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董少鹏先生大作《中国股市处于什么阶段》的第三部分 中国股市作为一个独立的虚拟市场,其运行受到宏观经济增长、产业政策变动、金融政策调控、社会意识形态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同时,构成其自我体系的各项数量质量指标、相关制度安排、长远规划和执行情况,有着相对独立的变化规律,通过研究其变化,可以判断市场发育发展的不同阶段。
早在1996年时,有关中国股市不能作为国民经济晴雨表的议论就出现了,当时主要是说股市高涨,超出了宏观经济可以承受的限度。当年12月16日发表的题为《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的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提出,对当时证券市场“严重过度投机和可能造成的风险”,要予以高度警惕。
1999年初,人们再度对中国股市的晴雨表功能予以审视,当时主要是说股市低迷,滞后于宏观经济发展的态势。在同年爆发了“5·19”井喷行情后,人民日报于6月15日发表题为《坚定信心,规范发展》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指出, 当时的股市“反映了宏观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和市场运行的内在要求,是正常的恢复性上升”。而到了2001年初,因股市快速上扬暴露出一些监管上的不足,“赌场论”、“泡沫论”、“全民炒股论”出现并逐步蔓延,有的学者指责中国股市“从来就不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主张推倒重来。
股市作为典型的信息市场,必然反映其所依托的经济体的增长、布局和体制特征。本栏曾多次指出,中国股市在构建“晴雨表功能体系”的进程中,是逐步推进的。我国股市具有自己的一些特征,概括说,就是“新兴+转轨”。作为晴雨表,它反映我国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也反映我国经济体制、社会体制的逐步变革。
所以,如果说我国股市一度没有成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那么,它却一直是经济改革的晴雨表。即便早期处于试验期的股市,它也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变化,对它的晴雨表功能不应一味否认。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上市,股市晴雨表功能显著增强。但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上市公司具有国民经济代表性了,晴雨表功能就健全了;毕竟,体制改革的任务还远未完成。
祛除掉对晴雨表功能的机械认识,我们就可以比较从容地看待股市现状,不急不馁、不骄不躁地开展工作。我国股市恢复创立已近16年,经过了早期试点阶段、被列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之后的快速发展阶段、1996年遭遇监管困惑之后的沉寂阶段、1999年“5·19”恢复发展阶段、2001年再度遭遇监管困惑之后的严重低迷阶段。
2005年启动以股权分置改革为轴心和载体的全面改革之后,股市发展进入了“成熟的积极推进阶段”。这个阶段的突出特征是高度重视“统筹”,追求各个市场参与方的和谐关系,有效地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三位统一。
通过股改,中国股市的价值发现功能(资产定价功能)、资源优化配置功能、社会风险吸收功能等逐步增强。毫无疑问,我们的股市将能够接纳越来越多的大型优秀企业上市,也将吸引更多居民储蓄和社会闲散资金进入股市。但我们也不必急于求成。夯实市场基础仍将是一个较为长期的任务。
当前,我国香港地区股市的市值为10360亿美元,排名全球第八;美国纽约股市的市值为134260亿美元,稳居老大。至7月底,沪深股市的市值合计为47459.68亿元人民币,在全球排名20名左右。我们没有必要为此过于惭愧——虽然中国市场潜力巨大,但目前这个排位也是客观的。我国内地上市公司群体与美国上市公司群体相比,我国的强势企业与国际巨头们相比,要缩小差距,可以快些但毕竟需要时间。
另一方面,由于人民币存在长期升值预期,且我国人工成本定价偏低,因此,决定我国上市公司股价的因素也与美国等有很大差异。笔者认为,我国上市公司所吸纳的资源、资金的成本,一部分是被低估的;这类上市公司的市盈率高于美国股市或香港股市的水平,是一点都不奇怪的。概括说,当前股市规模小一点,上市公司质量看似差一点,而股价、市盈率高一点,基本上是正常的。
【点击查阅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