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报道 - 热门点击 - 正文

岁末年初看价值投资者的荣耀与心酸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2016年的A股再次给投资者来了个下马威,2850点位告急!乏力的市场让清盘潮再袭私募,上榜名单不乏明星产品。2015年的上半年的牛市曾造就了私募的疯狂增长,突如其来的股灾和2016年开年的暴跌也令一批私募面临夭折。A股市场的变幻莫测对价值投资者是巨大的考验,以但斌和李驰的价值投资者仍在孤独的坚守,或者在外人看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他们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价值投资知易行难,能否战胜市场还需要时间的验证。

曾经辉煌

说起A股市场的价值投资,就不得不提但斌和李驰这两位知名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笔者对于这两位价值投资代表者的了解,是通过李驰写的《投资是一场长途旅行》和但斌写的《时间的玫瑰》两本书。在2007年以前,两人在投资上都取得过辉煌,2007年8月市场最疯狂的时候,李驰卖掉万科A和招商银行,分别赚了10倍和5倍收益,随后清仓等待。但斌也坚定重仓持有贵州茅台,收获颇多。

李驰给人的感觉很低调,最近的一次接受媒体专访还是在2014年11月其著作《投资是一场长途旅行》出版之后接受的《红周刊》的采访,2015年市场风云变换,《红周刊》记者也几次次连续其约访,但都以不方便为理由暂时回绝。李驰经常出去旅游,他在书中也将其多年投资经验以长途旅行为喻,虽然沿途风光明媚,但偶遇低谷狂潮,便须以超乎常人的耐力、坚持走在价值投资的路上。这本书的出版引来众多追捧,李驰的投资风格也引来众多投资者效仿。他很稳重,反复强调“等待最是精髓”,买进股票后,基本不动。

从以往媒体对他的采访中看出,李驰基本上是以一个3-5年的大经济周期作为投资周期,往往在一个向上的经济趋势到来前,就会提前买入股票,并非在趋势形成之后开始投资,也就是越跌越买,左侧交易,并长期持有银行股和保险股。从2008年开始,他买入了大量的金融类股票,比如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平安。以中国平安为例,他在2008年9月股价跌到40多元就开始购买,然后越跌越买,直至跌到20元他还在购买,并重仓了这只股票。又比如,他在2008年6月,以28元买入兴业银行,然后一路加仓,愈跌愈买,最低买入价为12.5元。直到2016年1月25日,兴业银行和中国平安复权后的股价分别为52.55元和65.25元,远高于李驰当时买入的价格,但现在他选择继续埋伏,由于没有可查询的公开信息,李驰是否还继续持有这些股票不得而知。

相比起李驰的低调,但斌的投资则略显高调。15年前的2001年,但斌在全球股灾背景下,投资香港股市,买了同仁堂科技、浙江沪杭甬等几只港股,他把这几只港股比作“皇冠上的明珠”,且很安全地就赚了4、5倍。在香港的投资经历坚定了但斌投资理念—要选最好的企业投资。2003年5元但斌买入万科A、23元买入贵州茅台、12元买入烟台万华(现万华化学)、9元买入招商银行等蓝筹股的股票,之后持续买入,至今仍被津津乐道。贵州茅台从2003年的23元上涨到现在的670元(复权后)股价翻了30多倍,但斌曾多次公开表示对贵州茅台的喜爱与看好,并到现在为止仍然持有。

