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报道 - 热门点击 - 正文

美国景顺展望2022:中国现在正好是一个“反向投资”的机会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齐永超 2021-12-16 19:52:1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美国景顺展望2022:中国现在正好是一个“反向投资”的机会)

红周刊 记者 | 齐永

北京时间12月15日,景顺首席全球市场策略师Kristina Hooper对于2022年的市场投资展望做了线上分享。对于中国经济,其认为2022年将迎来恢复增长,并且会在下半年加速。一方面是政府的支持,另一方面是注入流动性和政策的宽松。Kristina Hooper最看好的是中国科技行业,其认为“科技类股票现在创新能力非常强,尤其是在某些领域,我们看到一些非常好的创新”。

以下是内容实录(内容有删节)

2022年全球经济将保持“健康”

新冠肺炎并非影响经济最大风险因素

Kristina Hooper对2022年经济展望的几个不同的假设情景。其中一个是基准情景,另外两个是考虑到了一定的尾部风险的情景。首先对于基准情景,其认为2022年经济增长会逐渐放缓减速,而通货膨胀会在2022年中期见顶,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都是这样。这是一个整体的环境,经济还是会有增长,只不过会放缓,但依然是高于趋势增长率的,所以基准情景总体来讲还是非常正面的。

Kristina Hooper认为,基准情景可能性(发生的概率)更高。另外,还有两个有尾部风险的情景,虽然这些情景发生的概率要低一些,但还是需要考虑。第一种,通胀是暂时性的,也就是说通胀会比所预期的更早放缓,也就是在2022年上半年,不需要等到中期。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不用过于的鹰派,尤其是美联储不会过早地放缓对经济的支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得增长周期延长,这种情景称为最佳的情形。第二种则是最坏的情形,即通胀保持的时间比较长,甚至延续到明年一整年,由此会使得市场对通胀的预期出现变化,这种情况下各国央行尤其是美联储可能会变得更加鹰派,采取更激进的措施,这就有可能会造成结束这个经济周期的风险。

对于经济的走向,其认为,整体的经济从基本面上来看还是非常强劲的,虽然各个国家处在经济周期的不同位置,比如说中国现在出现了增速放缓的情况,但在今年下半年,可能到明年,经济增长又会出现提速。从美国的角度来看,经济放缓,另外欧元区也是经济放缓,而且它比美国更脆弱一些,因为还有很多国家在实施封锁,且各国家的经济周期是不同步的。总体来说,其认为2022年还是比较健康的。从美联储的角度来说,可能会退出一部分的货币刺激,财政刺激也会减少。中国的刺激措施可能会加强,而且中国会加强对市场的支持,所以到2022年的下半年经济又会重新加速发展。

对于新冠肺炎,Kristina Hooper并不认为其会是经济的一个最大风险因素。其表示,一直是在追踪7天的平均感染和死亡率,发现在过去的两年,通过疫苗的接种或研制出来的一些新的治疗方法,能够非常有效地控制住院率和死亡率,而且新的变种对出行也没有太大的影响,因为也参考了一些出行的指标,看起来并没有很大的影响。另外,还有一个可能的现象是,它影响的大部分都是没有接种过疫苗的人群,而这些人群如果感染之后不是很严重,会生成抗体,最终就会形成更好的免疫力。

对于欧美经济的状况。可以看到2022年很可能是一个过渡的年份,它会更加接近正常的情况,在疫情期间提供的各种特殊支持政策在2022年会逐渐减少和放缓,刺激会逐渐回归一个正常水平。所以对于欧洲和美国来说,经济增长会放缓,但不会迅速放缓,而是在整个2022年期间逐步放缓。同时,通胀水平也会下降,经济会更加回归正常水平。不过它还没有完全恢复正常情况,也就是说在明年年底的经济肯定要比明年年初变得更加正常化。

新兴市场的情况。新兴市场的情况和发达市场不同,他们在2021年并没有像发达国家一样完全重新开放经济,原因是他们的疫苗接种率比较低。因此,对新兴市场来说,2022年会更像发达市场的2021年,也就是说他们会逐步放开经济,增长也会加速。原因是得到多项因素的助力——第一,接种率加强或者上升之后,新冠肺炎对他们的风险会减小;第二,央行正在结束收紧政策或者正在这个过程当中,所以也会给经济带来助推力;第三,美联储总体的政策环境相对还是宽松的,所以对新兴市场也有支持。

2022年美联储政策依然比较宽松

中国经济存在很多亮点

对于美联储明年到底会采取什么样的政策。Kristina Hooper认为,2022年美联储的政策依然是比较宽松的。加息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是通胀,第二是就业,现在因为就业基本接近于充分就业的状态,所以更加关注的是通胀。其认为美联储还是会非常有耐心,很有可能第一次加息要到2022年中期,也就是大概6月份的时候,这是最早的加息日期。在下半年可能还会再一次加息,即便如此,整个货币政策依然是非常鸽派的。如果在这样的环境下,风险资产还是能够得到非常好的支持。

