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报道 - 热门点击 - 正文

对话平安基金神爱前:智能汽车零部件渗透率提升将加速,汽车制动、海缆等领域壁垒高盈利强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曹井雪 2022-08-09 19:08: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对话平安基金神爱前:智能汽车零部件渗透率提升将加速,汽车制动、海缆等领域壁垒高盈利强)

红周刊 本刊编辑部 | 曹井雪

摘要

作为成长型选手,平安基金神爱前按照业绩成长周期来进行投资。当前时点排序成长,他依次看好汽车智能化相关的零部件、海风海缆、光伏和储能、锂电池。他强调智能汽车零部件渗透率提升将加速,汽车制动、海缆等领域壁垒高盈利强。

在接受《红周刊》专访时,神爱前表示,自己是按照成长周期来进行投资的成长型选手,任何行业都有从诞生到高成长再到衰败的完整生命周期。因此在他的投资选择中,成长的外延十分宽泛且没有行业禁锢,抓住业绩高增长的过程进行投资,就能提高投资中的胜率。当前时点排序,他认为汽车智能化相关的零部件、海风海缆、光伏和储能、锂电池业绩成长周期更长。

用一到三年的视角来评估产业

智能汽车零部件业绩成长周期长

《红周刊》:我们注意到您管理的几只产品,经历了上半年市场的大波动后,现在业绩表现不错。这一过程中,您的投资思路有何转变?

神爱前:上半年市场环境较差。疫情、海外战争等因素叠加海外加息、纳斯达克大跌使得系统性风险急剧上升,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风险偏好也逐渐降低,市场开始偏向价值和防御;成长股也应声大跌,国内出现不少唱衰成长股的声音。

我不喜欢跟着宏观环境和流动性变化来改变投资,市场环境变化频率较快,还夹杂不断变化的预期等博弈因素,不确定性过高。短期市场环境变化不会影响一家公司长期走势。

每当短期难以抉择时,我喜欢拉长一两年甚至更长的视角去评估公司。我发现很多公司的业绩还处于上升周期,而估值也在一个合理的位置,拉长时间看未来一两年的回报率比较高。因此,我会放弃短期利益,立足于产业成长周期、公司业绩周期、估值体系等内在因素来进行投资判断。而过去几年,在市场下跌结束,个股业绩力量开始显现,每一次市场反弹的速度,的确都超乎我的预期。

《红周刊》:从产业成长周期的角度看,目前您对于“风光储车”等新能源投资标的如何排序呢?

神爱前:从当前时点看未来几年业绩向上周期的持续时间,汽车智能化相关产业链排第一,海洋风电产业链排第二,光伏和储能排第三,锂电池排第四。但如果只看下半年景气度,得出的结论肯定不同。

汽车智能化相关的很多部件进入渗透率快速提升时期。在这轮汽车产业变革中,国产车崛起带动汽车供应链本土化,同时传统汽车厂商和造车新势力都积极推出新的品牌来布局市场、打开品牌知名度,它们对于用创新打造差异化产品从而吸引消费者的方式十分看重。

有当年部分传统手机智能化转型失败的前车之鉴,智能汽车产业链上的企业将创新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很多创新技术也逐步走向成熟:高等级智能驾驶、一体化压铸、线控制动、线控转向、空气悬架等等目前的渗透率有些还在个位数,但是从实业方反馈的推进程度看,未来一两年内可能会突破10%的渗透率,那么产业将会进入一个实质性的加速周期。这一阶段,紧盯单季度的生产、销售数据和补贴情况过于短视,需要瞄准的是产业创新周期。

《红周刊》:在智能汽车零部件方面,您对线控制动领域的持仓较为靠前,看好的逻辑是什么?

神爱前:智能驾驶系统通常分为决策层、执行层和感知层。决策层是非常核心的,但是其技术掌握在英伟达、华为等这种巨头手中,国内的上市公司基本无法涉足;感知层则包括激光雷达、摄像头等,在驾驶系统中属于“细枝末节”。

而执行层有汽车制动转向系统等,同样也是非常核心的环节,虽然海外公司占据了这一领域绝大多数市场份额,但是内地上市公司在客户认证和客户开拓等方面有了很大突破,产品逐步放量。所以从投资角度看,这一环节应该是整个汽车智能化零部件中确定性最高、发展空间较大的。

高等级智能驾驶系统运用的是线控制动技术,与传统燃油车的机械制动有很大区别。由于汽车使用寿命长,对于供应商的验证期很长,严苛程度高,原有的供应商体系难以被打破,所以部分汽车制动系统相关的公司具备很强的竞争壁垒。

海风正逐步进入平价周期

海缆业绩确定性强

《红周刊》:去年下半年,海缆领域的公司就进入了您的重仓股,当时海风的基本面也被不少人看衰,您当时是看到了基本面的哪些亮点?

