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绩差权益类公募基金 “起跑”落后原因曝光)
对于内地资本市场而言,疫情改变的不仅是相关行业板块的起落涨跌,同时也让公募基金的开年起跑瞬间拉开了差距。截至4月29日收盘,在主动权益类基金的排行中,暂居首位和末位的产品差距已经超过了60%,这种分化背后的原因何在?
随着基金一季报披露完毕,主动权益类基金收益冰火两重天的原因曝光:医药、科技、消费三大板块成为领跑基金的重配行业;但在排行榜末尾,部分权益基金或因规模迷你买股有心无力,或因高位接盘科技股自吞苦果,于是它们只能在亏损的泥潭中挣扎。更不利的一点是,市场的温水煮青蛙让增量资金竞争追逐基金新品和存量爆款,徘徊谷底的产品或许也只能暂时徒呼奈何!
《红周刊》记者统计发现,起跑落后的权益类公募一族中,部分产品延续了去年以来的颓势,例如在2月份匆匆换将的银河和美生活,该基金彻底颠覆了曾经的蓝筹风格,但却因高位接盘科技导致净值排名继续滑向深渊:类似的例子还有长城双动力,年末重仓中残存的核心资产痕迹彻底消失,全面拥抱科技的结果是产品基本滑落至同类榜尾。
季中基金经理换人
科技股能手掌舵和美生活出师不利
岁末年初基民追捧科技类爆款的场景尚历历在目,但3月以来科技股受疫情传导的间接影响高位回调,急转直下的行情不仅让科技主题类公募伤情惨重,同时也让豪赌科技股的主动权益类基金浮亏连连。
结合一季报,《红周刊》记者统计,截至4月29日收盘,今年以来净值出现回撤的主动权益类产品中,部分产品在今年一季度转投了科技股的阵营。其中,年内净值增长率排名居后的银河和美生活就是一例。
截至4月29日收盘,开年迄今银河和美生活的净值增长率为-17.94%。接受《红周刊》记者采访时,诺亚控股研究部公募团队研究总监吴国华分析:“今年以前,银河和美生活的走势和沪深300指数拟合得非常好,但在今年3月中旬开始分化加剧;通过分析一季报重仓股行业配置可以发现,基金经理重仓了非常多的计算机、电子等前期涨幅较大的行业,不巧这些行业出现了大幅回调,导致该基金的净值表现惨不忍睹。归根结底,主要的问题是板块择时出现问题,调仓未能切中市场主线。”
此外,银河和美生活在一季度经历了一次基金经理变更,平安证券基金研究团队执行总经理贾志表示:“2月17日,银河和美生活原基金经理袁曦离任,郑巍山继任,这导致了基金风格的转变。从袁曦的履历看,她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汽车和休闲服装行业。而郑巍山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计算机、通讯等领域。”郑巍山去年代替袁曦接手银河创新成长一战成名,或许公司本想复制这条成功的路线,只不过科技股今年的场景却是另一番景象!
具体说来,银河创新成长是郑巍山公募生涯管理的第一只产品。截至4月29日收盘,他管理该基金以来的总回报已经达到了87.15%,这一水平在836只同类产品中排在第二位。受到业绩的提振,创新成长的规模也一路猛增,产品从去年一季度末的2亿元增至今年一季度末的56.31亿元,逐渐成为银河基金的一块金字招牌。
但是上一次的成功或许很难复制,《红周刊》记者注意到,对比和美生活的一季报和去年四季报,上一季中以贵州茅台、招商银行、美的集团为首的核心资产类重仓股悉数消失,基金经理将重仓股替换成了中兴通讯、中科曙光等清一色的科技股;叠加考虑到他2月中旬才接手该基金,调仓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该基金买入科技股时很有可能碰到了板块高位回调的时间节点。
不过,现任基金经理所选标的股基本面并未出现逆转,多数股票在首季末大幅回调杀估值后已有初步企稳迹象,并且一季度末,该基金的规模逆业绩升至16.68亿,或许郑巍山和楼华锋这对组合会在下半程发力也未可知。但需要注意的是,单一重配科技行业似乎超越了基金契约的范围,基金投资者需要留意风格漂移的问题!
