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爆买30亿!机构资金斥巨资接盘,最新加仓股、抛售股提前曝光)
红周刊 本刊编辑部 | 刘增禄
种种迹象显示,机构资金在二季度期间正在大力提升对各板块龙头公司的持有筹码。
在公募基金二季报与上市公司中报基础上,《红周刊》结合二季度期间大宗交易平台的成交数据,试图为投资者提前揭秘机构最新增持品种。
就统计数据分析,机构在二季度期间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净买入240家公司,其中有52家公司被机构净买入金额超过亿元。机构净买入超过10亿元的公司,不乏头部券商中金公司、“薇诺娜”母公司贝泰妮、空调市占第一的格力电器、MDI制造龙头万华化学等明星个股……
机构净买入240家公司
这6家净买金额超10亿!
7月12日,公募基金二季报拉开披露帷幕,长城基金率先公布了由从业超十年的基金经理陈良栋管理的长城久富核心成长、长城新兴产业两只产品的最新持股。
从结果看,陈良栋二季度调仓动作明显,大幅提升了手中的股票仓位。譬如规模更大的长城久富核心成长的最新权益投资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为90.53%,较一度末77.85%的持仓比例提升了12.68个百分点。
图1:长城久富核心成长一二季度末权益投资比重
图片来源:基金公告
二季度期间,市场在经历季度初期的快速下跌后,于4月下旬开启了V型反弹,在赚钱效应下,一些机构投资者也在快速调整手中仓位,积极买入。
《红周刊》对二季度期间的大宗交易平台成交数据进行统计,发现这一时期资金的交投热情明显高涨。Wind资讯数据显示,有1359家公司在二季度期间完成了8118笔大宗交易,相比之下,一季度期间,发生大宗交易的公司家数为1278家,成交笔数为7407笔。
观察二季度机构资金的买卖行为,有1313笔大宗交易的买方为机构专用席位,合计买入447.5亿元;有1010笔大宗交易的卖方为机构专用席位,合计卖出237.52亿元。从机构席位买卖端的交易数据看,二季度期间机构看多态度积极,净买入金额达209.98亿元。
具体到个股中,有240家公司二季度期间被机构资金净买入(完整表格领取方式见文末),其中,中金公司、贝泰妮被暴买超过30亿元,而格力电器、万华化学也被净买入20亿元以上。
表1:二季度期间机构通过大宗交易净买入超过10亿元的公司
与之相反,被机构净卖出的也有128家公司,譬如爱美客、中芯国际就被机构净卖出金额高达12.36亿元和11.15亿元。
表2:二季度期间被机构资金净卖出前十位的公司
回顾机构增持股,上一季度的增持往往在下一个季度会有不错的收获,这一点在一季度机构增持的锦浪科技和宁德时代身上已经有了很好的体现。
锦浪科技在一季度期间也曾被机构席位通过大宗交易完成规模较大的净买入(点击回顾),资金的力推让其股价自4月26日展开反弹,至今最大涨幅已经超过100%。
图2:锦浪科技复权走势
图片来源:Wind
同样在一季度期间被机构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净买入的锂电龙头宁德时代,5月份以来,股价至今也已累计反弹近30%,明显强于同期沪深300指数的表现。
出资1亿入股红杉资本
贝泰妮被机构狂买超30亿
分析二季度期间被机构专用席位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大额净买入的公司,可发现基本均是来自于各领域的头部企业。
譬如去年三月份登陆创业板的贝泰妮,其为国内敏感肌护肤品龙头企业,核心品牌薇诺娜近年来市占率逐年提升,2021年在我国皮肤学级护肤品领域排名已稳居第一,市场份额接近第二、三名的总和。
大宗交易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机构对贝泰妮吸筹明显,72笔大宗交易中有59笔涉及机构买卖,机构资金合计净买入33.26亿元。
