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梁永强领衔新基金公司“添丁进口” 权益爆款时代个人系公募虎口夺食)
红周刊 记者 | 曹井雪
从当初的不显山露水到如今的万众瞩目,个人系公募阵营急速扩容,杨爱斌、陈光明、梁永强等业内大佬均未选择奔私,反而自创或投身个人系公募。然而身处权益爆款时代,这类公司在投资上的底蕴不足还是成为显见的短板。 近期,随着汇泉基金和尚正基金相继被证监会核准批复,内地个人系公募的数量已经达到了20家。今年迄今被核准批复成立的这类公司已有3家。此外,个人系公募如今似乎格外星光熠熠,在陈光明、杨爱斌双星闪耀多时后,此次公募大佬杨宇携同梁永强强势回归、明星基金经理王克玉时隔多年再发新品,个人系公募惹来各方关注的目光。 但是,这类公司已经曝光出来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Wind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其中规模最大的鹏扬基金已有超过500亿元的资产规模,而规模最小的恒越基金的规模还不足5000万元。《红周刊》记者还注意到,凭借旗下头两只基金的不俗募集成绩,陈光明睿远基金的资产规模已经接近180亿元一线,也成为这一阵营中上升势头最猛的公司。 深耕权益成个人系公募一致化选择 博道受困产品规模 鹏扬校正思路 个人系公募在内地诞生时间较晚,2015年才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家公司——泓德基金。究其原因,2014年6月13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大力推进证券投资基金行业创新发展的意见》,明确鼓励各类符合条件的主体申请公募基金管理牌照,支持专业人士持股。由此,内地的个人系公募才有了准生证。 由于可以预期的自主话语权和更大的利益机制诱惑,随后几年个人系公募队伍迅速壮大,除了直接成立新公司外,“私转公”中的凯石、鹏扬、博道也归属于此类,控股人分别为陈继武、杨爱斌和莫泰山,皆为圈中大佬。术业有专攻,上述大佬昔日的主攻方向不同,在创设个人系公募后,公司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我们以鹏扬为例,作为固收总监出身,杨爱斌带领鹏扬高举债券大旗似乎顺理成章。 Wind显示,公司旗下的产品数量为30只,其中偏债型基金数量达到24只。具体从一季度来看,公司固收类产品的规模达到约500亿元,占公司总规模的比例超过98%。同时,公司今年也新成立了8只固收类产品,其中多只的募集金额超过了30亿元。对比来看,公司却没有发行1只权益类新品,股债跷跷板严重偏向债券一方。 聚焦主动权益类基金,公司旗下有景泰成长、景升和核心价值3只基金,它们一季度末的规模分别只有3.05亿元、1.96亿元和1.91亿元,规模合计仅为6.92亿元。而且从业绩表现来看,上述产品的年化收益也缺乏亮点。 对此,长量基金分析师王骅对《红周刊》记者表示:“我认为鹏扬基金正在积极往权益布局的路上走。近年来,鹏扬基金混合型产品发行逐渐增多,继续扩展主动股票策略、主动量化策略、指数增强策略,引进了卢安平等知名基金经理,以多元化策略布局市场。” 除鹏扬外,大多数个人系公募本意似乎还是想深耕权益,但从结果来看却未达初衷,博道基金就是其中一例。Wind数据显示,公司二季度末的规模为73.4亿元,其规模在个人系公募中排在第5位。公司成立于2017年,而截至今年7月2日,该公司已经发行成立了13只产品,同时它们清一色地隶属于权益阵营。 产品规模是业绩和公司渠道号召力的一面镜子,从这点来看难言及格。统计显示,博道久航今年首季末的规模为17.67亿元,彼时居于公司首位;而去年末,该基金发行时的募集总额为19.28亿元。而其余产品规模更为稀松平常,其中规模最大的博道伍佰智航首季末的规模约6.24亿元。此外,天天基金网显示,公司今年新成立的产品只有博道安远6个月定开1只,而该基金募集期间的净认购金额也只有3.32亿元。 个人系公募马太效应显著 恒越、明亚、合煦智远面临生存困境 随着个人系公募的迅速扩容,这一阵营的马太效应也愈发彰显,同样板块中的小基金公司发展举步维艰,面临着生存的压力。在已经发行公募产品的17家个人系公募中,根据Wind的规模数据,合煦智远、明亚基金和恒越基金的规模均不足10亿元,其中恒越基金规模排名垫底,一季度末的资产净值只有0.54亿元。 