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场对“盘古”相关概念关注度持续升温。这一概念源于华为推出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系列——盘古大模型。该模型覆盖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多模态等多个技术方向,旨在通过强大的算法和算力支持,为行业智能化转型提供底层技术支持。
盘古大模型的推出,标志着人工智能从消费端向产业端加速渗透。其核心价值在于赋能千行百业,如能源、交通、制造、金融、医疗等领域,通过提升数据分析能力、优化生产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推动传统产业实现数字化升级。
围绕这一技术布局,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生态。上游主要包括芯片、服务器、数据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提供商,这些硬件资源是支撑大模型训练和运行的基础。中游则涉及算法开发、模型训练与平台服务,涵盖云计算平台、AI框架及工具链等环节,为模型迭代和应用部署提供技术支持。下游则是各类行业应用场景,将大模型能力落地到具体业务中,例如智能客服、设备故障预测、供应链优化等。
值得注意的是,产业链中的企业并非全部直接参与模型研发,更多是通过提供配套服务或解决方案,参与到智能化改造进程中。因此,投资者在关注这一概念时,应理性区分技术核心层与外围支持层,避免盲目跟风。
此外,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仍处于演进阶段,商业化落地需要时间,相关企业的实际业绩贡献也存在不确定性。投资者应注重基本面分析,关注企业在技术研发、客户拓展和场景应用方面的实质性进展,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做出审慎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