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报道 - 热门点击 - 正文

公募遭人才断档危机 5家公司旗下仅1位基金经理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郝宁 2015-10-08 08:55:0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随着A股扑朔迷离的走势持续上演,今年以来一波又一波的公募离职潮终于停歇,基金经理似乎是在踏着市场的节奏出走。股市震荡虽然放缓了基金经理“奔私”的脚步,但其实公募基金人才失血从未间断,即便是股权激励和事业部制改革,也无法阻挡核心人员的流失和短缺。

行情转向 “奔私潮”趋缓

老生常谈的基金经理离职现象,在今年创出新高度,与往年相比,今年公募基金经理离职人数明显增多。数据显示,截至9月29日,今年以来共有266位基金经理离职,几乎以一天一位的速度增加,涉及近80家基金公司,而2014年全年基金经理离职人数为213人。其中,华夏基金、博时基金、融通基金、招商基金这四家公司今年以来各有9位基金经理离职,国泰基金、嘉实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等多家公司离职的基金经理数也在7位以上。

回顾最近这两年,优秀的公募基金经理都在寻求从疯狂的A股中完成“变现”,他们在市场大涨时离职,随后加入“奔私”大军,其中不乏硕果仅存的几位元老级基金经理,比如原兴业全球基金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王晓明、原南方基金投资总监邱国鹭以及原宝盈基金的“公募一姐”王茹远均名列其中。

然而,上半年达到火热的公募基金经理“奔私潮”,因为股市震荡戛然而止。自6月份开始调整后,私募基金的日子并不好过,基金业绩表现一落千丈,清盘现象愈演愈烈,新成立的私募数量也骤然下降。经过一轮惊心动魄的股市调整,今年以来一浪高过一浪的公募“奔私潮”终于暂时消停下来。

不难发现,基金经理的离职与市场波动的节奏相吻合。自A股去年年底走出一轮“疯牛”行情,到6月中旬深度回调,再到目前的震荡行情,基金经理离职人数也在随之变化。行情暴涨的时候,吃着“大锅饭”的公募基金经理一个个心潮澎湃忙着出走;当行情转坏之际,公募基金经理明显老实了很多。

公募基金行业大规模“奔私潮”开始于2007年,而股市在那年走出了前所未有的大牛市行情。之后的9年中,公募基金经理“奔私”的高潮再次出现在2010年。从行情上看,2009年市场走出阶段性的牛市,而在“奔私潮”出现后,2010年底大盘反而开启了长达4年的调整之路。在市场较弱的年份,“奔私”数量明显平稳,伴随着2014年下半年开始的这轮牛市,热情高涨的基金经理纷纷投奔私募,数量已经达到了历史高位。不难看出,“奔私”的高峰期恰恰距离股市疯狂已经不远。

记者了解到,急转直下的行情,使得许多已经“跳海”的公募基金经理不得不休整一段时间,以应对突如其来的变故,不少之前投奔私募的基金经理甚至萌生回归公募的念头。此前,许多有“私奔”之意的基金经理在看到市场的变化,取回了已经递交上去的辞呈,网络上甚至流行着“我写了离职信,幸好还没发”的感慨。“其实,公募基金经理背后有一个庞大的团队支撑着投研、产品设计、产品营销、风险管控等工作,而私募基金的这些硬件条件就相距甚远,尤其是在悲摧的行情之下压力更大。”公募基金行业人士向记者透露。

“小鲜肉”成补位主力

今年以来的这波公募离职潮,再次令行业失去了一批积累多年经验的成熟基金经理。而大量资深基金经理的流失,进一步拉低了基金经理平均任职年限,整个公募行业面临人才断档危机。

在所统计的基金公司中,圆信永丰基金、中原英石基金旗下基金经理平均从业年限分别为5.32年和4.55年,是业内基金经理平均从业年限最高的基金公司,不过两家公司均为新成立的基金公司,且旗下都只有两位基金经理。老牌基金公司中,仅银河基金和信诚基金旗下基金经理平均从业年限超过4年。统计发现,大多数公司基金经理平均年限不到3年,“小鲜肉”成为了补位的主力。红土创新基金旗下仅一位基金经理,从业年限0.02年创下业内最低。

人才青黄不接成为很多基金公司共同的难题,而中小基金公司在这方面应对的就不太从容。对于众多规模偏小的基金公司来说,一些基金经理身兼数职已不再罕见,“一拖多”现象极为普遍,甚至有5家基金公司出现“单兵作战”的窘境。

数据显示,红塔红土基金、江信基金、国开泰富基金、东海基金、红土创新基金这5家公司旗下仅1位基金经理。其中,红塔红土基金赵耀一人管理着62亿元规模的基金,而他今年5月份才正式成为基金经理,任职年限不足1年。红土创新基金侯世霞今年9月23日刚刚就任基金经理,而她也是该基金公司惟一的一名基金经理。此外,华宸未来基金、中加基金、中原英石基金、圆信永丰基金、鑫元基金等9家公司旗下仅两位基金经理,不过这些基金公司多数规模较小,华宸未来基金旗下两只基金规模不过0.44亿元,中原英石基金、东海基金规模均未超过1亿元。

基金经理离职潮的影响仍在继续,由于从业时间过短导致的经验不足,基金产品“换帅”后业绩下滑,有些甚至出现了断崖式暴跌。日前,“银河一哥”成胜一经出走,基金产品业绩大变脸。今年5月22日,王培接棒成胜管理银河主题策略基金,尽管此后遭遇股市巨震,基金净值回调属正常,但仅仅几个月的时间,该基金排名便从原来的长期同类第一跌至300名开外。

推行事业部制试图挽留人才

实际上,公募基金人才流失问题已经存在多年,在一波波离职潮的背后也引发了行业思变,各家基金公司纷纷使出浑身解数,比如事业部制、明星基金经理工作室、种子计划等等,试图以不同的应对方式留住“佳人”的脚步。其中,公募基金事业部经历了近几年的历练,逐渐成为一种行业新现象蔓延开来。

之所以公募基金经理在牛市中频繁“奔私”,其原因无外乎压力大、激励机制匮乏、薪资吸引力衰退等等,为了应对行业的人才流失,公募基金自2013年底逐步推行事业部机制,招商基金成为事业部改革中的“当头炮”。截至目前,已有招商、国泰、前海开源、中欧、九泰、国金通用、创金合信、融通、中邮和民生加银等基金公司建立事业部或进行类似事业部机制的改革,其中不乏一些有特色的事业部机制。比如,中欧基金实行跟投制度,公司要求基金经理投入比例高达0.55%的自有资金到所管理的基金产品中。

业内人士表示,基金公司试水事业部机制,希望用这种基金经理团队自己当家做主的激励平台来留住人才,通过所提供的利益捆绑化和长效激励,在一定程度地打消基金经理“奔私”的念头。但事与愿违,越来越多的明星基金经理选择在牛市中离职,基金公司依然要面临不少核心人员出走的窘境,即便是在以股权激励和事业部制改革著称的中欧基金。今年6月,中欧基金事业部负责人苟开红以离职信的形式告别效力多年的公司,同时卸下中欧价值发现、中欧新动力、中欧价值智选、中欧睿达这4只基金的管理职责。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