对于通胀,其认为有望在2022年中期见顶。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货币供应,货币供应的增长已经见顶,现在开始下降。其认为货币供应的增长和通胀之间是有非常直接的联系,它甚至可以被称为是一个“催化剂”,随着经济逐渐从疫情中走出来,被抑制的需求也会被释放出来,与此同时,人们的过度储蓄也会开始下降。另外,供应链得到调整之后,通胀就会逐渐放缓,尤其是在明年下半年。

不同的经济周期对投资的影响。回顾历史可以提供一些启示,在不同周期的不同阶段,不同资产类别的表现会发生变化,有一些资产的表现会比其它资产更好。当美国走在经济放缓期的时候,总体的特点是整体回报率会下降,而且回报率会逐渐趋同。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来说股票表现还是不错的,投资级债券和政府债券表现都还可以。在很多其他国家,现在还处于经济扩张期,在这种时期一般股票的表现要优于其它资产类别,比如政府债券。所以这种不同的周期阶段有利于哪些资产的表现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很好的指南,在过去的周期发生的情况对于现在也是有启示的。对中国而言会很快重新进入加速增长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股票的表现会不错。

在基准情形下相对比较具有吸引力的资产类别是股票、大宗商品和房地产。行业板块更多的都是一些防御性的行业,比如科技股、医疗保健、消费者必需的消费品领域,而且在这种情况下通常大盘股表现优于小盘股。从新兴市场的角度来说,他们的增长也会比较强劲,而从发达市场来讲,通常美国的情况要好于欧洲的情况,因为对于这些防御性或者长期性的股票更多的是在美国,而不是在欧洲。对于另外一种情形,也就是通胀是暂时性的,在这种情况下也是股票的表现会比较好,因为它更多的是偏向于周期性的股票,同时发达市场表现要更好一些。如果是持续通胀的情形,情况就完全是相反的,通常来说对通胀比较敏感的这些资产会表现比较好,比方说像大宗商品、周期性的股票。Kristina Hooper认为最有可能性,概率最高的情况还是基准情形,同时也对另外两种可能发生的情形作出了资产表现的判断。

对于中国经济。其表示,从某些数据也可以看到,中国经济还是有很多亮点,一个是跨国企业的业绩都不错,尤其是一些快消品领域,第二个是中国对电动车的需求非常强劲,所以随着政府继续对初创的科技公司的支持,对企业家的支持,其认为中国经济增速到明年又会逐渐恢复。之所以对中国经济明年恢复增长比较有信心,一方面是因为政府的支持,另一方面是注入流动性和政策的宽松。

以下为问答环节:

提问:如何看待明年全球供应链瓶颈缓解的情况,如何影响全球通胀和中国出口?

Kristina Hooper:这个问题由于新的病毒的变种,Omicron的出现而变得复杂化。从我们的角度来看,供应链的情况是在改善的,而且对供应链的中断的情况也逐渐地在消失,从最近我们看到半导体的生产开始恢复。另外,劳动力也逐渐地趋于更加充分的就业,但是这些因素都是非常积极有利的。从另外一个角度可以看到,在疫情期间被抑制的需求逐渐地释放,同时人们的过度储蓄也开始下降,整个供应链就会恢复到相对比较正常的状态。对此来说,惟一有一个问题,或者说风险是新的Omicron变种,这个变异株出现,由于有一些国家依然采取严格的防疫措施,因此可能还是会在2022年初的时候对供应链造成影响,因为有一些经济体又会逐渐地实施封锁、关闭,所以我们总体认为基准情景是我们认为概率比较大的,而且对供应链的改善也是非常有利的,但是惟一的一个风险就是新的Omicron变种。

提问:美联储缩表和加息的节奏如何?明年6月美联储面临经济下行的问题,这是否会限制加息空间?

Kristina Hooper:我们认为美联储可能会加快缩减资产购买的速度,原来预期是在6月份结束,现在我们认为可能会在3月份就结束,相当于速度加快了一倍。从加息的角度来说,我们认为明年可能会有两次加息,但是从结束资产购买到加息期间会有一个时间的间隔,因为经济虽然放缓,但是它依然是高于趋势的增长的,所以在2022年虽然我们预期下半年美国经济会下行,可能会对加息的能力带来一定的限制,但是除非是出现一种最坏的情形,也就是说疫情又重新的抬头,可能是出现一个非常危险的变异毒株,这个毒株可能传染性很强,导致严重疾病的情况也更加的复杂,还有可能有免疫的逃逸,疫苗可能不能保护,这种情况下会对经济带来比较大的影响。但是我们的基本判断是美国经济不会陷入衰退,虽然它的增长放缓,但依然会高于趋势,所以明年有可能是两次加息,通常会在下半年。

提问:能否谈一谈对美股明年投资策略的看法?

