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白马股打折想抄底? 不妨“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红周刊 作者 | 张俊鸣
曾几何时,白马股被视为“价值投资”的代名词,更是“股市不败”的“票房”保证,但最近几个月却出现严重分化。今年以来,大量白马股不仅没有继续牛,反而出现大幅调整的走势,二季度虽然稍有企稳,但进入7月份以来表现整体低迷,轮跌走势愈演愈烈,上证50、中证100等白马股云集的指数本周甚至创出本轮调整的新低。大幅调整之后的白马股,是否具备现价抄底的价值?不同个股的内在价值自然有所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但作为一个整体,笔者认为,不宜盲目重仓出手抄底,等待中报数据明朗之后再择机参与也不迟。
“估值天花板”和产业前景的双重制约
客观地说,这些来自各行各业的白马股,公司基本面并没有发生剧烈的变化,不少公司甚至还能维持一定程度的增长,以基本面变化很难解释其股价走弱的根本原因。笔者认为,这是在“估值天花板”和产业前景双重制约下的走势,背后代表着大资金阶段性的腾挪。这些白马股大部分都属于偏传统产业,在动态市盈率炒作到40倍甚至更高之后,已经无法在短中期继续支撑估值的扩张,必须通过主动向下调整和“以时间换空间”来逐步消化高企的估值。白马股的“白”,一方面说明业绩稳定;另一方面也表明很难给市场更多、更大的想象空间,这就是产业前景的制约。在潜在增长率难以超预期的情况下,市场自然很难给予持续的、整体性的高估值,更不用说部分公司还面临“房住不炒”“政策让利”等因素的制约,更进一步压低了估值提升的空间。
从历史上看,白马股在估值较高的情况下出现一定程度的修正,属于正常的波动范畴,比如A股在2003年的“五朵金花”、2007年下半年大盘蓝筹股领涨等,过后都出现相当长时间的修正;美股在上世纪70年代的“漂亮50”盛极而衰,历经数年的休整才逐步收复失地,也说明“估值天花板”的压力客观存在,白马股大幅偏离市场平均估值之后,必然会有向下回归,或者等待业绩明朗的整理走势出现,这对立足于长线的价值投资者来说,需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从上证50指数的长期走势来看,今年的高点正好受阻于2009年和2015年两个重要牛市顶点的连结,技术面的压力不言而喻,在某种程度上也暗合了“估值天花板”的压制之势。
“审美疲劳”下资金分流不可避免
相比传统产业色彩比较浓厚的白马股,近期活跃的科技股则具有打破“估值天花板”的想象空间。尽管这些科技股的估值并不便宜,相对白马股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存在业绩突变增长、外部并购重组可能性之下,估值并不成为制约股价的重要束缚。除了科技股之外,一些业绩存在短期暴增的周期股,也成为白马股“审美疲劳”之下分流资金的另一股力量。像航运股的代表中远海控,在全球航运业大好的情况下,一年内股价上涨近9倍,长期熊股一跃成为大牛股。虽然和2007年的历史高点尚有不小距离,但股价的巨大弹性也足以吸引众多资金进场“寻宝”。
面对科技股和周期股的双重夹击,白马股人气低落,经历一段时间的休整不可避免。不过,这种调整压力更多集中在估值较高、过去数年涨幅巨大、业绩增长和股息率平平的公司身上,对于一些本来就在底部蛰伏的品种,如银行、建筑等,杀伤力则相对较小。资金腾挪带来的“弃高就低”效应,值得投资者密切关注。
中报两大数据考验,抄底不急一时
对于这批调整已经比较充分的白马股来说,不少投资者跃跃欲试,有抄底或补仓的冲动。如果对公司长期前景有充分深入了解,同时是拿闲钱进行五年以上投资的话,对一些估值已经较低的白马股进行左侧买入也未尝不可,如美的集团、伊利股份等。但对于大部分投资周期较短、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来说,不妨等待中报明朗之后再选择入场时机。近年来,许多白马股在财报发布阶段容易出现“黑天鹅”式的大跌,大多数情况是因为业绩不如预期,这种情况未必是业绩下滑,也有可能是因为增长率不高、和估值不匹配所引起的修正,对投资者来说,即使看好长期发展前景,也不妨等待中报落地之后,精算更准确的估值,再低吸买入。
中报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则是股东人数的变动,特别是对于一些近年来涨幅巨大、上半年形成明显头部的白马股来说,一旦出现股东人数连续大幅增加的情形,投资者需要高度警惕长线资金撤离的风险。事实上,从一季报就可以看出,不少白马股在一季度的高位震荡过程中,就已经伴随着股东人数的大幅增加,如果这一情况在二季度没有得到改观甚至进一步增加,那么等待机构资金重新进入、完成新一轮的筹码换手的时间也会比较长,稳健的投资者应当静候股价筑底完成再考虑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