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周内7家终止IPO,全部为主动撤回!是“寒风”吹来还是公司质地太差?)
红周刊 记者 | 何艳
据深交所官网披露,1月28日,集美新材因保荐人撤销保荐而被交易所终止审核,成为最新一例被终止审核的企业。本周以来(截至28日),注册制板块已有7家公司终止IPO。而今年以来,终止审核的公司已达16家。IPO审核节奏似乎出现趋紧态势。
图1 本周被终止审核的7家企业
来源:Wind
此前,国务院专门强调“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证监会召开会议将2021年IPO发行节奏的定调明确写入六大工作部署中,这或可成为一大“注脚”。那么,这些企业到底因何终止审核?注册制审核风向是否又已经生变?本周《红周刊》封面文章《IPO闸口“收紧”》会为投资人进行详细解读。
一周内7家公司终止IPO
“忽严忽松”不大可能
本周以来,注册制板块的IPO审核情况不容乐观。
深交所官网显示,本周,创业板已有3家公司终止IPO,情况如下:
表1 本周创业板3家被终止IPO情况
来源:深交所官网、《红周刊》记者整理
上交所官网显示,本周,科创板有4家公司终止IPO,具体情况如下:
表2 本周科创板4家被终止IPO情况
来源:上交所官网、《红周刊》记者整理
从终止原因看,本周终止审核的7家公司,均为保荐人撤销申请,即均为主动撤回。而2021年以来,注册制审核下已有16家公司“折戟”,那么注册制审核到底是风向已经生变,还是另有它因?
图2 2021年以来注册制终止IPO公司
来源:Wind
对此,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红周刊》记者表示,之所以出现未通过或终止审核的公司变多这一现象,可能与“季节性”原因相关,也就是“绩差”与“绩优”分别扎堆出现。现在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当时递交审核材料的“绩差”公司集中在一起了。他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无论是注册制还是审核制,都会保持公平的审核标准,‘忽严忽松’是不大可能的。”
主动撤回
IPO企业都有哪些问题?
一般而言,首发企业终止IPO进程,一般存在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报告期业绩大幅下滑,甚至亏损;二是报表项目异常变动,不能合理说明原因;三是未能回复审核中提出的问题;四是未及时更新申报材料,导致财务资料过期三个月自动终止;五是经营战略及上市计划调整;六是合规性问题未解决,影响发行条件等。
以本周被终止的IPO公司为例,它们的业绩表现并不十分稳定。比如世宇科技2018年净利润还实现了同比26.17%的增长,而2019年则同比下滑1.42%;再如徐辉设计,2018年净利润同比大增173.86%,2019年则下降至同比增长27.31%。这种不稳定性在锐芯微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公司净利润2018年亏损达到27870.4万元,同比大幅下滑-1738.12%,而至2019年则已同比增长118.7%。
当然,净利润方面的表现只是这些公司的冰山一角。
表3 本周7家被终止IPO公司近两年业绩情况 (单位:万元)
来源:Wind
事实上,其他因素如会计政策调整是否合规,成长性是否充足也是市场关注的重点所在。比如,《红周刊》近期就发文指出徐辉设计被终止上市或早有先兆。在《徐辉设计被终止上市早有先兆,调整会计政策增收,暴露成长性不足》一文中,徐辉设计的应收账款、通过会计政策调整增收、增长潜力受限等问题就被一一指出。
文章指出,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及2020年1—6月(下称“报告期”),徐辉设计分别录得营业收入为1.87亿元、2.10亿元、2.49亿元、8895.02万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63.81万元、5925.81万元、7544.44万元及1940.19万元。2017年—2019年,在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不断上涨的同时,资产负债表上的应收账款上涨速度则更快,应收账款周转次数明显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
2017年—2019年,该公司应收账款净额分别为9158.47万元、1.24亿元、1.65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41.91%、46.59%、46.97%,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9.00%、59.10%、66.14%。应收账款不仅占总资产和营业收入的比例较高,且上升速度也快于总资产增加速度和营业收入上涨速度。此外,徐辉设计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例也高于可比公司。同时,徐辉设计2020年上半年的应收账款占比也很高,等等。
