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报道 - 热门点击 - 正文

聚焦IPO | 国产“老汽水”冰峰饮料欲募资上市,成本疑云密布,业绩有“注水”嫌疑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王宗耀 2021-08-07 16:30:1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聚焦IPO | 国产“老汽水”冰峰饮料欲募资上市,成本疑云密布,业绩有“注水”嫌疑)

红周刊 记者 | 王宗耀

品牌有着70多年历史的冰峰饮料也在积极申报上市,就其基本面情况看,不稳定的业绩表现背后与其毛利率变化相关,而这一问题背后就关乎到成本数据的准确度,公司为上市谋求更好的估值定位,不排除有虚减成本去提升毛利率的可能性。

作为一家区域饮料品牌,且品牌存续七十多年,在西部区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品牌优势的西安冰峰饮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冰峰饮料”),近日发布了深市主板上市的招股书,欲募资扩展进军全国市场。

冰峰饮料的主营业务为橙味汽水、酸梅汤等饮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虽然其在发源地西安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始终未能有效开发陕西省外新市场。翻阅其招股书,《红周刊》记者发现,该公司在报告期内的业绩增长情况是并不稳定的,2020年时还出现了“增收不增利”情况。此外,若梳理公司的采销方面数据,可发现这其中的疑点是并不少的,让人怀疑公司为了上市谋求高估值而刻意提升了自己的毛利率。

报告期内业绩表现不稳定

说到冰峰饮料这个品牌,其创立时还挺神奇。1948年,一位商人从天津引进一套汽水制造设备前往新疆,路上受大雪所阻留在了西安,1951年建成西北汽水厂,此后又并入了西安食品厂。日后又是一场大雪,生产汽水的水井辘轳被冰冻,积雪结冰,犹如小山峰,于是该厂所产汽水被命名为“冰峰”。随着时间的推移,冰峰饮料最终成长为西安人钟爱的“三秦套餐”之一。

梳理冰峰饮料发布的招股书,《红周刊》记者整理出公司业绩变化情况(如表1所示),从数据不难看出,报告期内(2018年~2020年),冰峰饮料收入年度增长幅度虽然有限,但同比来看还是保持了持续增长态势。然而相比营收的持续小幅增长,冰峰饮料净利润数据却是不太稳定的,2019年还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而2020年在营收同比增长明显下,净利润却出现了不小幅度的下滑,实现的金额甚至低于2018年。那么,在2020年收入增长情况下,其净利润为何会逆势出现下滑呢?

根据冰峰饮料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来看,公司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9.81%、50.67%和46.73%,从变化趋势上看,其毛利率整体呈下降趋势,这一点与其净利润的变化趋势大体上是同向的,似乎在说明公司利润出现下滑的原因就是毛利率下调所致。

对于毛利率的下降,冰峰饮料在招股书中也解释称:“2020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下降,主要是根据新收入准则,将运输费及装卸费调整至主营业务成本,若剔除该因素,2020年综合毛利率为 50.58%,与2018年、2019年基本一致。”如此似乎说明,如果不是财务政策的调整,公司的毛利率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进而也不会影响到利润。可事实果真如此吗?

材料成本疑云密布

从招股书披露的财务数据来看,报告期内,冰峰饮料收入与利润变化趋势是不一致的,甚至还存在“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如此情况下,成本数据的变化就很关键。那么,我们就从采购、成本及存货之间的逻辑关系,来分析一下冰峰饮料所披露的成本数据是否正常。

根据冰峰饮料披露的大客户采购信息,公司主要采购的原材料包括了铝罐、瓶盖、白砂糖、甜味剂、香精,乌梅、山楂、纸箱等。2019年,其向前五名原材料供应商采购金额为9796.65万元,占当年采购总额的67.85%,由此可推算出公司当年采购总额共为14438.69万元。企业将生产资料采购来后,需要加工生产成商品,然后实现销售。

冰峰饮料主要产品为“冰峰”玻璃瓶橙味汽水、罐装橙味汽水、玻璃瓶酸梅汤、罐装酸梅汤等,据招股书介绍,其实行自产与委外相结合的生产模式,玻璃瓶装产品由公司自产,罐装产品委外生产,因此,其将主营业务成本分为两部分进行披露,一部分为自产产品的成本;另一部分则为委外产品的生产成本。由于我们分析的是原材料从采购、消耗到存货这一流程的变化,因此,在主营业务成本中,我们只需要分析与材料相关的直接材料即可。

2019年,公司自产产品中直接材料成本为2324.85万元,委外产品中直接材料成本为8665.98万元,也就是说,公司当年销售的全部产品中所含的材料成本合计为10990.83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企业的采购总额中,一般除了原材料采购外,还包含了能源采购,根据冰峰饮料招股书披露的能源采购数据不难算出,其2019年水、电、天然气合计采购金额为445.27万元。从公司当年采购总额中扣除已售产品中包含的材料成本和能源成本,剩余的采购金额理论上会结转到当年期末存货中,导致存货出现变化。而依据上述数据核算,冰峰饮料采购总额扣除直接材料和能源成本后,剩余金额为3002.59万元。理论上,这是当年原材料的新增金额。

由于存货中的在产品、库存商品等项目中,除了包含原材料外,还包含了制造费用,直接人工等成本,因此在理论上,其当年的存货新增金额应该远超3002.59万元的原材料增加金额才合理,可实际情况又如何呢?

从招股书披露的存货数据来看,2019年为11311.04万元,比2018年增加了8000多万元。虽然公司在招股书中解释称,2019年存货期末余额较高主要是因为包含了子公司东潭置业的开发成本7395.40万元,系东潭置业于2019年购买土地,缴纳的土地出让金及相应税金。但令人不解的是,既然子公司购买了土地,理应计入固定资产,而公司却将其计入存货,这又是何道理呢?