神爱前:因为2021年刚好是海风国补的最后一年,给未来带来了较大的装机压力。但是,海风长期的基本面优势并没有消失:首先,沿海城市和地区是我国的用电高峰区,但由于其陆上资源有限,海洋资源丰富,发展海风就具备天然的优势,而且距离近消纳成本也低;其次,目前利用较多的太阳能容易受天气和时间影响,其发电高峰期是中午,与晚上的用电高峰时段存在不匹配,而海风不仅受天气影响较小,而且可以持续发电,有效解决供需时间错配问题,其惟一的问题就是成本。

但自去年开始,风机的大型化导致海风发电的装机成本在不断下降,整机一直处于大幅降价状态,从5000~6000元/kw降到了3000元/kw左右,导致有些沿海地区的海风项目进入平价状态,随着风机进一步大型化、大宗商品价格下行,海风正步入平价周期,意味着进入新的增长周期临界点。而海缆是整个海风产业链竞争格局最好、盈利最确定的环节。

《红周刊》:近期海风相关板块上涨迅猛,不少龙头公司还突破了前期的新高,您觉得本轮上涨的原因是什么?

神爱前:主要是招标数据超预期、大宗商品价格下行。今年稳增长的经济压力较大,需要稳增长项目加快推进。海上风电项目,既可以满足能源结构优化的要求,同时也能为地方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数据是对产业逻辑的一种验证,上半年各地政府陆续发布海洋风电规划,招标情况也越来越好。原本市场预期年内海风招标数量为10GW,但是前七个月已经达到13GW,市场对全年预期也抬升至20GW左右。其次,近两个月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回落,使得海上风电的装机成本进一步下降,海上风电平价装机周期加快到来。

《红周刊》:您认为经过本轮大幅上涨后,板块估值令人担忧吗?

神爱前:如果按照2023年的业绩预期给现在的股价进行估值,板块的估值大部分在20倍左右,横向对比市场中其他成长股,这一板块估值还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再加上未来两到三年行业都处于景气周期之中,估值问题更不值得担忧。

《红周刊》:在细分领域中,海缆属于您配置较多的子板块,您选择的时候主要考虑了哪些方面的因素?

神爱前:海缆的竞争壁垒比较高。首先在工程资质方面,海缆一般需要在海底使用几十年,维修成本非常高,这使得积累的项目经验非常重要,许多小型企业短时期无法突破。其次是海缆的生产需要码头资源,这是硬约束,而国内的码头资源也是有限的,使得不少想要入局的企业望而却步。

另外,齿轮箱和轴承也是技术壁垒比较高的环节。

免税静待反转 收益有望超预期

减仓CXO板块因景气周期不够清晰

《红周刊》:您还投资了科技之外的免税消费股,您认为这类公司的投资与科技类公司的投资逻辑有何差异?

神爱前:我觉得从业绩周期的逻辑来分析,都是一样的。免税目前处于比较好的产业周期,目前渗透率很低。中国在疫情前每年境外购物就有上万亿,但是目前国内免税的份额只有几百亿。

组合中配置了免税,这是考虑了不同情景下的风险和收益。未来一两年,中国经济最大的变量或许就是疫情,如果疫情发生大的变化,组合的反映和表现需要提前思考和布局。

如果疫情预期不够乐观,那么对组合的影响不大,因为投资的重点还是在创新成长领域。如果疫情朝乐观预期演进,那么相关公司业绩会得到修复,叠加向上的产业趋势,能够创造可观的超额收益。

《红周刊》:近期中报逐渐披露,免税相关的公司业绩处于下滑的状态,您如何评价板块这一业绩表现呢?

神爱前:这是非常符合我们预期的。上半年受疫情影响,许多跨省旅游有所停滞,二季度海南免税店真正营业的时间并不多,免税相关公司二季度业绩下滑的情况已经被市场充分预期和反映。不过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二季度单季也取得了较好的盈利,这也远超市场对这一板块的悲观预期。

《红周刊》:您将医药CXO相关的股票也调出了前十大重仓之列,但这一领域依旧被许多投资者看好,您调仓的思路如何呢?

神爱前:在2月底和3月上旬时,我对疫情可能导致的系统性风险比较担心。所以我们当时买入了与新冠药物相关的标的,来对冲疫情可能导致的市场系统风险。但是从未来两三年的角度来看,这个板块的景气周期不够清晰,一方面是中美科技竞争可能有一点潜在风险;另一方面CXO过去受益于新冠疫苗和新冠创新药带来的增量,这部分业务会出现萎缩;此外,CXO的订单与一级市场融资息息相关,海外市场表现不好导致一级市场融资不好。所以4月下旬,随着疫情风险减弱,我们也减少了对这一板块的持仓。

投资成长股要学会“断舍离”

没有永远的成长 找准核心变量判断产业周期

《红周刊》:入行以来,从业绩不显山露水到慢慢出色,在投资上做了哪些改变?

