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昌新材创业板注册制过会 营收、采购数据仍有一定异常)
红周刊 记者 | 周月明
7月29日,创业板IPO公司海昌新材公告称已经获审过会,这是今年过会的第123家企业(未含科创板)。 海昌新材是一家专注于粉末冶金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向电动工具、汽车、办公设备、家电等领域的客户批量生产销售定制化的粉末冶金零部件。从公司客户构成看,大部分客户都在海外,单是第一大客户史丹利百得的销售收入就占到其总营收的50%以上。 查看海昌新材近几年经营业绩情况,2017年至2019年,营业收入分别实现1.45亿元、1.68亿元、1.83亿元,同比增长27.38%、15.57%和8.81%;实现净利润3778.18万元、4604.63万元、5956.41万元,同比增长9.2%、21.87%和29.36%。如此好的业绩表现,应与其毛利率高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有关,其2017年至2019年毛利率分别为46.51%、42.29%和43.55%,而同期可比公司平均值为44.85%、41.73%和42.01%。 然而奇怪的是,《红周刊》记者在核算公司营收和采购相关数据时,发现其相关数据从财务勾稽角度分析是存在很大数据异常的,这不由让人怀疑公司的营收和采购数据的准确性,进而让人怀疑其高于可比公司的毛利率也是否真实? 营收数据有异常之处 《红周刊》记者根据招股说明书核算了海昌新材2018年和2019年的营收数据,从财务勾稽角度发现其存在不小的异常。 2018年、2019年,海昌新材营业收入分别为1.68亿元和1.83亿元,其中,境内营收分别为5826万元和5395万元,若考虑到国内增值税率16%的影响,则海昌新材2018年、2019年含税总营收大约为1.77亿元和1.91亿元。 表1 营业收入相关数据(单位:万元) 据海昌新材2018年、2019年的合并现金流量表数据显示,公司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别为1.58亿元和1.88亿元,此外,2018年、2019年公司新减少预收款分别为3.16万元和4.5万元,对冲同期与现金收入相关的预收款项影响,则与2018年、2019年营收相关的现金流入达到了1.58亿元和1.88亿元。 将这两年的含税营收与现金收入数据勾稽,则2018年、2019年含税收入比现金收入分别多了1884万元和340.86万元。那么,理论上,2018年、2019年的应收款项应该分别新增加这么多。 然而,在这两年的资产负债表中,海昌新材的应收账款(包含坏账准备)、应收票据合计分别为6003.74万元、5434.31万元,相比上一年年末相同项数据,2018年增加了922万元,与理论金额相差962万元,2019年则是未增反减少了569万元,与理论金额也存在910万元的差异。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并未披露任何应收票据背书金额,所以数据差异应与应收票据背书无关。那么,这部分数据异常的原因是什么?就需要公司对增值税率等因素做更多披露了,否则营收数据真实性值得商榷,尤其是2018年,不排除有营收虚增的嫌疑。 采购数据存较大差异 除了上述营收相关数据出现异常外,《红周刊》记者在查看海昌新材招股说明书中相关采购数据时,发现其中也存在很大异常。 据海昌新材招股说明书中, 2018年和2019年,其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分别为7704.92万元和5122.75万元,占总采购额比例为57.8%和41.5%,由此推算出这两年的采购总额分别为1.33亿元和1.23亿元。 表2 采购相关数据(单位:万元) 而在2018年、2019年的现金流量表中,公司“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9064.87万元和8980.15万元,剔除当年预付款项新减少的134万元和191万元的影响之后,则与采购相关的现金支出分别达到了9199万元和9171万元。若先不考虑海昌新材的采购增值税情况,就将未含税采购与现金支出相勾稽,可发现2018年、2019年,未含税采购比现金支出分别多了4131万元和3171万元,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在未含税的情况下,若考虑增值税,此差额还将更大,也就是说,海昌新材2018年、2019年的应付款项应该至少新增4131万元和3171万元。 可事实上,查看海昌新材财报可发现,2018年、2019年的应付款项总共才分别为2594.43万元和2374.36万元,2018年和2019年都相比上一年仅增加了423万元和-220万元,明显可见,这与理论上应该新增的金额是存在巨大差异的,分别存在3707万元和3392万元的异常。那么,出现如此大差异的原因又是什么? (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非买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