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报道 - 虎年择基 - 基金动态 - 正文

公奔私静默期延长!离职一年才能管理私募产品,今年公奔私人数创新高

来源:券商中国 作者:李言 2022-05-26 12:43: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公奔私静默期延长!离职一年才能管理私募产品,今年公奔私人数创新高)

今年以来,一批公募基金大佬纷纷奔私,公募基金经理的离职人数更是创下了新高,相对自由灵活的私募行业对公募基金经理充满着诱惑力。

不过,公募基金经理跳槽私募的限制再次被加强。证监会日前发布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及其配套规则直指“公奔私”,将管理私募产品的静默期从之前的3个月延长至1年。

“不少想离职的公募基金经理会权衡,一年后当市场关注度减少时,是否还能募集到资金。这将会打击想乘着高关注度去私募赚快钱的基金经理,有利于促进行业人才稳定。“有行业人士表示。

公奔私静默期延长,离职一年才能管理私募产品

日前,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及其配套规则(简称《办法》)。

在实施细则中规定,公募基金管理人建立员工离职静默期制度,基金经理等主要投研人员在离职后1年内不得从事非公募基金投资管理等工作,这意味着基金经理从公募离职,想要发行自己的私募产品,从之前的只需等待3个月,延长到1年。

有行业人士表示,近年来公募基金蓬勃发展,但人才流失严重,一批优秀的公募基金经理在做出名气和业绩后,迅速转身奔私,募集资金发行产品,对行业造成了较大的震动。如今,政策加大限制公奔私的约束,有利于促进行业的人才稳定。

“不少想离职的公募基金经理会权衡,一年后当市场关注度减少时,是否还能募集到资金,毕竟私募行业竞争激烈,管理绝对收益产品的压力很大,可以打击一些想乘着高光时刻赚快钱的基金经理。”南方某私募基金负责人表示。

此外,《办法》还通过薪酬制度,来约束基金经理流动。《办法》规定,公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建立实施薪酬递延支付和追索扣回等制度。如递延支付年限不少于3年,向高级管理人员、基金经理等关键岗位人员递延支付的金额原则上不少于40%。追索扣回制度的相关规定对离职人员同样适用。

一批公募大佬转身私募,公奔私人数创新高

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一批公募基金大佬奔私,掀起了一轮奔私大潮。

今年5月,易方达知名基金经理林森宣布离职,或加入上海勤辰,2021年末林森管理的基金规模超过千亿元;华安基金前投资总监崔莹此前也确认加入了上海勤辰。

此外,中欧基金前百亿级基金经理周应波创立新私募运舟,兴证全球基金董承非则选择加入睿郡资产,葛晨从博时基金离职后,加盟了高毅资产。

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24日,今年以来共有108位基金经理离职,创下2019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0位。近几年,公募基金经理的流动正在加剧。在2016年至2021年,基金经理离职人数分别为155人、168人、186人、224人、253人、323人。

5月20日,益民基金发布公告,基金经理牛永涛因个人原因离任。牛永涛离职后,益民基金便只剩下一名基金经理赵若琼,公司6只产品均由其一人管理。仅有一名基金经理不只益民基金一家。截至5月24日,还有明亚基金、易米基金、瑞达基金等6家公司,只有一名基金经理。

有行业人士指出,公募基金经理奔私,可以持股公司、跟投资金、参与业绩分成,比公募激励机制更接近市场,所以吸引了一批基金经理公奔私。

5月13日,董承非奔私后的首批私募产品——“睿郡承非系列新产品”结束为期一周的募集,该产品最终累计募集金额达45亿元,在这样市场环境下的募集成绩,今年仅次于1月源乐晟曾晓洁发行的产品,可谓实属不易。

“对公募基金而言,加大对公奔私的约束会提升行业人才的稳定性,但激励机制无法匹配依然难以阻挡优秀基金经理的流失。”深圳某私募负责人告诉券商中国记者。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