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报道 - 热门点击 - 正文

见证|诺信资本曾杰:公司根基不动摇 为何不贪婪买入呢?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何艳 2020-04-10 09:55:0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见证|诺信资本曾杰:公司根基不动摇 为何不贪婪买入呢?)

事实上,港股、美股和A股我都有加仓,但这关键不是看市场,而是看公司本身值不值得买入。

我是一名全球投资者,一级和二级市场加起来有十余年的投资经验,二级市场主要投向港股、美股和A股,其中港股和美股都是五年前介入的。我长期都是满仓状态,疫情前后,我思考的重点都从未放在市场波动上,而是所持有和研究的公司是否受到根基上的动摇。要知道,宏观并不会让我们长期在市场上挣钱,而微观才是我们有所作为的地方。如果疫情带来了更便宜的价格,为何我不贪婪买入呢?

美股、港股和A股三个市场差别巨大,我的投资策略和风格也不尽相同。比如,港股的市场结构就有非常多的雷,老千股至少占了三分之二,如果以投资A股的眼光去港股做投资,那大概率是会踩雷的。在成熟市场,投资不仅要注重基本面分析,更需要的是深入分析,否则你所看到的基本面,很有可能只是引诱你进来的陷阱,这不是一成不变的市场,而是需要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的市场。

再比如美股,这里容纳着全世界以及世界级的公司,整个市场处于高度的自行运转的状态下,市场会自动优胜劣汰,好的公司会更好,不好的公司会更不好,是一个自我净化很强的市场,这跟A股也同样是不一样的。

我们的上证综指是一个综合统计的指数,好的股票,不好的股票,新上市的股票等都会纳入一起统计,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时候看到指数涨了,而你手里的股票却不涨,反之亦然。十年前上证指数里的权重股是能源和金融,美股也是能源、金融以及公共事业。十年后的今天,上证指数里依旧被这些巨头所霸占,而美股已经变成了以科技为主导的市场构造,辅助以金融和公共事业。

当然,无论在哪个市场上,并不是靠选到公司就能挣钱那么简单。选股只是入门,投资管理是进阶,什么意思呢?我们都知道,指数基金长期是挣钱的,老实定投就好,但为什么90%的人买指数基金是不挣钱的呢?因为拿不住。我们都知道哪些公司是好公司,用常识判断怎么都能从全世界数万家公司说出那么一两个仅靠常识就能发现的好公司,但即使如此,绝大多数人买入这些公司依旧是不赚钱的,很简单,也是拿不住。所以其实我们关注的重点不是股票本身,而是如何管理股票并达到在最小回撤和最大收益的基础上,做时间的朋友,慢慢变富。

所以疫情来与不来,市场波动是否剧烈,我长期都处于一个净买入的状态,本身根基不受影响,那么公司更便宜了,贪婪的买入就好了。但这要有一个前提,就如我前面分析香港市场的时候一样,很多时候你所看到的基本面信息是故意让你看到的,并不代表公司本身,在这个前提下,你必须对公司进行很深入的分析,做到心里有数的情况下,才能保证投资组合是正确的,能对抗短期的波动。

股价是预期的,必然会先行反映疫情,疫情所带来经济上的衰退也是大概率的。但是,这里的经济要拆分来看,看经济的构成上,那些不受影响且受影响不大的行业及公司在这之后会更加速的成长,各行各业都会存在兼并购的情况,而资金也会流向这些疫情后经济并不受影响的公司上。整体来说,只是经济构造产生了变化,实际上衰退或者影响并不能说是一个坏现象,一轮又一轮的经济周期里也带来了一轮又一轮的投资机会,这次也是一样的。所以疫情过后,当经济数据产生实际性变动的时候,就会产生分化,同样资本也会去拥抱那些分化,最后又逐步恢复正常。

至于当下是否是加仓的好时机,我的观点一直很明确,那就是忽略情绪本身的变动,具体分析自己手里的公司,是不是受到影响以及是否影响到根基。如果确实受到影响,那怎么加仓都是错的。

事实上,港股、美股和A股我都有加仓,但这关键不是看市场,而是看公司本身值不值得买入。我所加仓的个股中,比如医药、教育、物业、消费品奶粉,科技类公司苹果、微软、谷歌等,都只是或多或少的受影响,并不会像酒店、旅游、餐饮本身受到实打实的影响,从而需要短期的回避。

当然,这里面也有例外的,对于某些餐饮公司,比如九毛九,1月份满额融资,因疫情一季度确实受到影响,但因为手握巨资,再加上新店基本一开张就赚钱,在国内疫情控制后能够更低成本去扩张,包括收购以及入驻一些地段好的铺面,所以还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关键在于是否影响到根基,是否有足够的现金流能扛过疫情,是否在疫情过去后有能力去扩张等等。

当前,全球货币大宽松,大放水,现金为王只是个伪命题,因为受到通货膨胀的侵蚀,没有谁能真正独善其身。我认为,过度关注宏观层面的信息,做出现金为王的投资策略并不是一个好策略。除了战争性的毁灭,经济危机并不会破坏所有的经济体,只会造成大规模的破坏,当然发生战争的时候,现金也无足轻重了,而这里面就会存在很多的机会。

我每天都会看公司本身的年报以及招股书,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事实。要知道,1997年和2008年最近的这两次金融危机,都不是在中国引起的,而它们都对全球公司的股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但是这里面存在一个现象,那就是大部分的中国公司经营正常、分红正常,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可是因为经济危机造成的恐慌,导致所有公司的股价下跌,这就出现了一个情况,那就是分红率接近股价。

很多公司有着非常高的分红率,是因为股价跌得太便宜了,导致分红率很高,分红是除权的,这时候除权后股价不涨公司的股价就更便宜,那么分红买入后填权,来年如此循环,再到后面市场好的时候,看着股价好像涨了十倍,但是这些年时间里,如果分红再买入,股票的回报其实有数百倍。

所以,现金最大的财富增值去处,我认为可以到那些不受影响或者影响不大的公司里去,长期只有股权资产才能带来财富上的保全,当然,也可以选择分红率高的公司,分红也是个安全垫。

如果持有的公司本身没问题,那么这次衰退无疑会是个机会,当所有资产都更加便宜的时候,公司的管理者会比我们先看到兼并购的机会,不受影响或者影响不到根基的行业龙头会在此之后以更加低廉的价格完成整合,进一步提高行业市场份额以及集中度,所以,危机也并不是绝对坏的事。所有人都处于这个全球化的市场中,没有人能绝对地躲过最坏的情况,既然躲不过,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的准备,那为何不在恐慌的时候开始一点点的贪婪买入呢?■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