究其原因,公司掌门人光环的缺失是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合煦智远、明亚基金和恒越基金的掌门人陈嘉平、李正清和黄鹏难称业内大佬。我们以恒越基金为例,公司旗下存续两只产品的总规模只有5400万元,《红周刊》记者查阅成立公告,恒越研究精选和核心精选的募集金额分别仅为2.51亿元和2.89亿元。 从发行成立时的袖珍到如今的规模迷你,业绩不佳自然是存在问题的罪魁祸首。以恒越核心精选为例,该基金成立于2018年末,在2019年仅取得了9.59%的净值增长率,在同类基金中仅排在倒数第7位,该基金的规模也由此缩水至清盘线以下。而截至最新收盘,该基金今年以来的净值增长率也只有21.03%,在同类基金中排名靠后,未能促使基金规模有效提升,该基金首季末的规模仅为0.4亿元。 从重仓股情况来看,该基金的持仓行业较为分散,不过基金经理一直在保险、券商、传媒、电子、医药等领域进行选股,其中平安、国电南瑞、华兰生物、分众传媒、腾讯和海康威视等标的出现在该基金多个季度末的重仓股之列,且基金持有单一重仓标的的比例有逐季下降的趋势。去年三季报时,基金经理持有第一大重仓股的比例约为7.43%,但在今年一季报时已经降至5.39%。 不巧的是,自该基金成立以来,二级市场主要以结构性行情为主,部分主题行业轮番带动股市行情,这就要求基金经理对于看准的板块敢于集中重配,这与偏保守的分散化投资思路相悖。更不幸的是,基金经理选股上尚存多处疑问:例如一季度末持仓市值排名第一的中国平安,今年以来股价下跌了8.57%,假设该基金的持股数量保持彼时的3.55万股不变,该基金已经浮亏了29.78万元。此般“恶性循环”中,研究精选和核心精选均面临着清盘危机。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正在发行的基金和等待发行的基金中也没有恒越的身影。未来一旦研究精选和核心精选出现清盘,恒越或许就会面临无米之炊的窘境。 个人系公募权益之争拉开差距 睿远泓德螳螂捕蝉 中庚黄雀在后 整体来看,权益爆款盛宴中个人系公募能够占据一席之地的或许仅有三家:除去睿远和泓德外,另一家就是明星基金经理丘栋荣所在的中庚基金了。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庚基金今年并没有一款主动权益类产品出炉,这很大程度上和存续产品年内的业绩不佳有关。截至7月2日收盘,中庚的价值领航、小盘价值和价值灵动三款产品年内的净值增长率分别为16.43%、17.72%、19.02%,基本在同类产品中处于中游或者中游靠下的位置。如果拉长时间段以年化收益来看,三只产品的最新数值同样乏善可陈,同类排名位次不佳。 我们以其中成立时间最长的中庚价值领航为例,该基金在去年全年录得29.62%的净值增长率;而截至7月2日收盘,今年以来该基金的净值增长率也只有16.43%,在同类基金中排名中游。 究其原因,这与基金经理丘栋荣的价值成长风格有关,他采用低估值策略,重仓股中多为中小市值股票,例如合力泰、福能股份等,而从去年至今,以科技、医药为主导的结构性行情较为明显:从基金一季报来看,首季末的第二大重仓股合力泰今年以来仅上涨0.54%,但是彼时基金经理持有该股的持仓市值占净值比达到9.57%,彼时基金的股票仓位约为94.08%,大致计算该股对基金组合的贡献达到大约9%。 6月3日,中庚价值灵动公告增聘基金经理,新秀基金经理吴承根与丘栋荣搭档一同掌舵产品,但是问题随之而来,天天基金网显示吴承根此前担任公司固定收益部投资经理,此举或许意味着该基金或许要加强债券部分的投资。但是爆款权益时代,这一变化是否有些不合时宜呢? 对比来看,在睿远年内新品募集成绩喜人的同时,《红周刊》记者也注意到,陈光明其实也遭遇了业绩的尴尬:具体说来,他虽然没有管理睿远旗下的公募产品,但公司发行的第一批专户产品均由他来掌舵。而私募排排网显示,由他单独管理的睿远基金洞见价值一期8号和睿远基金洞见价值一期7号今年以来的净值增长率分别仅为11.72%和4.11%。 接受《红周刊》记者采访时,格上财富基金分析师张婷表示,个人系公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难点主要有:1)相比银行系券商系等公募基金公司,个人系公募缺乏强大的股东背景,加大了募资的难度;2)如果个人的品牌效应不够强,业绩也没有十分突出,未来会面临更多的困境;3)目前公募基金呈现明显的头部特征,爆款基金也多数集中在少数的几家公司,如何在艰难的环境中突围,是非常艰巨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