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报道 - 热门点击 - 正文

中金公司刘俊:碳中和或将带来60万亿投资,光伏+储能是电力碳中和探索主线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林伟萍 2021-04-21 20:33:4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中金公司刘俊:碳中和或将带来60万亿投资,光伏+储能是电力碳中和探索主线)

红周刊  记者 | 林伟萍

3月25日,在中金公司举办的碳中和线上媒体会上,中金公司新能源、公用事业首席分析师刘俊发表了题为《中国绿色能源转型的破与立》的主题演讲。在刘俊看来,到2060年,预计非化石能源占能源结构的比例将会达到70%,而当前我国化石能源结构占比约为80%。从碳中和的主线路径来看,电力行业中,光伏+储能是整个电力探索的主线。在刘俊看来,新能源发电成本未来有望进一步下降。如,其推测,2030年光伏和储能有望达到电网平价的水平,其中分布式光伏最早有望在2022年或2023实现平价。

以下为演讲实录(有删节):

206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将高达70%

能源领域产生了我国近90%的碳排放,是排放大户。化石能源又是现代工业的基础,如果我们大幅改变能源结构来实现净零排放,其实本质上是对能源的一次革命,也会对工业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

我们测算,现在我国化石能源占整个能源比例约为80%,而到2060年,我们预计非化石能源的比例将会达到70%,另外,氢能预期占比为8%占,22%会由化石能源用碳补助方式去完成。

当前我们的水电、核电、风电、光伏四个非化石能源总计占碳排放比约17%。火力发电占碳排放比为40%以上,其余碳排放聚焦在钢铁、建材、交通、化工等行业。因此,电力是整个二氧化碳排放的大户,如果我们能解决电力的问题,也就解决碳中和很大的问题。从解决路径来看,未来电气化加上非化石能源占比提升,将解决我们碳排放51%的问题,剩下的17%的通过最经济的节能减排方式,另外,7%来自于氢能,15%来自于有碳捕捉,10%来自碳汇。其中碳捕捉是兜底技术,影响相对较小,和我们现有的工业结构、能源结构可以相融合的,但量会比较有限。碳汇总量有提升空间也不大。

新能源发电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

电力方面,之所以现在提碳中和,是因为过去5年,新能源发电成本大幅下降超出行业预期,这为能源转型提供了可行性。2021年可以看做非化石能源平价上网的元年。对比来看,如果2015年我们实施能源转型,成本提升将带来90%的绿色溢价,而现在来看,绿色溢价只有15%。

很多人担忧,碳中和对于经济的影响,我们认为中国能源体系的转型,不仅将使得我国能源更清洁,而且也将更安全。阳光的资源是非常大的,相比能源消费,未来只要我们有技术去捕捉阳光,那我们就可以有非常充足的能源,这对于能源安全、自给自足都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制造业,随着规模效应凸显,新能源发电的成本还有进一步下降的可能,所以虽然转型短期可能会给经济带来一些困难,但从长期的角度来说,会实现一个更经济的能源结构。

三方面推动能源结构转型“破局”

那能源结构的转型该如何“破局”呢?这件事情的困难之处在于,中国的人均GDP当前仍只有发达国家的1/6~1/3,整个经济还处于上升周期。单位GDP能耗相比发达国家也处在比较高的水平,所以经济的增长必然会带来能源消费的提升。因此,在消费量还在没有见顶的情况下,要达到碳达峰、碳中和,难度比发达国家可能要更高。对于能源消费的预测,我们比其他预测机构可能要更激进一些,我们认为2060年将达到67亿吨标准煤的消费水平,此时,人均GDP还是低于美国,我们人均能耗约为5吨标准煤,相当于现在日本和德国的位置。

能源的“破局” 要从三方面看,首先要打破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现在我们火力发电的溢价只有6%了。另外,消纳环节的硬件和软件问题,如备用、调度和灵活响应等,都是整个电力系统如何去接纳新能源,从替代能源、替补能源到最后主体能源的一个过程,它是一个系统化的改革。

其次,能源领域,大家用电都是即插即用。但就非电领域而言,例如飞机等,每个能源都对应相应技术结构,转变它会更加困难。例如,如果飞机未来是氢能的,那对于飞机的整个结构、对飞机发动机都会有一些新的要求,应用端的技术需要和能源端的技术一起去突破,所以它会更加困难,当然成本也会更高。