神爱前:我管理较长的产品是策略先锋,在管理的前两年表现比较一般。主要在于当时存在能力圈不足和拓展的问题,我在做研究员时所覆盖的装饰园林、建筑工程和传媒互联网都是表现较差的行业。

而且当时在覆盖这类偏成长行业的过程中,主要用短期业绩增速来定价,但随着2016年市场生态环境的改变,中长期价值思维在长期定价中占比更重。所以融合之后形成了“PEG+DCF”的思维方式,以三年的维度看业绩增长。再看中长期的业绩持续性、稳定性,将成长+价值、科技+消费、产业趋势+商业模式融合在一起。与此同时,我也将能力圈拓展到消费、科技、医药、高端制造等领域。

《红周刊》:您一直以来都有“成长”的标签,但是对于许多投资者而言,做好成长股的投资并不容易,尤其是锂电池备受市场争议。

神爱前:我的投资理念就是业绩成长是投资收益的本源,中长期的股价由中长期的业绩决定的。我所谓的成长,是关注行业的上升周期、公司的业绩增长周期。如果是传统行业未来几年迎来了上升周期,也是我研究和投资的范围。

如果一个产业未来几年处于业绩上升周期中,当下的阶段投资的胜率就会更高。业绩成长周期如果偏后期,那么对于标的的要求也会更加严苛和细化,将PE放在更高的位置上思考。就锂电池来看,其产业链当下产生了如此高难度的投资分化,与其所处的产业周期位置有很大关系。

这就需要找到观察周期位置的核心变量,比如创新相关的产品核心变量就是渗透率,而像白酒这样具备价格周期的产品就要看批发价格。找到周期的核心变量,并不是用来判断短期的高频变化,而是用来判断产品生命周期的位置。智能手机等在40%~50%左右的渗透率时,产业发展就处于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了。若一些创新产品目前渗透率只处于5%,而且确信很快能够突破10%的情况下,过度担心短期股价可谓杞人忧天。

实际上,区分概念炒作还是产业的加速是存在一定难度的。经济性是关键,在消费者接受后,产业的经济性表现出来,产业的发展就会加速。如果判断到了临界点,那么产业就迎来了很好的投资周期。2019年起新能源开始大爆发,就是经济性的表现。

汽车智能化的概念在多年前就被提出了,但是我们今年加大投资,是因为注意到目前推出的车型的智能零部件的体验,已经被消费者认同,是否安装对于消费者体验的影响很大,消费者愿意买单的情况下,汽车公司安装创新化部件能够带来经济效益和品牌效应。

《红周刊》:您会去选择重仓龙头长期持有,还是会选择去寻找二线的标的,寻求组合更高的阿尔法呢?

神爱前:在每个投资阶段会呈现不同的做法。某些产业从刚开始有分歧,到最后走向繁荣和高估值的过程。在一个产业处在还有分歧、慢加速的阶段,那么如果前瞻性地发现产业的投资机会,就一定要投确定性最高的环节。我们最开始投资新能源的时候,也投资的是锂电池龙头等公司。

产业链一旦发展起来,已经形成了确定性的机会,印证自己的判断后,一定要投产业链盈利能力最好的环节。产业链一旦比较确定,供需不平衡的情况出现,就会出现盈利最好的板块。

如果板块继续往下发展,其产业预期被所有人认同,股价已经充分反映了未来两三年业绩增长预期,超额收益就会消失。那么我们只能去寻找产业链演变带来的机会,上下游供应链的变化、技术迭代、竞争格局变化带来的机会。

《红周刊》:在市场中,高成长的公司股价震荡幅度也会相对较大,您是如何在短期的市场震荡中践行长期投资的理念呢?

神爱前:市场下跌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由市场交易因素引起的波动,这可以理解为“自然现象”,如果没有基本面的因素影响,就不会形成趋势,对于这类回调,我们有时反而会利用股价回落进行逆向投资。

另一种情况是由基本面引起的,一方面是产业周期走到了后期,股价会提前反应;另一方面,估值透支了未来两三年的业绩预期,还有就是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因素,那我会去积极应对。像今年上半年的系统性风险,我会思考风险来源然后进行对冲。俄乌战争导致了石油天然气的价格上涨后,我们审视了组合中的光伏储能等标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冲可能的极端风险。

(本文已刊发于8月6日《红周刊》,文中观点仅代表嘉宾个人,不代表《红周刊》立场,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