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外资加速入局,中国公募基金迎来更激烈的市场竞争)
红周刊 作者 | 曹井雪 策划 | 王立峰
“越来越多外资管理机构得以进入中国市场开展日益丰富的资产管理服务,这一方面为国内投资者带来更多先进的投资管理理念,给投资者更多的选择,另一方面也给国内资产管理机构带来更多挑战。”
在更多的外资公募获准扩大其在中国的资管规模以后,中国公募基金行业正在为即将到来的激烈市场竞争做准备。中国公募基金行业的规模目前约为27.3万亿元。
外资公募积极寻求中国财富管理领域的机会,主要基于中国财富领域的广阔空间以及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中国银保监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超过120万亿元——这通常被认为是财富管理的丰厚沃土。
约三年前,中国政府放开了公募基金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此后,包括贝莱德、富达、路博迈,以及摩根士丹利华鑫、联博基金等在内的八家外资公募陆续获批。外资公募的加入,会带来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然而,也可能带来市场竞争的加剧。
外资加速入场
公募基金市场竞争加剧
3月3日,美国联博集团子公司联博香港有限公司100%控股的联博基金获得了中国证监会的批准。至此,我国外资独资公募已增至8家。其中,联博基金、贝莱德基金、路博迈基金、富达基金和施罗德基金属于外资资管巨头直接申请设立的公募基金公司;泰达宏利基金、上投摩根基金以及摩根史丹利(华鑫基金属于合资公募转外商独资公募)。
虽然2020年4月,中国正式取消对证券公司、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但上述八家外资公募中,除了2021年获批的贝莱德,另外7家的动作都是在2022年下半年以来完成的。
2022年4月26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支持优质境外机构设立基金公司或扩大持股比例,鼓励行业积极借鉴境外先进资产管理经验和有益业务模式。这或许直接刺激了更多外资公募入局中国。目前,仍有多家外资公募在排队等待入场。据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范达集团旗下范达基金正在向证监会申请公募牌照,目前已通过受理,等待监管反馈中。
业内有分析认为,外资公募看好中国市场,中国居民的巨额储蓄或是原因之一。据中国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超过120万亿元——这通常被认为是财富管理的丰厚沃土,特别是随着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有望迎来居民大财富时代。中国不断开放的金融政策也鼓励了外资的行动。
这些都有望为这一行业注入新的发展动力。这同时也意味着竞争。
外资公募积极进军之际,内资公募格局正在悄然经历着变化,扩张的步伐正在放缓。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末,公募基金行业的总规模为26.03万亿元,对比2021年底的25.56万亿元,增长不足4%;进入2023年,发行略有加快,但仍属低位增长。
这一数据相比此前的几年,规模扩张的步伐明显放缓。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1年,公募基金行业规模分别为13.03万亿、14.77万亿、19.89万亿、25.56万亿,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5%。这是市场竞争加剧的重要表现。不妨再看另外一组数据。《红周刊》依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的公募基金数量与总份额数据所测算的平均单只基金规模来看,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单只公募基金的发行规模从2021年4月的24.61亿元,逐步下降至2022年底的22.64亿元,2023年1月略有回升至23.37亿元,也仅仅与过往三年数据持平,且仍处于2021年以来的下降通道。
这一数据,至少说明,公募基金资金募集的难度在上升。