遭遇转折

但到2008年以后,这两位投资经理的业绩却开始出现转折,当年的辉煌仿佛成为了历史,在当前投机气氛浓重的A股市场,他们代表的价值投资风格更是饱受质疑。

2008年当沪指下跌到3000点左右的时,李驰认为金融股的估值差不多到位了,大胆杀入,但沪指却一口气下跌到1664点,李驰的举动把自己困在高位。从当时的估值及近几年的业绩来看,李驰这一仗输得似乎有点憋屈。首先从当时金融股的估值来讲,2008年沪指3000点位上下时,多数股票尤其是金融股市盈率已经在10倍左右,并不算高。其次,从近六年的业绩表现来看,金融股,特别是银行股的表现也非常亮眼。以李驰比较关注的兴业银行和招商银行为例,2009年到2014年,兴业银行的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6.7%、39.4%、37.7%、36.1%、18.7%、14.4%。招商银行的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3.5%、41.3%、40.2%、25.3%、14.3%、8.1%。若按照巴菲特价值投资的标准去衡量,李驰的投资应当算是成功了,无奈股价却极为不尽人意。招商银行2009年至今股价涨幅为25.41%,兴业银行涨幅仅为2.81%,而同期大盘涨幅接近60%。

投资标的股价的不给力,也让李驰管理的同威资产业绩也相当堪忧,好买基金网显示,同威资产旗下共有7只基金,成立以来收益率为正的只有“平安同威1期”一只,自2009年12月成立以来,收益率为12.34%。此外,最新成立的基金是“同威中国基金”,成立时间为2010年12月,成立以来收益率为-30.30%,这一比率已经脚踩了私募清盘线。

但李驰这几年并没有新发产品,和李驰不同,但斌管理的基金却在积极推出新产品,2015年共发行了25只产品,这也可见市场对他依然认可。但由于这些新产品成立时间多集中于2015年的5、6月份,正赶上股灾前夕,因此业绩也远不及从前那样辉煌,有的产品净值回撤的很大。据好买基金网显示,但斌管理的东方港湾旗下共有28只基金,成立以来获得正收益的有7只,其中收益最高的是2007年2月成立的“东方港湾平安马拉松”,截至今年1月15日该产品收益率为91.68%,9年利润翻倍,年化收益率为7.57%。但斌把他管理的信托命名为“马拉松”,就可以看出他与时间赛跑的决心。作为价值投资者,在一只股票建仓以后,很长时间没有收益都是有可能的,不过至于到底是多长时间,很难找出一个度去衡量。

此外,除了7只获利的基金外,东方港湾旗下其余的21只基金都处于浮亏状态。其中亏损最少的是去年8月17日成立的“盈冠东方港湾掘金1号”,成立以来收益率为-0.04%。而亏损最严重的是“金钥匙东方港湾港股通”从去年5月14日成立以来,收益率为-17.8%。对于市场中对其产品亏损的质疑,但斌曾于去年10月在其博客上公开回应,称“公司所有公开产品的净值同期涨跌幅基本相同,净值的差异主要来自于产品成立时间的不同;公司所有基金产品的回撤控制均优于同期大盘走势”。

反思

作为私募界元老级人物,李驰和但斌的一举一动当然会是业内被关注的焦点。对于李驰的投资业绩,一私募行业内的基金经理向红刊财经记者表示,李驰的问题主要在于投资有点死板,也就是只看市盈率,过去几年李驰关注的银行或保险为代表的大蓝筹不涨,市场上炒的都是高市盈率的中小创股票,这对李驰来讲似乎有些不公平。但这位投资经理也对李驰充满期待,他说,“过去5年,不代表未来5年。一定要拉长时间周期看,蓝筹股或绩优股确实有机会的。”

此外,这位基金经理强调,现在私募基本上是靠仓位取胜,因为A股目前来讲是同涨同跌的状态,要想选股战胜市场是很难的,某些产品跌的少有可能是以为仓位低。不可否认,但斌此前在H股确实买了几只好的股票,例如白云山,这点还是功不可没的。现在私募的生存状态非常不好,想加仓但由于接近清盘线而不敢加仓,也是制约私募的一个问题。

价值投资无可否认,但为什么中国没有像巴菲特那样的价值投资者?在中国这个充满投机的市场是否适合做价值投资?价值投资者们是否也要根据中国A股市场而改变策略、与时俱进呢?这些都值得关注和探讨,私募大佬最终能否战胜市场,还要交给时间去验证。正如李驰在其新浪博客中说,“买入之后你要做的唯一事情就是等待了,等待时间来证明你的判断正确和收获财富成果”。对此,红刊财经记者也将持续关注。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