规模迷你投资或有心无力
华泰柏瑞四款产品沦为行情“看客”
除去高位接盘科技股外,起跑落后基金们的另一大通病则是多数规模较为袖珍。
Wind资讯显示,在今年以来净值增长率低于-10%的18只产品中,华泰柏瑞旗下就有新金融地产、国企整合精选、多策略和华泰柏瑞富利4只产品“上榜”。
截至4月29日收盘,它们的净值增长率分别为-13.3%、-11.36%、-10.52%和-10.28%。其中新金融地产、国企整合精选、多策略三只的规模仅分别为0.52亿元、0.06亿元、0.35亿元。同时,这4只基金均由杨景涵一人担纲。
天天基金网显示,杨景涵在基金经理岗位任职时间恰好大约5年。《红周刊》记者查看他管理过的基金发现,他似乎对于金融、地产股情有独钟:从2018年开始,金融、地产就成为了他首选的两大板块,而彼时他也开始掌舵公司的主题类产品新金融地产。但是,这两大板块长期属于二级市场中走势稳健的代表,既难以掀起大浪也难以大幅下跌,颇具弱市中避风港的属性。因此,在去年以来二级市场的结构性行情中,重仓金融地产就成为产品业绩落后的关键因素。
一季报显示,上述4只基金无一例外地重仓了多只金融股和地产股,同时重仓股重叠的情况较为突出。具体说来,中国建筑、华发股份、南京银行、荣盛发展、兴业银行、华侨城A都位于它们一季度末前十大重仓股之列。而其他没有重合的个股,也几乎都属于金融股或地产股的范畴。令人不解的是,虽然金融地产股成为基金重仓的绝对主流,但是记者却很难见到沪深300中的核心蓝筹标的入选。如是推断业绩落伍的原因,基金经理集中重配单一行业导致产品业绩持续不佳。
据《红周刊》记者统计,截至4月29日收盘,今年以来重合的6只重仓股的股价都出现了下跌,除中国建筑以外,其他各只股票的跌幅均超过了10%。虽然杨景涵对于旗下4只产品采用了类似简单复制粘贴的模式操作,但是它们各自的业绩比较基准却不同,我们以新金融地产和多策略为例,它们今年一季度末共有7只重合的重仓股,而且股票仓位相差不大,但是它们各自的业绩比较基准却是“沪深300金融地产行业指数收益率×80% 上证国债指数收益率×20%”和“沪深300指数收益率×60% 上证国债指数收益率×40%”。
如是分析,上述4只基金均选择押注金融地产或许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它们一季度末的规模均已较为袖珍,在清盘警报刺耳的前提下,选择重仓一只高位的成长股或许面临着随时回调招致进一步赎回的结果;投资金融地产的安全边际明显更高,于是几只产品与当季先科技后医药的行情擦肩而过。
港股回调影响跨市场权益类公募
前海开源旗下产品“流年不利”
在因疫情导致的全球股市动荡的背景下,港股市场受到的冲击似乎较A股更甚:截至4月29日,今年以来恒生指数下跌了12.58%。受此影响,主动权益类基金中能够投资于港股市场的跨市场产品,净值也遭遇了幅度不同的回撤。根据《红周刊》记者利用Wind资讯的不完全统计,其中就包括安信新常态沪港深精选、汇丰晋信沪港深等35只陆港通基金。
整体纵览陆港通基金阵营,选择重配A股还是重配港股成为业绩的分水岭,甚至同一基金公司旗下这类产品业绩差异颇为明显,例如前海开源基金。《红周刊》记者发现,前海开源沪港深农业精选的前十大重仓股均为A股上市公司,年内的净值增长率达到16.93%;但专注于港股市场的前海开源股息率50强,净值增长率却只有-12.93%,在同类基金中排名垫底。
来自公司网站的资料显示,后者主要投资标的是港股市场中具有高现金分红的股票;成立以来的各个季度末,其都投资了银行、保险等金融类港股。夸张的是,今年一季度末,该基金重仓金融股的数量竟多达8只,基本为同时在内地上市的国企蓝筹。而根据Wind行业分类,除医疗保健外,年内港股其余板块迄今均体现为下跌,其中金融板块的跌幅为14.01%,仅次于能源和工业两个板块。
对此,吴国华分析:“首先,许多内地在香港的上市公司,其基本面同样也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业绩不达预期;其次,港股的流动性受美股的影响比较大,今年的流动性也相对不足;最后,红利因子表现不佳也影响了该基金的净值。”
在季报总结中,基金经理史程也表示:“一季度港股市场回撤显著高于A股。基金当季出现显著回撤,并落后业绩比较基准。”实际上,从投资目标及选股思路看,该基金偏向价值投资风格。在今年疫情“黑天鹅”事件影响下,相关产品短时间内受到的冲击或许需要较长时间来恢复元气。■
附表1:年内净值增长率排名靠前的基金
附表2:年内净值增长率排名靠后的基金
(本文发表于5月1日《红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