从基金发行规模来看,2022年基金发行规模也只有1480.27亿份,创下了2018年熊市以来的新低。对此,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业务负责人刘亦千指出:“统计2022年新发基金数量,排在历史第二,仅次于2021年。可见,基金公司仍然有着积极的新产品发行意愿,但投资者的基金投资积极性却有所回落。”
不过从头部基金公司来看,它们却一改此前快速发行新基金“攻城略地”的风格,反而出现了主动收缩发行数量的情况,目前规模排在首位的易方达基金2022年新发基金的总量为35只,而2021年这一数字达到了67只。规模排在第二位的广发基金和第三位的华夏基金也不例外,广发新发基金数量从66只减少至37只,华夏基金从94只减少至56只。
当然,基金规模也和资本市场尤其是股市有直接关系,毕竟整体看2022年的资本市场都是处于一个深度调整的状态,公募基金规模因此缩水或是常态。
对于去年的发行情况,某基金公司也对《红周刊》坦言:“去年A股市场动荡不安,市场博弈情绪加大,短线热点散乱,基民的赚钱效应大打折扣,也间接影响了基金的发行热情和首募规模。”
可见,赚钱效应弱是其中的核心问题,据统计,在剔除新发基金后,去年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只有-16.9%。而隐藏在这一问题背后的,是公募基金在投资领域面临的热门赛道拥挤的情况,去年,基金经理扎堆重仓的新能源等板块下跌就印证了这一点,iFind新能源指数的跌幅高达30.24%。
虽然经历了去年的调整,但今年赛道拥挤的情况依旧存在。当前指数处于3300点左右的位置,与五年前同期基本持平,但是与当时相比,板块的估值却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有20个行业的估值都高于5年的水平,占比约65%。像计算机、电子、商贸零售、汽车、医药生物等机构资金高配的“热门赛道”,估值悉数提升。
但从2018年至2021年,热门赛道估值迅速提升给基金带来的超额收益,从而促进行业规模迅速扩张的故事,如今恐怕难以重演,在这种环境下,任何资金的介入,都将带来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即使外资公募规模当前在内地公募基金中的占比还微不足道。
当然,金钱永不眠,在前几年热门赛道熄火的情况下,资金未来或许在某个领域形成新的抱团方向,或是低估、或是新的政策扶持方向等等。
公募基金未来将呈现怎样的竞争生态更加值得关注。外资是竞争者还是会与国内公募形成合力,都值得关注。
内、外资公募同台对垒
各自优势、劣势几何?
而在未来的竞争中,内外资公募又在市场中分别具备哪些优势和劣势呢?
对于外资公募而言,公司股东通常是海外具有更长历史积淀的投资公司,例如施罗德基金的股东为“英国百年资管机构”施罗德投资集团、上投摩根基金的股东为“美国最大金融服务机构之一”摩根大通集团。“这些海外股东曾经历过多次牛熊切换,更注重对尾部风险的控制;在资产配置、投资理念、投后管理、交易流程等方面会有更为先进的方法,可以给予对应公募基金更好的投研支持。”刘亦千指出:“但由于国内外的市场环境不同,投资方法本土化也需要时间来验证。”
以成立最早、目前有历史业绩可循的外资公募贝莱德基金为例,截至3月8日收盘,公司2021年9月7日成立的首只产品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的回撤幅度还在20%以上,而2022年1月21日成立的贝莱德港股通远景视野和2022年8月31日成立的贝莱德先进制造一年持有混合成立以来也都是负收益。不过一年或两年的考察周期内,短期因素对于业绩的影响更为显著,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以贝莱德为代表的外资公募在中国市场的长期战绩还值得持续关注。毕竟1、2年的业绩和百年的投资史比起来太过短暂。
对于外资公募的进入,头部公司华夏基金直言:有机遇也有挑战。公司表示:“受益于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加快,越来越多外资管理机构得以进入中国市场开展日益丰富的资产管理服务,这一方面为国内投资者带来更多先进的投资管理理念,给投资者更多的选择,另一方面也给国内资产管理机构带来更多挑战,如何在与外资机构的同台竞技中展现我们的优势和特色,如何取长补短,借鉴学习外资管理机构的优秀经验,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是境内资产管理机构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而某百亿基金公司也对《红周刊》表示:“相比于外资公募,内地公募基金公司普遍存在缺乏国际视野和全球资产配置经验,外资机构在跨境投资和全球资产配置方面都有明显的领先优势,可借助跨境投资工具丰富完善产品线,目前内地公募基金公司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外资机构的特色化产品布局,更利于差异化业务探索,不断扩大业务规模。”