再如,集美新材就被指存在第一大供应商持续举债经营,应收款预期占比不断攀升等问题。而世宇科技向海外客户的销售金额明显下降也被媒体质疑,等等。
当然,除了终止IPO的企业,还有被暂缓的公司。比如,汇川物联即在1月21日被暂缓IPO,在此之前,《红周刊》记者曾发表了四篇文章对其展开深入剖析(2020年9月12日发布《汇川物联专利靠“外购” 研发数据闹“乌龙” 有虚构交易嫌疑》、2020年9月19日发布《汇川物联借应收账款计提 粉饰业绩;多版本财务数据下业绩 真假难辨》、2020年12月12日刊发文章:《汇川物联将财务差错甩给联通、移动等运营商,公司性质上演“罗生门”,拿完补贴转身变脸》、2020年12月19日发布《专利事项暴露汇川物联“隐秘”,三季度净利率不降反增有异常》),《红周刊》记者所质疑的问题或许正是汇川物联IPO遭暂缓审议的核心所在。
红周刊质疑的焦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质疑焦点一:专利问题
《红周刊》2020年12月19日刊发文章:《专利事项暴露汇川物联“隐秘”,三季度净利率不降反增有异常》
1、外购专利签署协议问题:《红周刊》质疑,汇川物联总共就13项发明专利,其中最核心的AI远程视频测量技术相关的发明专利有11项,但这其中只有3项为其自主研发并申请取得的,剩下的所有10项发明专利却均是依靠外购取得的。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第四条的相关条款发行人形成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含国防专利)应当在5项以上,而汇川物联形成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只有3项,显然不满足科创板发明专利的申报资质要求。
上交所问询后,其法律意见书中表示,其与闽江学院合作双方是有签署具体研发项目合同的,且合同约定其中的“专利申请权”是归汇川物联所有的。
此后,其给出的解释则是“未就该等专利单独签署专项的项目开发协议或专利权归属协议”。那么,双方到底是签署了协议,还是没有签署协议呢?
2、独立研发问题:汇川物联的13项发明专利中,有10项为外购所得,而剩余的3项发明专利,其在问询函回复中表述,其剩余的3项发明专利取得情况均为“自主研发”,研发方式则均为“独立研发”。
《红周刊》记者查询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及多国专利信息查询网站发现:
(1)“基于双光同轴实现的远程测距系统及其测距激光点定位方法”据记者查询到的信息,前一项专利发明人中梁笃国和曹宁与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副总工及高级专家同名;而后一项专利中的发明人赖爱光,其为原福建省科协副主席、福建省光学技术研究所所长,也就是说,其也非汇川物联员工。
(2)名称为“远程测距终端、方法和系统”的专利的发明中人,有两人也不是汇川物联的员工。
那么,汇川物联上述专利所谓的“独立研发”一说似乎就有虚假陈述的嫌疑了。
质疑焦点二:企业性质问题
《红周刊》2020年12月12日刊发文章:《汇川物联将财务差错甩给联通、移动等运营商,公司性质上演“罗生门”,拿完补贴转身变脸》
汇川物联研发投入占比有点低,如果汇川物联属于软件企业,那么其是不符合科创板上市要求的。于是公司将自己归类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下的“物联网”公司,表示其已不适用《暂行规定》中关于软件企业的研发投入占比要求。
然而,实际情况又如何呢?
1、汇川物联对于“软件企业上规模奖励”的奖励却领到“手软”,报告期内,其有好几年都在领取软件业务收入“上规模奖励”。
2、对于只有软件企业才能申报的“支持上云补助”项目资金,汇川物联也一再领取。
3、根据福建软件行业协会网站披露的信息,2017年至2020年,汇川物联连续四年被评定为“软件企业”。
质疑三:大客户依赖严重,公司独立性不足问题
《红周刊》2020年12月19日刊发文章:《专利事项暴露汇川物联“隐秘”,三季度净利率不降反增有异常》
1、来自福建省三大通信运营商的主营业务收入占汇川物联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89.99%、97.18%、98.58%及97.92%;
2、汇川物联与通信运营商的整体平均分成比例逐年降低,2018年、2019年及2020年1~6月较上期平均分成比例降低幅度分别为5.14%、2.38%及7.56%。
显然汇川物联存在严重大客户依赖,其本身在经营上的独立性是明显不足的。
这些IPO被终止或暂缓的公司还能否“卷土重来”,《红周刊》将持续保持关注。
(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