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报道 - 热门点击 - 正文

大盘新高之后怎么办?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媒体 作者:聂方红 2020-12-08 19:22:5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大盘新高之后怎么办?)

作者 | 聂方红

折腾大半年的沪指终于在本周跌跌撞撞创出了两年多来的新高,广大投资者也没有表现出异常亢奋。这是鱼尾行情的落日辉煌,还是众望所归之后新的起点?是跨年度行情的正式起航,还是本轮行情的最后疯狂?这都需要让时间来回答。那么,接下来投资怎么做,笔者有如下几点建议。

只要本金还在,机会就在

这次大盘创新高,很多投资者心情并不好,特别是经历周一、周二银行股大幅震荡的人,总觉得这个市场看不懂。明明要调整了,它突然掉头向上;感觉要选择方向突破了,它又回来了,造成加仓怕被套、减仓怕踏空,一出来观望它却新高了,怎么做都尴尬。其实这就是股市的魅力,永远看不透、总是做不准,没有专家和老师,在市场面前你始终是学生。面对这种情况,投资者一定要平静心态。

一是不要去猜。股市大盘和个股的走势是各种市场因素、投资者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这些因素时刻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今天的多头明天转眼可能成为空头,一个小事件甚至可能影响大趋势,任何抄底逃顶的企图基本上都是不可成功的幻想。大家惟一能做的就是尊重市场、顺应市场,趋势好的时候、行情来的时候重仓参与,趋势变了、行情坏了的时候果断出来,等待转势。

二是不要去赌。大盘突破有真突破与假突破,前面那么多时间都等过来了,这个时候更要冷静,耐心观察几天,看热点的持续性、看量能放出来没有、看市场上的赚钱效应,如果这些方面都不理想,该等还得等,绝不能没看明白大涨就重仓杀进去、大跌就全仓杀出来,最后被别人割了韭菜。

三是不要冲动。指数突破了,可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前期看多看空的理由是不是经得起推敲、符不符合市场实际。如果是,就坚持;如果不是,就再分析,弄明白了再调整策略。千万别因为市场短期走势与自己判断不一致就盲目冲动,最后弄不好两面挨耳光、搞坏心态。牢记股市的机会多的是,错过这次还有下一次,只要本金还在,机会就在。何况这次是不是真能突破箱体走向牛途还有很多不确定性呢。

把握估值这个核心变量

如果投资者认定这次新高是大盘的真突破,我们也要分析引发突破的主要力量在哪里,显然银行、保险、券商以及煤炭有色等顺周期行业居功至伟。那么这些顺周期大盘股强势可不可能持续?可以持续多久?这些问题没人能提前说得清。这个时候我们怎么应对?

一方面看指数新高后主要涨的是哪些板块?看它们是炒估值还是炒概念?如果是炒低估值的补涨行情,前期已经炒高的股票并没有跟上来,那么这个行情可能暂时无法走远,要参与也是去找低估值的股票埋伏。如果低估值的涨,前期调整的股票也跟着涨,特别是热点能够多点暴发,那么行情就有看头,可以积极参与。如果是炒概念,像郑州煤电这种亏损股疯涨,总体上要警惕。

另一方面看热点转换是否频繁、回调幅度大不大。如果转换不过于频繁,热点炒作有持续性,特别是回调幅度不深,不破坏技术趋势,那就值得参与、值得留强汰弱。如果仅仅只拉指数,大多数人只赚指数不赚钱,那也要多一份心眼。参与对象上,跟着市场风格走,重点以低估值补涨标的为主,科技、医药、消费等成长股先以反弹看待。还有必须关注成交量的变化,现在的成交量似乎不足以支撑一轮大的行情。

控制仓位,努力防范风险

如果担心这次突破是假突破,那么操作也就相对简单。首先利用指数冲高的机会把仓位降下来。对今年涨幅巨大、盈利丰厚的股票,我们也可以学习大机构进行年底结算,落袋为安。对于手中趋势变坏的股票,尤其套的不深的股票,可以利用指数冲高、个股反弹的时机出局为安。

其次抱住当前热点股票让利润多涨一阵子。如果手中刚好拿着银行、保险、券商、有色、煤炭、化工等顺周期行业股票,建议暂时以持股为主,不因短线波动受影响,更不要去频繁做T,毕竟这个板块难得有行情、也好久没有出现行情了,应该不会几日游。只要不出现巨量长阴,不出现大盘破位,持股待涨应该是最佳策略。当然如果股票价格涨到自己的心理目标价位,也要设置好止盈点,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能上上下下坐电梯,浪费一轮行情机会。

着眼长远,力争价值制胜

11月份以来,传统顺周期行业异军突起,根本原因还在中国经济复苏态势向好明显。11月中国制造业PMI指数达到54.9,创十年来新高,新订单指数依然。经济景气度提升给传统行业带来了估值修复机会,加上医药、互联网等前期涨幅较大的新经济板块受集采、反垄断等因素影响短期承压,资金博弈趋向低估值领域,形成一时的市场风格转换,投资者可能一下子适应不过来。

然而,股市机会千变万化,任何人都不可能抓住市场上所有机会,只能做自己熟悉的、有把握的大机会。从长远来看,比较顺周期板块与新经济成长板块,新经济成长板块的机会肯定更大、弹性也更足;时间的朋友也更多的在新经济这边。现在顺周期股的短期扰动可以看成是在给成长股创造布局机会。所以这个时候,保持定力,坚守核心成长股,可能更不容易但有意义。

这段时间,信奉价值投资的朋友,可以耐心等待绩优成长股回调的布局机会,医疗板块还是等新一轮集采谈判结果之后再做选择;消费板块白酒暂时放弃,可以等待其他食品饮料类上市公司回调后的机会;科技板块围绕国产替代、核心装备,寻找涨幅相对落后的细分行业机会。只要是真正的好公司、哪怕是价格高一点也完全能够无惧市场的震荡。当然,如果这段时间实在憋不住想做短线投机,有概念、不亏损的低价股大公司或许有炒作机会,大家可以用少量资金试一试手气。

(本文已刊发于12月5日《红周刊》,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不代表《红周刊》立场。)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