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报道 - 财经聚焦 - 正文

危急关头传言四起 证监会惊呼失控?

来源:国际金融报 作者:董少鹏 2006-08-07 11:14:2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沪深股市上周五出现较大调整,如果从高点开始计算,上证综指的调整幅度已经超过了150个点。有人传说,中国证监会主要领导连声说“失控了失控了”。

  从2005年6月的上证综指998点恢复到现在的1600点左右,出现一定幅度的调整是十分必要的。但另一方面,如果大盘回落到接近此轮行情的原点位置,那不仅不能称之为回调,而是意味着下了很大决心启动的资本市场改革会失败。

  笔者近几年来一直强调,2001年下半年开始的股市持续下跌是很不正常的。所谓的“赌场论”、“泡沫论(市盈率过高论)”、“全民炒股论”等在彼时表现出一定的迷惑性和破坏力,不过是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不良文化的“浪花”而已。资本市场发展进程出现逆转,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市场发展过快,而相关配套改革相对滞后,资本市场无法与外围环境“正常对话”。

  通过实施股权分置改革,国家股东基本上按照10∶3的比例向流通股股东支付了股票和现金对价,同时作出有利于股东长远收益增长的政策安排。这些政策直接否定了所谓“全民炒股有害”、“几千万股市投资者会侵吞国有资产”、“股市崩盘与经济全局无关”等扭曲认识。如果把股改称作我国资本市场新阶段第一次破局之战,那么,即将掀起的第二次破局之战将以更多大盘股上市、机构投资者进一步壮大、更多成分的资金入市为特征。

  面对新股发行、增发、限售股到期解禁等,不少人担心资金供应不上,认为管理层只顾“圈钱”甚至配合大型国有公司“圈钱”,不管资金扩容。有人根据二季度基金等机构减持股票,推测机构不再看好后市。还有人认为上市公司中期业绩将不支持较高的市盈率,等等。更有分析人士认为,上证综指将在1530点找到支撑。

  对这些每逢大势回落都能见到的分析,笔者实在无从恭维。首先,用“圈钱”这一贬义词来概括股市多样的融资行为,来构筑分析框架,不可能全面地认识股市供求关系。其次,高层对于资本市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已有深刻认识,不仅无意阻止各方面资金合规地进入资本市场,而且十分支持国有资本进入。第三,尽管资本市场的特性是信息公开,但资金供需这一对应关系,并不是信息披露意义上的对等关系。上市公司募集资金需要公开信息,但各路资金入市,只要没有触及信息披露规定底线,是无须“公示”的。据笔者所知,管理层允许大盘公司上市,已经充分考虑了资金情况;同时,一些为数可观并且性格稳健的资金已悄然入市,其中很大一部分并不需要公开信息。第四,不仅大盘股承担着股市价值中枢的定位功能,其他中小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也是客观存在的。在全球资本争相抢夺中国机遇的背景下,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妄自菲薄当休已。

  “该由市场决定的就交给市场”,这句话在今天依然适用。但是,对于市场失灵,我们不会再错失哪怕一次的警觉,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障初步恢复的市场功能得以正常发育。因此,大盘股上市不能停止,鼓励资金入市的政策只会完善不会缩窄,对积极参与股市新一轮改革的机构要给予政策鼓励,对刻意制造恐慌的行为要果断制止。

  说得直接一点,上证综指回落到1530点几无可能,权重指标股将迅速引领大盘上行,活跃的市场局面将继续深化。而大盘再攀高点,财富效应进一步显现之时,所谓“指数失灵”的分析也将再次失灵。

【点击查阅内参】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