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报道 - 热门点击 - 正文

报价太离谱,岂能这么轻易放过?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媒体 作者:胡东辉 2022-05-15 12:38:5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报价太离谱,岂能这么轻易放过?)

红周刊 特约 | 胡东辉

新股高价发行饱受诟病,尤其是在当下行情低迷之际,新股高价发行仍大行其道。上交所为此专门召集券商开了座谈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还有询价机构顶风而为。5月9日晚间,一科创板IPO新股公布发行公告,披露了网下询价机构的报价,保荐机构(主承销商)通过上交所网下申购平台共收到258家网下投资者管理的6586个配售对象的初步询价报价信息,报价区间为12.94元/股至960元/股,发行价格最终确定为31.51元/股,发行市盈率32.14倍。这个发行价不算高,但询价时的最高报价却是惊人的960元/股,这揭示了新股高价发行的顽疾所在。

超高报价并非真要认购

到目前为止,新股发行的天价是由禾迈股份创下的,每股发行价557.80元,发行市盈率225.94倍。但该股奇迹般地没有破发,这恐怕也得益于该股发行量只有1000万股。如果把960元的报价跟这个发行价进行比较,给人的感觉似乎也不是很离谱,但是不能这么简单地比较,而应结合该新股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比较。该新股最终确定的发行价是31.51元,960元的报价是其30.47倍。这个报价由西部证券睿赫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给出,因报价过高被剔除,所以并未对整体报价的平均数、中位数以及最后定价结果产生影响。

能否因为这个报价最终没有对新股的最终定价产生影响,就觉得无关紧要呢?显然不能,因为这个超高报价具有明显的主观故意,并且产生了恶劣影响。在所有报价中,其他报价最高的是85元,960元的报价仅此一笔,明显超出了合理报价范围。西部证券对此的解释是因为交易操作失误。网下投资者在报价过程中操作失误的乌龙事件非常罕见,而西部证券自称的操作失误难以自圆其说。其他报价申购数量最多也最集中的是1280万股,但西部证券睿赫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只申购了30万股,显然并非是真要认购。

限制网下打新惩罚太轻

现在一方面是新股上市大面积破发,另一方面是新股发行价居高不下,这种巨大的背离反差令人困惑不解。这次终于有了一个现实样本,原来是有询价机构肆无忌惮地报出960元的离谱价格。一句操作失误的解释是不能令人信服的,作为具有强大专业能力的券商,在报出960元的价格之前,经过了什么决策流程,报价是否有研究报告支持,是如何通过内控审核的,业务操作流程是怎样的,这些都需要有一个合理的解释。西部证券在报出960元的价格时,应该知道这个超高报价肯定会被剔除,这么做的动机何在?

西部证券睿赫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异常报价行为引起了中国证券业协会的注意,中证协认为其网下询价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决定将西部证券睿赫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列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配售对象限制名单,该资管计划将被限制“网下打新”一个月。这个惩罚是不是太轻了?如今IPO节奏已经放缓,新股破发也已经常态化,限制“网下打新”一个月还能算是惩罚吗?能起到什么惩戒作用?事实上这也确实不属于处罚,过去券商被中证协列入新股配售限制名单的原因多是“弃购”。这并不是一种处罚,而是属于承担违约责任。

违规行为就应受到处罚

既然这次中证协认定是违规行为,就应该进行处罚,但中证协并非是国家行政机关,也没有得到国家行政机关的授权,并没有行政处罚权。要处罚就应该上报给中国证监会进行处理,这在过去也有先例。2021年7月,有6家私募机构因存在询价决策流程不规范、报价结果缺少研究支持与合理解释、内控制度和业务操作流程不完善等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被上交所予以监管警示。交易所虽然也不是国家行政机关,但其是中国证监会直属部门,得到了证监会的授权,所以有权对违规交易者采取监管处罚措施。对于询价机构的违规行为,就应该进行处罚。

对这次新股询价违规事件应该进行深入调查,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新股发行价居高不下,跟这种肆无忌惮的超高报价是有密切关系的。这种超高报价虽然最终都会被剔除,不会对新股发行的最终定价产生实际影响,但具有极大的暗示作用,一方面对以后新股询价时的报价具有拉动作用,另一方面也对新股上市后的市场定位具有拉动作用,让人产生有机构投资者极度看好该股的错觉。因此,对这种违规行为应该加大处罚力度,取消违规机构的网下询价资格,而不应该只是涉事资管产品被暂停网下打新一个月。

(本文已刊发于5月14日《红周刊》,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不代表《红周刊》立场,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