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报道 - 热门点击 - 正文

科创板不能只有硬科技,流动性才是其上涨的原动力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黄湘源 2021-05-08 16:17:0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科创板不能只有硬科技,流动性才是其上涨的原动力)

红周刊 特约 | 黄湘源

对于注册制“试验田”科创板来说,科创属性和流动性就好似一对双翼。“硬科技”如果离开了流动性的扶植,科创板也难以为注册制提供成功的经验。

科创板急需解决流动性问题

科创板此次将科创属性的评价标准,由原来的3+5修改为4+5,新增了研发人员占比超过10%的常规指标,与此同时,两金融科技和模式创新,如限制上市的负面清单,对于凸显科创板的“硬科技”水平显然也是有必要的。有关统计显示,已上市的科创板公司2020年底和2019年底研发人员平均占比均接近30%,但并非所有公司都能达到上述要求。2020年报显示,占比未达标10%的有4家,最低的只有4.34%,且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市公司的研发人员占比还有所下降。此外,至少25家上市公司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低于5%。另外,尤其令人堪忧的是,科创板创立至今,已有36家公司的47位核心技术人员离职,其中21家公司共25位核心技术人员是在今年公告离职,有的离职时间距离公司上市只有1个月。如果对研发人员占比达标再不引起高度重视,并明确研发支出占比标准以及核心技术人员是否发生重大不利变化等相应的情况,并限制涉嫌违规的金融科技和模式创新类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在鱼目混珠现象愈演愈烈的冲击下,不要说科创板的“硬科技”水平势必岌岌可危,整个注册制试点说不定也难免会有变色的风险。

科创板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并不仅在于科创属性评价方面,自科创板创立之初就存在的流动性问题的久拖未决,不仅影响到了科创板注册制试点的进程,也使得科创板在市场表现方面有可能会落后于后来居上的创业板。2020年科创50指数上涨了39.3%,与创业板的64.96%相比未免相形见绌。创业板如果不是将其当初制定的30万元入市门槛降低到了10万元,即使如愿步科创板之后尘进入了全面推行注册制的新阶段,也未必能步入指数反弹的快车道。创业板注册制新股上市之初的表现尽管不及科创板,但在今年春节后大盘总体表现不佳,科创板尤其不如人意的情况下,创业板却异军突起,不时掀起带头涨升的潮头,流动性是其上涨的最重要的动力。而科创板过高的上市门槛却将相当多的活跃资金拒之于门外,即使科创板ETF等众多主题资金的相继设立也未能更好地解决流动性日渐枯竭的问题。

科创板再融资需要适当放宽限制、加强事后监督

科创板在注册制改革的推进中确实积累了不少可推广的经验,但在早已预留了通道的红筹回归上却是雷声大雨点小,不少跃跃欲试的红筹概念股最终都改道到了香港上市。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些红筹股改变了之前的回归主意呢?例如外汇管理的问题也许并不是科创板自作主张就能够解决的,但在涉及老股减持、优先股处理等问题上,如果还需要一事一议,则难免让人望而生畏。推进红筹股落地也许还需要国家层面出台相应的工作机制,但作为科创板来说如何提升上市条件和审核机制的包容性,实质上无非就是一个能不能使科创板本身的“硬科技属性”和流动性得到有效提高的问题。酝酿已久的CDR为什么出师未捷身先死?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引起必要的反思,并在注册制试点中得到较好的解决,科创板则很难更好地体现出比创业板先人一步的优势。

另外,科创板有待更好解决的还有再融资的问题。虽然在创业板公布了允许重组融资并放宽对借壳上市的限制新规之后,科创板也马上修订了相关规则,但目前科创板企业上市后的再融资,在程序上仍存在较大的问题。科创企业研发投入较大,对有关高科技项目的收购有迫切的需要。如果每一次都要将相关的项目研发、项目前景、募集资金应用等一一说明并披露公布,难免会有商业机密过早为竞争对手所知晓的风险,从而给企业带来大的被动。在科创板再融资募集资金管理上,如果也能针对科创企业“硬科技”的特点特事特办,适当放宽限制,提升募集资金审批和到位效率,加强事后监督,这对于满足科创企业上市后再融资再发展再创新再提高的要求,方才有可能不失为一个更大的促进。

(本文已刊发于5月8日《红周刊》,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不代表《红周刊》立场。)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