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流量基金和赛道股之不能承受之重)
红周刊 特约 | 胡东辉
最近两三年间,流量基金大行其道,应运而生的是明星基金经理,他们为所在基金带来巨大流量和资金,进一步把基金规模做大。流量基金之所以耀眼,是因为明星基金经理敢于集中资金重仓押注,并且押对了赛道股,因此,取得了远高于一般基金的投资收益,赛道股这个新名词则成为各大财经媒体的热词。万变不离其宗,这只不过是把过去玩过的概念换一个新名词来夺人眼球。这里面的关系就是相辅相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风光时看着挺好,一旦潮水退去,都是在裸泳,后果不光是打回原形,而且给基金行业带来了不良后果。
短期博弈盛行
流量基金是怎么打造出来的?就是基金经理重仓押注单一板块中的龙头股,以此来博取短期业绩排名名列前茅,博对了收益飙升一鸣惊人,从而吸引更多资金加入,迅速做大基金规模,进一步推高重仓股的股价,使基金业绩更靓丽。芯片股、医药股、白酒股都是流量基金押注过的重仓股,重仓贵州茅台的基金经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备受追捧的明星。过去两年里重仓押注新能源股的基金成为后起之秀,基金经理也成为耀眼的明星。新能源股就是所谓的赛道股,其实就是以前所说的市场热点中的热门股,只是现在换了一个更时髦的新名词,本质没有任何改变。
基金投资本应该奉行组合投资,就是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是为了控制投资风险的需要,但资金分散的结果往往会拉低平均投资收益,很难在短时间里从基金排名中脱颖而出。流量基金是反其道而行之,集中优势资金打“歼灭战”,鸡蛋就是要往一个篮子里放,以博取投资收益在短时间里飙升。过去两年里,押注新能源赛道的基金都获得了巨大的好处,有些默默无闻的基金规模从数亿元迅速膨胀为百亿级的明星基金。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很多基金也都致力于打造网红基金和自己的明星基金经理,因此短期博弈盛行,跟散大户有的一比。
基金发行遇冷
真正能满仓押对赛道股的毕竟只有极少数基金,一旦满仓押错了,最好的情况是长期站岗放哨,这种煎熬也是非常折磨人的;最坏的情况则是市场风云突变,那就万劫不复了。其实即便是押对了,也不能一劳永逸,高枕无忧,因为股市形势瞬息万变,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原先押对新能源股的,今年以来市场风云突变,遭遇杀跌,有的净值回撤超过20%。今年以来一些个股跌势凶猛,就跟流量基金满仓押注的非理性投资行为密切相关,因为净值回撤快,便会遭遇大量赎回,迫使基金抛售重仓股筹码,反过来进一步拉低重仓股的股价,导致恶性循环。
流量基金的大起大落,对基金行业产生了负面影响。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新备案规模为401.21亿元,相比去年12月份下降近六成;与此同时,公募基金发行份额仅为1188.2亿元,不到去年12月份发行规模的四成,创一年来新低。有个别基金因为没有募集到最低门槛的资金导致募集失败,还有的基金把募集期延长到3个月。基金发行遇冷的原因当然有很多,比如行情低迷等,但也与流量基金净值大起大落有关,毕竟购买基金的基民大多数是风险偏好度较低的,难以承受频繁大起大落的风险。
必须敬畏市场
在证券投资中,短期收益高低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看谁在市场中生存得更长久。现在不少基金投资行为散户化,追涨杀跌,急功近利,频繁变换投资风格,重仓押注赛道股,奉行趋势投资,短期博弈盛行,加大了行情的波动幅度,那是基民不能承受之重。这也跟互联网平台的日益强盛有关,因为只有成为网红基金,才会获得流量倾斜,才能迅速做大。但今年以来A股市场的剧烈波动导致一些流量基金遭遇重挫,也使一些基金开始反思流量基金的运作模式,纠正过去的偏激投资策略,从长计议,回归价值投资的本原,重新奉行均衡投资策略。
基金的本质是代客理财,需要按照基金契约,在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之间进行平衡,组合投资和分散风险乃是代客理财的应有之义。基金投资与散户操作自有资金投资是不一样的,散户无论怎么操作都是个人行为,个人的风险偏好度不同,投资策略或激进,或保守,这都与他人无关。但基金毕竟是有契约约束的,关系到无数基民的切身利益,不能由着基金经理的性子来,一曝十寒是不行的,必须要敬畏市场。
(本文已刊发于2月26日《红周刊》,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不代表《红周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