多。
然而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正业科技在2018年合并报表营业收入增长12.93%的情况下,营业利润却大幅下降了77.76%,净利润也同比减少了90.54%。分析利润下滑的原因,可发现这正是此前收购的标的公司业绩不达标所造成的。
正业科技2018年年报显示,当年资产减值损失高达24658.86万元,比上一年的减值损失多出2.03亿元,而这项损失主要是2018年对子公司江门市拓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市炫硕智造技术有限公司分别计提了339万元和20535.99万元的商誉减值准备造成的。正是这一计提,合并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由上一年的2.32亿元大幅减少至2018年的0.52亿元,母公司净利润更是下降至-0.52亿元。
问题在于,2018年资产减值只是开始,近日发布的2019年业绩预告再度上演资产减值危机。正业科技的2019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商誉减值预计达到5.8亿~6亿元,这一金额不仅远远超过了2018年的商誉减值金额,且还相当于2015年以来进行收购所确认的109267万元商誉的一半。这意味着,若收购来的公司业绩继续不达标,不排除在未来的一年,公司仍会进行大幅商誉减值行动。
一边融资一边套现
值得一提的是,正业科技的股价自2016年以来就一直处于下跌状态,而股价持续下行中,重要股东也在持续减持股票。Wind数据显示,自2016年9月22日至2020年1月14日,正业科技的重要股东或者高管的关联方累计出现了68次减持记录,合计减持1923.77万股,参考市值约3.87亿元。这就是说,在近几年股价持续下行中,公司的重要股东进行了大规模套现,有数亿元资金流入他们的口袋。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重要股东减持套现的同时,正业科技在资本市场上却进行着大规模再融资。自正业科技2014年末上市以来,除了首发募集资金16185万元之外,通过股权再融资(定向增发)从市场“抽取”了12.55亿元,通过间接融资(按增量负债计算)也获得了3.54亿元,整体上,正业科技自上市以来累计募资17.71亿元。
问题在于,通过各种方式募集而来的资金并没有为上市公司带来规模相对应的利好效应,如前文所分析的,正业科技进行的大规模收购兼并,不仅形成超过10亿元的高额商誉,且这些商誉资产还在不断减值中。
综合起来,我们不难发现正业科技存在这样一种怪现象,公司在资本市场大规模融资的同时,重要股东却持续减持手中股票套现,而融来的资金又在大规模的收购兼并中遭受损失。如此反复循环其实对于二级市场上的投资者不利的,股价的剧烈波动让很多投资者被深深套牢。
警惕居高不下的应收款项风险
其实,对于正业科技而言,其身上的风险并不会因2019年可能计提的数亿元减值准备就能释放完毕,从其财务报表相关数据来看,公司还存在应收账款坏账风险较高,且未来存在连续计提坏账损失等问题。
分析正业科技2014年至2018年各年年报以及2019年三季报,《红周刊》记者发现,合并报表中的应收款项(即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之和)在这几年里出现了明显的增长,从2014年年末的1.76亿元一路飙涨到2019年9月末的10.50亿元(如表2所示)。当然,这几年里正业科技合并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也出现了增长,不过,若将收入与应收款项做对比,可发现2014年至2019年三季度正业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11亿元、3.57亿元、6亿元、12.65亿元、14.29亿元和9.14亿元,而同期的应收款项却相当于收入的56.54%、72.06%、63.82%、64.49%、66.54%和114.94%,应收占营收的比例居高不下,甚至超过了营收数据。如此情况意味着正业科技营业收入虽然增长,但是款项却以应收账款等经营债权的形式“沉淀”在账面中,仍被客户占用而不能收回,很显然这会加重公司的资金使用成本压力。

此外,2014年年末至2018年年末,正业科技的应收款项增长了7.75亿元,而营业收入增长了11.18亿元,由此也可见,这几年里所增长的收入主要体现在未收回款项的应收款项当中,营收规模越扩大,被客户“免费”占用的资金也就越多。
除此之外,还可看到近几年正业科技并没有通过经营活动而获得相应的现金净流入。根据各年度年报中的合并现金流量表,2014年至2019年三季度,公司只有2016年和2018年分别出现了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5144.43万元和21678.79万元,其余各年度都是现金净流出。如此情况不免让人怀疑,正业科技营收增长所获得的资金不仅没有流入自己的账户,反而为客户们和供应商们做了“嫁衣”。
应收款项的大规模增长是会增加坏账风险的。在2019年度业绩预告中:“公司预计计提减值准备金额约为:商誉减值预计58000万~60000万元,应收款项减值准备预计5000万~700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预计7000万~8000万元。”从业绩预告内容可看出,正业科技打算在2019年年末计提约6000万元的坏账准备,这并非是小额金额,已经明显高于2018年利润总额4863.29万元。也就是说,仅计提的这部分坏账准备就能将上一年的成果全部侵蚀干净。若未来公司不能有效改变自己的应收款项居高不下的现状,则计提坏账损失的问题还会不断再现,还会不断吞蚀上市公司利润。■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