最后,技术成本下降非常重要,但在消费领域仍需要政策引导。例如,国内电动车和豪华车的销售都很火爆,但电动车的成本是远低于豪华车的,如果没有政策引导,电动车只是部分人的选择。

光伏加储能将成电力碳中和探索的主线

从实现碳中和路径来看,我认为从2030年会持续到2050年,最后2050年到2060年,将会是叫决胜期,对于一些非常难的领域,如工业领域等,此时需要更多的相关的技术突破,通过零碳、负碳技术去完成最终的碳中和的目标。我们预期,电力到2030年,光伏和储能可以达到电网平价的水平,其中分布式光伏有望在2022年或2023年率先实现平价,集中式光伏可能在2028年实现平价,实现碳中和只是时间问题。

技术的降本其实是有迹可循的,它的实现必然遵循三个效益,第一个就是效率的提升,第二个是材料的替换,第三个是规模效益。如果三个都占了,成本就会有一个快速的下降,光伏就是很明显的案例。

从碳中和的主线路径来看,电力行业中,光伏加储能是整个电力探索的主线。辅线为水电、核电、风电。因为不同的区域它的资源禀赋不一样,考虑一些季节因素,我们需要一些稳定电源,比如核电。

在非电领域氢能和碳捕捉是一个主要的解决方案,比如生物质在农村的采暖方面可能也会成为一条主线。氢能可能在2035年,在陆上交通,如重卡等领域实现平价。而工业和航空方面则很难平价,需要一些政策引导。

主线路径的选取,其实也考虑了资源禀赋问题,从资源的应用场景来看,光伏资源约是当前我们中国能源需求的800倍,当技术突破的时候,我们可能就不需要为能源担忧,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此外,目前如果纯以发电成本来算,光伏等技术已经低于了火电的成本了,之所以没有被大规模应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电网的消纳技术成本还比较高。任何的消纳技术其实都是提升成本的。比如说抽水蓄能,可能需要额外增加约26%的成本,电化学储能可能要额外增加393%的成本。从海外数据来看,随着新能源比例上升,对储能的要求也是不断提升的,它和成本下降就是时间赛跑的过程。但从动力电池发展模式来看,我们认为电化学储能的成本下降最后也会非常快。

碳中和或带来60万亿投资

碳中和也会带来一个非常巨大的投资需求,我们测算,总投资量将会达到到60万亿。其中光伏累计装机有望达到9500GW,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约40倍。

制造业来看,可能会有700GW需求,是目前的约20倍。考虑到承接一些海外需求,可能是目前的25倍,储能约10000GW,但时间点可能会靠后,从2028年开始才会有比较大的规模。年均产值也会从0.77万亿扩大到10万亿的规模,从而带来一个新的产业的诞生。

互动问答:

提问:碳中和对哪些行业影响比较大,煤炭、钢铁等行业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刘俊:碳中和对煤炭的影响比较大,长期来看,整个碳中和过程中,煤炭的需求会有不断下降,但在短期它其实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如随着煤炭的需求下降,煤炭的投资在过去几年也都下降了,这也造成了目前煤炭的供应和电力需求短期还处于上升趋势。比如我们今年一二月份整个的电力板块增长约20%的水平,即使抛去疫情的影响,也有9%的涨幅。因此,长期煤炭可能需要转型,短期煤价不会立竿见影马上下跌。

钢铁可能更长远一些,从碳交易市场来说,今年比较确定的就是会把电力纳入碳交易市场,但是其他工业什么时候纳入仍需观望。而且从钢铁的数据来看,我们目前的人均保有量还是比海外低很多,我们线材的量相对多一些,但板材量相对比较少,所以从人均生产量来说,与一些发达国家还有差距。所以,钢铁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速度可能并不会很快,因为电气化转型过程中的减排要求等仍需观察。

提问:近期碳中和概念在二级市场火热,对于投资者来说有何建议?

刘俊:碳中和带来很多机会,例如,除了刚提到的基建的投资概念,还有很多应用场景的变化,例如,电网机构有望从单向结构,向分布式结构发展。每家每户它都可以成为一个发电单元,同时也是一个用电单元,这样的复杂结构与现在的整个能源结构是不一样的。

对于投资者来说,当前碳中和市场表现地并没有很非理性,当估值更过高的时候,股价也会跌下来。同时,也不必过度的担心投资者在这个位置上会做出错误的决定,因为投资者都是市场竞争交易出来的,他们最后会做出一个相对理性的判断和决定。

(文中观点仅代表嘉宾个人,不代表《红周刊》立场,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