而内资公募的股东在投资经验上稍逊一筹,但是他们扎根A股市场,也具备难以替代的本土优势。刘亦千分析:“内资公募管理人的股东公司包括许多种类,包括银行、券商、信托、保险、期货、互联网金融、地产、个人、私募等,不同股东给予的支持各有侧重,例如银行股东通常提供管理人渠道支持,券商更多的是提供投研支持。相比外资公募而言,内资公募基金坐拥本土资源,有着更为强劲的渠道优势。”
此外,华夏基金也指出:“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尤其是经过2019年以来三年多的高速发展期,大部分内资基金公司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产品线,在对中国市场的投资上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业绩口碑,在渠道的建设以及对国内投资者偏好的认识上也有较为深厚的积累。这些都是我们的优势。”
公募行业迎来新的竞争生态
降低费率、创新产品成必然
值得注意的是,刘亦千强调:“从目前的内、外资公募情况来看,本质上没有区别。外资公募基金的员工也几乎都是中国人为主,其他员工或具有本土背景,或在国内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对中国本土市场极为了解;仅参股的股东为外资企业。另外,通常来说股东单位能够给予多大力度的支持并非明朗之事,因此内外资公募在A股市场的最终竞争力还是落在公募产品本身的收益获取能力、收益稳定性以及风险控制能力上。”
当前除了收益率这一核心的竞争力外,借鉴海外的经验来看,降低费率也是基金公司抢占市场份额、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国泰君安证券在研报中指出:“(海外)头部公司主要竞争优势在于提供指数产品,规模效应下更低的指数基金费率是核心。贝莱德等领先机构指数产品均胜在低于行业的平均费率。”
实际上降低管理费率早已在国内市场燃起火苗,随着《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布,降低费用、给投资者让利势必将会成为未来公募管理人发力的主要趋势。为解决“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痛点,2022年已有多家基金公司申报了让利型基金,即通过降低管理费、基金规模与费用收取成反比、持基期限与费用成反比等多种途径实现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共同承担收益风险,实现双赢。正面你输、反面我赢的这种局面也有望慢慢改变。
今年,基金降低费率的脚步也未停歇,3月就有东兴未来价值混合和鹏华丰尚定期开放两只基金公告降低了管理费率,前者是灵活配置型基金,管理费率由1.5%/年降低至1.0%年,后者为债券型基金,管理费率由0.6%/年调低至0.3%/年,此外,后者还将托管费率从0.2%/年调低至0.1%/年。
从过往的费率调整公告来看,近年来降低费率的产品主要为货币型和债券型等固收类产品,对于它们而言,费率的降低就直接意味着收益率的提高,其规模扩张效果往往立竿见影,此外国内头部基金也曾带领指数型基金掀起过费率价格战。而在降低费率的产品中,主动权益类产品的数量则较少。对此,上述百亿基金公司表示:“如果是指数类基金这类工具化,在其他公司降低费率时会考虑对标降低费率,但如果是主动型权益类产品,那就必须将投研价值考虑在内。”
但是据有关数据统计,欧美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年管理费率为0.5%~0.92%,而国内平均水平则高达1.5%。还有不少基金高于这一水平,根据《红周刊》统计,当前我国公募基金中,目前费率最高的中邮核心竞争力,其采用浮动费率管理费最高能达到3%,此外,有LOF等产品的费率也达到了2%。在倡导长期投资的背景下,高费率也将影响投资者的利益,国内主动权益类基金尚存在很大的降低费率的空间。
除了降低费率,基金公司未来也需要在产品设计方面更加用心。刘亦千指出:“在新发产品设计方面,避免追涨杀跌式地发行蹭热度、赚规模的‘伪热门’产品;应站在投资者长远利益角度发行产品,发行代表中国产业发展方向的行业主题基金来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红利。”华夏基金表示,近年来推出了多只持有期产品来助力投资者分享资本市场的长期红利。
(本文已刊发于3月11日《红周刊》,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