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报道 - 热门点击 - 正文

脊柱耗材国采“靴子”即将落地 龙头企业优势进一步凸显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媒体 作者:宁蒲 2022-04-28 10:01:2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脊柱耗材国采“靴子”即将落地 龙头企业优势进一步凸显)

继“国采第二单”结束七个月后,脊柱耗材也即将进入集采通道。近日,根据天津市医疗保障局信息,按国家医保局部署要求,天津市医保局代表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开展骨科脊柱类医用耗材历史采购数据填报工作的通知》,这意味着国家医用耗材集采“第三单”将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实际上,此前冠脉支架、人工关节开启集采以来,市场就对脊柱耗材进入国采目录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探讨,投资者关注的是,这对行业及相关上市公司的实质性影响几何? 

脊柱产品国采开启在即

行业集中度提升利于龙头

实际上,脊柱耗材的国采已酝酿多时,今年1月和3月,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分别开展了脊柱耗材信息集中维护工作和部件信息确认工作,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陈金甫曾表示,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今年能够顺利进行开标。进入4月,数据填报工作逐步开启,业内普遍预测正式的国采文件可能在数月后下发。

截至目前,已完成两个品种完成国采,分别是冠脉支架和骨科人工关节产品。以同属骨科产品的人工关节为例,去年9月,国家组织的人工关节集中带量采购中,中选髋关节平均价格从3.5万元下降至7000元左右,膝关节平均价格从3.2万元下降至5000元左右,平均降价82%,不过对比冠脉支架,降幅相对温和。

而对于此次脊柱耗材国采,“折扣力度”会怎么样呢?国内骨科耗材厂商威高骨科此前在投资者交流会上表示,相较于标准的关节手术,脊柱手术对术者要求较高、风险较大,国家医保局会征求专家们的建议,可能会采取比关节宽松的规则。

无论如何,参照此前案例,集采无疑会对市场产生深远影响,短期内行业内各企业的业绩会受到一定压力。但是整体来看,拥有多元产品线的龙头企业有望提升整体竞争力,不断市场份额,并拥有更强的抵御风险能力。从标点信息公布的数据来看,近年来,脊柱类、创伤类、关节类等骨科植入产品的前五大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脊柱类更是已经于2019年达到70.89%。

骨科龙头此前中标价降幅温和

国内骨科植入耗材中,威高骨科无疑占有了独特位置。根据标点信息的相关研究报告,2019年度,公司在国内骨科植入医疗器械领域的整体市场份额位居国内厂商第一,全行业第五,并在各细分领域均排名靠前,例如脊柱类产品市场份额就位居国内厂商第一、全行业第三。

基于领先的行业地位,威高骨科在安徽省脊柱类产品集采中就有多个产品中标。公司招股说明书显示,其中标价格与中标前挂网价相比,降价幅度在38%-75%之间。但经过对出厂价的测算,公司在安徽地区2019年 9-12月整体脊柱类产品平均销售单价与2019年1-8月相比只是下降了8.12%。

对此,威高骨科认为,脊柱集采之后终端价格将大幅下滑,但对出厂价格的影响相对有限。结合公司脊柱产品整体毛利率在80%以上,其可承受的产品出厂价降幅或许仍有空间,加上在行业内的品牌优势、渠道优势较为突出,终端客户接受度或许也相对较高。从公司2021年年报来看,全年脊柱类产品营收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4.84%,若后续在国采中继续中标,或将仍有不错的增长空间。 

骨科植入耗材增速可期

国产替代趋势有望延续

从长期市场空间来看,骨科产品的增速的确值得期待。众所周知,骨科疾病是典型的老龄化疾病,七普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达18.70%,对于骨科产品的需求必将增长。根据米内网数据,我国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市场的销售收入由2015年的164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308亿元,复合增长率达17.03%,高于全球增速。标点信息则预计,到2024年该市场规模在607亿元左右,5年复合增速约14.51%。

不过目前,行业内外资企业仍然份额较高,考虑到政策支持、国产产品质量提高等因素,未来进口替代空间将非常可观。此前,在分级诊疗推行及医保报销制度向国产品牌倾斜、国内优势企业品牌及产品品质逐步提升等因素的推动下,本土企业的市场增速连续4年超过外资企业,2019年市场份额已增至38.77%。

如前所述,作为国内领先的骨科类厂商,威高骨科已成长为能与外资“扳手腕”的国产厂商。据了解,2019年我国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市场份额前五位有四位均为国外厂商,而威高骨科是其中惟一一家国产厂商。考虑到公司多年来已经建立起多品牌矩阵,研发能力也属行业领先,未来作为国产医械企业,威高骨科将大放异彩。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