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报道 - 热门点击 - 正文

聚焦IPO | 销售数据“打架”员工人数变化异常,燕东微暴增的营业收入有蹊跷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刘杰 2022-05-06 18:34:3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聚焦IPO | 销售数据“打架”员工人数变化异常,燕东微暴增的营业收入有蹊跷)

红周刊 | 刘杰

2021年燕东微营收暴增,产量大幅增长,然而员工数量的变化却与收入增速不符。此外,其披露的大客户销售数据与客户自己披露的采购数据也对不上。从勾稽角度来看,其增速表现极佳的营业收入与现金及经营性债权也不匹配,这些均直指其营收数据的真实性。

近期,老牌半导体公司北京燕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燕东微”)向上交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欲赴科创板上市。

《红周刊》翻阅其招股书发现,报告期内燕东微营收翻倍增长,但员工人数却大幅下降,其中合理性仍有待进一步核查。另外,重要子公司出表对其影响甚大,但招股书中对该子公司具体情况的披露却语焉不详。

更重要的是,燕东微披露的大客户销售数据与客户披露的数据存在“打架”的情况,而从勾稽关系角度来看,其增速表现极佳的营业收入也存在疑点,因此,其营收数据的真实性令人怀疑。

员工数量与营收变化不符

重要子公司离奇出表

据招股书显示,燕东微是一家集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于一体的半导体企业,2019年、2020年,其营收规模分别为10.41亿元、10.30亿元,成长性并不好,但至2021年却一改颓势,营收达20.35亿元,增长率达97.45%,较以往年度上了一个台阶。

燕东微营收上涨的背后,与全球“缺芯潮”不无关系。近年来,半导体加工所用的晶圆产品市场需求激增,燕东微此前布局的6英寸、8英寸晶圆生产线逐步达产。截至2021年12月,其拥有6英寸晶圆制造产能超过6万片/月,8英寸晶圆制造产能达5万片/月。在市场供需失衡的情况下,其晶圆制造产品的销售收入陡增,由2020年的1.70亿元,增至7.70亿元。但在燕东微业绩向好的情况下,其招股书中却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

随着晶圆销售规模激增,该产品产量也大幅增加。2019年至2021年,燕东微晶圆制造产量分别为26.36万片、32.06万片、86.91万片,其中2021年的产量近乎是上年的3倍。不仅如此,其分立器件及模拟集成电路、封测服务的产量也大幅攀升,分别同比激增21.80%、43.35%(详见表1)。

与之矛盾的是,随着燕东微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其人员规模却在整体缩减。据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其员工人数分别为2070人、1794人、1805人,其中,2020年较上年缩员了276人,缩减比例高达13.33%,而2021年,其产量激增的情况下,员工人数却仅新增了11人。这令人感到非常疑惑,难道是燕东微报表合并范围变动所致?

《红周刊》进一步翻阅招股书发现,燕东微在报告期内未实施过重大资产重组,但其合并报表范围发生了变化。2019年10月31日,其从控股股东处获得了北京飞宇微电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飞宇电路”)100%股权。同年11月,其丧失了上海新相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相微”)的控制权,将该公司剥离出去,那是否是因为新相微的出表导致了燕东微人员规模大幅的降低呢?

《红周刊》据天眼查网站查询到的信息显示,新相微成立于2005年,参保人数为45人,人员规模小于50人(详见附图)。而据上文所述,2020年燕东微员工人数少了276人,可见,新相微人数远低于燕东微当年缩减人数,再加上飞宇电路当年并表,应当会带来人员规模的增加,故上述合并报表范围的变化,难以解释公司员工规模的异常变动。

此外,据招股书披露,2019年至2021年,公司主营业务成本中,直接材料金额分别为5.36亿元、2.97亿元、4.65亿元,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重分别为67.98%、42.55%、39.71%,其直接材料波动较大。对此,燕东微在招股书中解释称,主要是由于公司原控股子公司新相微发生的直接材料金额较高,新相微自2019年12月不再纳入合并范围。这意味着新相微对燕东微的影响并不小。

据招股书显示,燕东微原与新相微股东New Vision Microelectronics Inc.等主体于2017年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取得新相微73.46%表决权,但后续其与新相微的战略协同性降低,故双方取消了前述协议。

通常来讲,上市前夕,IPO公司的股权结构趋于稳定,一般不会发生较大变化,但从上文来看,新相微对燕东微的经营影响不小,而对于如此重要的子公司出表,燕东微在招股书中却未对此详尽披露,譬如,该子公司是否存在股权纠纷?对母公司经营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为何在上市关键期出表?是否存在剥离不良资产或让出表公司承担费用的情况?这些均需要公司披露更详细的信息。

大客户销售数据“打架”