此外,由于该部分支付并不包括在当年的采购总额中,因此,需要从存货中剔除,而剔除这部分金额后,其2019年存货的实际新增金额仅为655.3万元,显然,该金额比当年理论最低新增金额3002.59万元要少2000多万元。

那么,2019年存货的实际变化金额为何比理论变化金额要少这么多?从上文核算逻辑分析,能源采购部分因为成本本身不高,可操作空间不大,而存货通过盘点便可查实真实性,因此,如果说其采购数据不存在虚增的话,那么很可能是其主营业务成本中的直接材料成本存在虚减了。

除了2019年数据外,按照上文相同逻辑进一步核算冰峰饮料2020年的数据,可发现其采购总额在扣除直接材料成本及能源成本后,相比当期存货新增金额仍然高出2000多万元,这意味着,公司2020年的成本也存在虚减的可能。

此外,在分析冰峰饮料成本数据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其披露的原材料采购数据本身就存在可疑之处,比如其在招股书132页对“主要产品的原材料和能源及其供应情况”进行分析时,披露了其主要原材料及能源耗用及占成本的比例数据。

据公司介绍,报告期内,耗用主要原材料包括了易拉罐体、白砂糖、易拉罐盖、乌梅和纸箱等,能源包括水、电和天然气,报告期内的合计耗用金额分别为9843.43万元、9891.96万元和1.08亿元。然而,根据表2数据计算,其相应周期内的直接材料成本分别为1.09亿元、1.1亿元和1.21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前者还包含了水、电、天然气三类能源耗用成本,可即便如此,其披露的主要原材料耗用金额也是远低于直接材料成本的。若剔除能源数据后,可发现在报告期内,公司披露的主要原材料采购金额比直接材料成本金额分别少了1344.32万元、1544.14万元和1780.93万元。

显然,冰峰饮料披露主要原材料时,还有部分重要原材料并未作为主要原材料披露,比如说,2020年,公司向第四大供应商烟台新中萃玻璃包装有限公司的采购内容为玻璃瓶,采购金额达620.91万元,占其当年采购总额的4.24%;另外,其每年均有大量的乌梅、山楂的采购,2018年和2019年的采购金额均超过700万元;而甜味剂、香精、氢氧化钠等原材料的采购,采购每年也有数百万元。对于这些采购金额巨大的重要原材料,公司竟然均未作为主要原材料进行详细披露。如此情况下,其主营业务成本中材料成本数据出现异常或许正是因隐藏这些原材料信息而实现的。

数千万采购不知所踪

在分析上文成本情况时,我们曾提到公司的采购数据有可能涉嫌虚减,那么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实际上,对于这一问题,我们进一步分析其采购数据与经营性现金支出和负债情况或能看出些许端倪。

仍然以2019年为例,根据冰峰饮料向前五名原材料供应商采购数据及相关占比可核算出,公司当年的采购总额为14438.69万元。作为一家以饮料销售为主营业务的公司,2019年其所使用的增值税税率根据相关政策,从当年4月1日起,由此前的16%下调到13%,因此,算上增值税的影响,其采购总额应在1.63亿元~1.67亿元之间。

有采购就应有相应的现金支出或者负债,那么,冰峰饮料当年的经营性现金支出情况如何呢?2019年,反映冰峰饮料经营性采购支出的“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金额为2.35亿元,而此项还受预付款项影响,当期预付款项变化不大,因此,在剔除该因素影响后,冰峰饮料为当期采购支出的现金金额远远超过了包含增值税的采购总额,超出范围在6619.8万元~7052.96万元之间。

从逻辑上来说,采购现金支出金额超出含税采购总额,意味着公司当年支出的采购款中,可能还包括了为上期经营性采购形成的负债“买单”部分,进而导致公司当期的经营性负债出现相应金额的减少,可事实情况却并非如此。

从冰峰饮料财务报表来看,其并不存在票据交易,经营性负债只有应付账款,然而其2019年的应付账款相比2018年不仅没有大幅减少,反而增加了575.79万元,照此计算,公司2019年为当期采购支出的现金比公司包含增值税的采购总额多出了7195.59万元~7628.75万元。

根据招股书披露的财报数据,2019年冰峰饮料的整体营业成本也不过1.49亿元,而上述多支出的金额占其营业成本的比例在48.29%~51.19%之间,比例相当之高足以令人咂舌。那么,其多支出的数千万元采购又去了哪里呢?为何在其采购总额中得不到相应体现呢?

按照上述逻辑进一步核算冰峰饮料2020年数据,可发现其当年为采购支出的现金比含税采购总额要多出2100多万元,这意味着公司当年也有数千万采购支出不知所踪。

根据该公司的经营特点,结合上述计算逻辑分析差异形成原因,不管是预付款项,还是应付账款金额均不大,即使存在调节也不会造成如此巨大的差额,那么问题很可能出在了现金支出金额和采购总额上面。然而,现金支出有银行流水存在,易于核查,这对于IPO企业来说,虚增经营性现金支出的意义本身并不大,而核查相对麻烦的原材料采购数据就很可能存在虚减了。

原材料采购总额出现虚减,相应的材料成本出现减少也就显得更加合理了,如此情况下,企业毛利率也能够得以增加,进而让净利润变得“养眼”多了,显然这是有利于企业上市的整体估值评估的。而从冰峰饮料财务数据表现出的诸多异常现象分析,不排除其为了上市时能获得更好的评估结果,而存在虚减成本、业绩“注水”的可能。

(本文已刊发于8月7日《红周刊》,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