表3: 二季度大宗交易买入贝泰妮情况
(可下滑查看)
数据来源:Wind
根据贝泰妮2021年年报显示,公司全年营业收入实现40.22亿元,其中仅薇诺娜一个品牌就完成39.4亿元的营收,占公司总营收比重的97.96%。虽然薇诺娜品牌当前发展势头迅猛,但若从长期发展角度考虑,押注单一品牌也让企业面临成长空间存在天花板的风险,要知道在同行业可比公司中,同样主攻功效化妆品的华熙生物,手中除了润百颜,旗下的夸迪、米蓓尔、BM肌活等品牌也均呈现出齐头并进的发展趋势。
或是已经意识到单一品牌可能面临的风险,贝泰妮也在试图开启多品牌矩阵,并逐步布局专注于0~12岁婴幼儿肌肤功效性护理的品牌WINONA Baby、针对皮肤问题进行精准修复的Beauty Answers等品牌。今年6月份,贝泰妮甚至还领投了底妆品牌「方里 FUNNY ELVES」,试图进军增长快速的底妆赛道。
除了开启多品牌矩阵,6月30日,贝泰妮还发布公告称,为了把握战略合作机会拓展业务发展空间,完善整体布局,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公司拟投入1亿元投资在美妆领域有着多年投资经验的红杉资本。对于贝泰妮,投资红杉基金无疑是其快速涉猎更多美妆细分赛道的一道桥梁。但公司未来还能否继续打造出与薇诺娜旗鼓相当的品牌,还需时间和市场的检验。
图3:贝泰妮与红杉资本合作公告
格力电器大股东减持
机构反向大规模接盘
或因董明珠“618”直播带货惹怒“经销商联盟”。6月24日晚间,格力电器发布公告,其第三大股东“京海互联”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约1.1亿股,占格力电器总股本的1.86%。
相较大股东的减持,机构却在大手笔买入,在当日发生的19笔大宗交易中,机构就斥资30.44亿元接盘了其中9笔。若与季度内其他交易进行叠加统计,机构资金净增持了28.35亿元。
对于格力电器,光大、华泰、安信等券商在近期研报中也纷纷给予买入评级,且不乏有观点认为,就格力电器的业绩和股价形态来看,京海互联的减持是卖在了一个触底回升的位置。
图4:格力电器近期股价走势图
图片来源:Wind
今年一季度,格力电器实现营业收入355.35亿元,同比增长6.02%;实现净利润40.03亿元,同比增长16.28%,业绩增长大超此前预期。
在长期调整中,格力电器目前的市盈率已降至8.33倍,相比13.41倍的白电板块平均市盈率明显偏低。在机构资金的加持下,坚定渠道转型改革的格力电器,股价能否在下半年走出上升行情备受关注。
图5:格力电器一季报财务数据
图片来源:大智慧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在近期举行的格力电器网上业绩说明会上,董明珠再度提到旗下公司格力钛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并提出钛酸锂电池有望成为格力电器新能源板块的增长点。当前,选择研发钛酸锂电池的厂家并不多,除了格力钛,今年1月日本东芝也推出了相关新产品。
一直以来,锂电池应用范围逐步扩大,但爆燃事件时有发生,一再将锂电池的安全问题推上风口浪尖。因此,不少电池生产商都在寻求备选方案,除了研发钠离子电池等非锂基电池外,对正负极材料的改进也是一大途径,钛酸锂电池也就应运而生。
从技术上讲,纳米级钛酸锂材料从根本上消除了金属锂枝晶的产生,降低了锂电池内部发生短路的风险。董明珠曾指出:“钛酸锂电池最大的特点是安全,无论高温低温,它都不会起火、不会爆炸。选择这个项目是因为未来发展需要。”
当然,钛酸锂电池的劣势也十分明显。短板主要在于能量密度较低且成本高企,这一技术路线目前应用有限,在动力电池和储能等领域较为边缘化。由此来看,格力的钛酸锂电池究竟有多大发展空间同样需要市场去检验。
(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