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炒股到炒期货,上市公司“不务正业”要收手)
红周刊 作者 | 张俊鸣
从炒股到炒期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进行金融投资,这也成为公司业绩波动的“双刃剑”。去年还有上市公司成为“期货大神”引发阵阵惊呼,今年成为焦点的却是巨亏“大出血”。从公司经营和产业整合的角度来看,如果上市公司参与金融投资是为了套期保值、降低经营成本和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的话,适度的对外投资无可厚非。但如果是和主业经营无关的投资行为,则很容易成为公司业绩不必要波动的来源,增加投资者“踩雷”的风险。特别是在目前已经有数百家上市公司对外金融投资的背景下,类似“不务正业”的投资很可能在某个时段成为放大金融风险的来源,上市公司的自律和相关部门的规范已经迫在眉睫。
以结果论英雄?
金融风险放大不容忽视
相关统计显示,参与证券投资和期货投资的上市公司已经超过了700家,虽然在目前4500多家上市公司的数量中占比并不算非常高,但绝对不是一个可以忽视的数字。近期,老牌上市药企云南白药在三季报中指出,公司在前三季度营收增长超过18%的情况下,净利润却同比下滑超过40%,其中的“元凶”正是投资股票损失超过15亿元。如果扣除这个因素的话,云南白药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基本持平。除了云南白药在股市上栽了跟头之外,秦安股份、豪悦护理、金麒麟等在期货市场上也损失不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压制股价表现的重要因素。
如果以“结果论英雄”来看,这几家损失巨大的公司大可以用“操作水平太差”来形容,但问题绝不是这么简单。在金融市场的跌宕起伏中,股市和期货本身就没有稳赚不赔的“长期饭票”,云南白药今年在股市上蒙受损失,但在2020年却有超过23亿元的斩获,盈亏对抵之后仍有8亿元左右的账面浮盈;秦安股份也是如此,去年一度在期货市场上斩获颇丰,收获网民“期货大神”的赞誉。即使是今年提前做空焦炭、焦煤期货的豪悦护理,如果继续持有相关合约等到价格大跌,反败为胜也未可知。但即使起起伏伏之后有所盈利,但巨大的波动难免会影响上市公司的净利润,甚至可能造成不必要的金融风险放大。比如,股市下跌之后,上市公司持有的金融资产相应减值,造成净利润下滑,进一步导致股价下跌,形成“骨牌效应”,进一步加剧市场的弱势。
在这种情况下,对主流机构来说,上市公司“不务正业”意味着净利润的不稳定,给予的长期估值水平必定会调低,实际上对公司的股价表现会形成一定的压制。在A股机构占比提升、理性投资力量壮大的情况下,即使短期之内可能因为投资收益而对股价产生刺激,长期来看也必定回归正常。
和主业无关的炒作应有所节制
当然,对上市公司的金融投资不能“一棒子打死”,而应当严格区分金融投资和主业的关联性。以投资股票而言,如果上市公司是着眼于产业链的整合,或者收购兼并同行,那么在股价合适甚至低估的情况下出手,是有可能达成加快发展、事半功倍的效果。期货市场也类似,如果上市公司能够善用套期保值,为手中的现货提前锁定成本或收益,那么也可以实现控制成本、平滑利润的效果,给投资者比较稳定的预期。这也是股市、期货等现代金融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功能,而非仅仅只有投机炒作。
不过在现实中,上市公司无论是投资股市还是期货,都存在“偏离初心”的现象。在股票投资方面,专注于本行业和产业链整合的案例不多,更多的是在二级市场上进行和主业无关的“炒股”;参与期货市场也存在套期保值目标不明显,或出现过量对冲导致净利润波动被放大的现象。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偏离主业的金融投资,注定收益不会长久,甚至可能占用原本可以用于研发、扩大生产的资金,形成“脱实向虚”的不良现象;此外,也有可能衍生出用上市公司资金接盘特定股票、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老鼠仓”现象。因此,和主业无关的金融投资,所有上市公司都应当有所节制,以免追求“偏财”过了头,影响公司自身业务的长期发展。
自律和监管缺一不可
上市公司有一定的资金自主使用权,对于金融投资,自律和监管缺一不可。有些上市公司在主业遇到瓶颈,或现金净流入较多的情况下存在过剩资金,寻求资产增值渠道无可厚非,但亲自上阵并非最好的选择。笔者认为,对这些公司来说,与其将资金投入股市和期货,倒不如等待未来收购的良机,或者将资金通过加大分红力度、回购股份注销等方式来回馈股东。这样的操作,把过剩资金的选择权交由股东处置,不失为更负责任的方式,也更容易得到市场的认同。
而在监管方面,除了加大事后的问询和信息披露的力度之外,监管部门还应当增加对上市公司高管的教育培训,引导其了解使用金融工具和企业经营的关系。特别是对于刚上市不久的公司,更应当加强对募集资金之后对外金融投资的监管,最大限度避免意外“爆雷”的出现。
(本文已刊发于11月6日《红周刊》,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不代表《红周刊》立场,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