关联交易披露不详

《红周刊》翻阅招股书发现,燕东微披露的数据与其大客户所披露的信息存在矛盾之处。

据燕东微据招股书显示,其前五大客户中,包含同在科创板申请上市的企业芯导科技,2019年、2020年,燕东微对芯导科技对的销售额分别为10858.51万元、9251.11万元。但据芯导科技招股书披露,燕东微在报告期内均为其第一大供应商,2019年、2020年,其向燕东微的采购金额分别为10777.55万元、9070.14万元。

很明显,交易双方披露的数据并不一致,其中燕东微披露数据较芯导科技披露数据分别多出了80.96万元、180.97万元,由此来看,若芯导科技披露无误的话,不排除燕东微招股书中披露的销售数据有虚增之嫌。

值得注意的是,芯导科技向燕东微采购的金额有所减少,对此,芯导科技称:“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各个技术平台持续创新与升级,生产工艺不断优化,公司对晶圆制造商以及封装测试厂商的要求更加专业化,分别委托模式比例增加,使得公司向燕东微的采购金额有所减少。”按照这一表述,燕东微还存在大客户采购下降甚至流失的风险。

除此之外,燕东微其他大客户也存在疑点。

2019年、2020年,宜芯微分别为燕东微的第四、第五大客户,两年中燕东微分别向该公司实现销售6970.15万元、7186.17万元,销售金额绝不算低。

而燕东微在招股书中介绍,宜芯微包括宜芯微电子(江苏)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宜芯微江苏”)、宜芯微电子(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宜芯微苏州”)及泰莱(香港)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莱控股”)三家公司,上述三家公司系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的企业,对于更详细的信息,招股书则并没有介绍。

有意思的是,《红周刊》据天眼查查到的信息发现,宜芯微江苏成立于2019年10月30日,但从2019年11月5日开始,也就是公司成立5天后,宜芯微江苏便与燕东微签订了封装加工芯片的框架协议。根据招股书披露,燕东微及其子公司履行完毕或正在履行每年度前五大客户(包括其控制的下属单位)销售框架协议或金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销售合同中,与宜芯微的框架协议只有这一份,这意味着刚成立5天的宜芯微江苏,就与燕东微签署了巨额采购协议,而且当年宜芯微为燕东微贡献的销售金额高达6970.15万元,还成为燕东微的大客户,这看起来相当可疑。

此外,据天眼查网站显示,宜芯微的子公司宜芯微苏州已于2020年11月10日被注销,具体原因不详,而泰莱控股则是在香港注册的公司,披露信息甚少。因此,对于宜芯微巨额采购的合理性还需要燕东微做出详细说明才好。

值得一提的是,燕东微前五大客户中还存在关联方。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电控”)通过直接及间接的方式持有燕东微60.23%的股权,为其实际控制人。2019年至2021年,北京电控分别为燕东微的第一、四、五大客户,向燕东微采购产品的金额分别为1.26亿元、8214.26万元、1.23亿元,金额不小。

需要警惕的是,关联交易是利益输送的温床,也是监管关注的重点,因此,燕东微与其实控人之间关联交易价格的公允性、必要性,还需公司进行详细披露。

销售费用逆势减少

营收数据真实性待考

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燕东微销售费用分别为2886.50万元、2070.11万元、2237.43万元,其中2021年相比2020年略有提高,但相比2019年仍然低了不少。据前文数据来看,燕东微2021年的营收近乎是2019年的2倍,销售费用却逆势变化,这着实有些蹊跷。

结合前文来看,其披露的大客户销售金额与客户招股书数据打架,如果销售数据存在异常,势必会影响营业收入的真实性,故《红周刊》进一步核算了燕东微2021年营业收入数据与相关财务数据的勾稽关系,发现其中确实存在很大疑点。

据招股书显示,2021年燕东微实现营业收入金额为20.35亿元,其中,境内收入金额为19.92亿元,境外收入金额为4231.09万元(详见表2)。前者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后者适用于免、抵、退税政策,因此可估算出其含税营收金额为22.94亿元。

同期,燕东微“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金额为14.37亿元,合同负债金额为5325.07万元,较上年末的2871.09万元增加了2453.98万元,而预收款项变动额较小,忽略不计,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剔除合同负债变动额后的金额为14.13亿元,理论上,该金额便是与当期营收相关的现金流入。

2021年,燕东微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以及应收款项融资合计金额为10.63亿元,较上年7.81亿元的相同项目合计金额增加了2.82亿元,再算上前文14.13亿元现金流入金额,则当期现金流入及经营性债权新增金额共计16.95亿元。

按照常理,公司含税营收规模应与之相当,但据上文估算,燕东微的含税营收金额为22.94亿元,比16.95亿元的现金流入及经营性债权新增金额多出了5.99亿元,差异巨大,对于其中缘由,还需要公司给出合理解释。

(本文已刊发于4月30日《红周刊》,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