Kristina Hooper:我们认为现在美股的估值是相对偏高的,但是它的情况可能要比今年早期的时候要好一些。因为企业的赢利在显著增长,整个经济的基本面还是非常稳健的。明年企业的赢利还是会保持较好的增长,虽然可能不会像今年这么高,但是企业的利润率也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所以整体的从估值或者是从赢利能力的角度来讲,我们认为经济的总体基本面还是对它非常支持的。另外,美联储的政策也不会过于激进,所以明年我们看到的情况可能是股票的波动性加剧,但是整体的表现还是会不错。虽然明年是一个过渡的年份,因为经济政策会逐渐地回归正常化,它对股票总体来说还是非常有利的,虽然我们看到明年经济会出现下行的情况,这样会造成整体的收益率会下降,所以股票的收益率可能会比较接近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收益率。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在这种时期,通常是长期增长型、防御型、大盘股会受益。在所有的类别当中,我还是非常偏好科技类的股票,虽然说美联储有可能加息会对他们造成压力,但是对加息的消化期通常会比较短,所以我认为很快科技股又会回弹。

提问:明年发达国家加息将给新兴市场带来哪些经济和金融风险?您看好哪些新兴市场明年的机遇?

Kristina Hooper:我们先看第一部分,可能发达国家加息会给新兴市场带来哪些风险。我们认为,如果加息的话确实会对新兴市场带来一定的压力,尤其是如果加息速度比较快,而且多次加息的这种情况。但是我们认为美联储预期不会过于进取,如果在3月份结束资产缩减,再进行两到三次的加息,这也不能创造一个非常紧张的环境,所以我们认为它对新兴市场不会带来太大风险。因为总体的政策还是相对宽松的,而且从新兴市场来讲,他们已经结束了政策收紧,或者是已经快要结束政策收紧了,所以对新兴市场我们还是非常看好的,尤其是亚洲新兴市场。他们会受到中国在明年下半年经济恢复增长以后的支持。另外,可能会出现的一个风险是可能新出现一种病毒的变种,现有的疫苗都不能保护。这种情况我们认为可能性不是特别大,所以我们对我们的基本假设还是最有信心的。

提问:关于中国的宏观经济,您如何看待中国的经济增长前景?哪些因素会影响经济表现,Omicron病毒变体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哪些影响?

Kristina Hooper:对于中国来讲,我们认为经济增长会在下半年加速,因为整个政策的支持,尤其是货币政策的支持还是非常强劲的。所以实际的GDP在下半年可能会重新恢复快速增长,就Omicron这个变种来讲,它可能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和机遇,风险是有可能会再一次冲击供应链,如果再次实行封锁的话确实可能会影响到经济的再次加速增长。但是Omicron变种的传染性非常强,在人口当中能够快速传播,但是它的症状不是很严重的话,有可能它能够让人们快速地免疫,而这种免疫会大于疫苗接种的效果。如果它不会带来死亡的话,可能通过感染之后获得的免疫要好于疫苗的保护。所以这个情况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可能也会是一个机遇。

提问:您如何看待中国A股和固定投资市场的机遇,比较看好哪些行业和领域?

Kristina Hooper:中国现在正好是一个“反向投资”的机会,事实上我们认为中国市场的估值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所以如果你是一个长期投资者,尽管预期短期内还有新的监管措施,但是如果能够理解政府的政策目标,就会对哪些行业可能会受到影响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投资的是未来,因为随着监管政策对某些行业的纠偏,可能从长期而言会使得市场更加健康,所以要投资中国市场,不是一个短期的炒作的操作,而是一种长期的投资。从固收的角度来讲,它也是一个比较长期的投资。像现在房地产行业的状况,意味着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机会,所以投资者也会慢慢地对中国的改革所希望实现的这些目标逐渐地变得更有信心,虽然在短期内它会带来一些阵痛,但是从长期来讲它的潜力会更大。所以这个时候反而我认为是对中国股票的一个很好的投资时机,只要你能够忍受波动性。我最看好的是中国科技行业,科技类股票现在创新能力非常强,尤其是在某些领域,我们看到一些非常好的创新,所以我对这个行业非常看好。

提问:如果Omicron暂时不会对经济前景有影响,它是否有可能推动通胀,上述情景将如何影响美联储投资图景?

Kristina Hooper:美联储也意识到不能通过加息来改善供应链的状况,所以美联储对于由疫情所引起的变化会相对保持比较多的灵活性。哪怕是在Omicron推动通胀上升的情况下,我们认为美联储总体来说还是比较鸽派的,但是在明年有可能会更加风险高一些的情况是,在历史上,在选举年的时候,通常政治家就会给美联储主席施加压力,这会增加美联储政策犯错的几率,可能会使得美联储过度反应,因为明年是美国的中期选举。虽然从总体来讲,我们认为还是基准情景的概率更高。

提问: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超过通胀目标,却低于就业目标,您认为美联储将如何应对?能否说鲍威尔未能表明美联储将如何处理不同指标发出不同信号的情况?

Kristina Hooper:过去这一年,鲍威尔非常强调就业,而对于通胀会变得更容忍。所以随着美联储现在采取一种比较灵活的平均目标跟踪政策,对通胀的容忍程度会更加高。但是也是因为过去这段时间就业已经比较接近于美联储的目标了,万一情况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就业市场出现反转的话,美联储会变得更加鸽派,因为对美联储来说,现在就业的目标是最重要的,要比通胀的目标要更加重要。

(文中观点仅代表嘉宾个人,不代表《红周刊》立场,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