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报道 - 热门点击 - 正文

小基金公司规模增长进入停滞期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货币基金是公募保规模“神器”

2016年可谓是“最差开局”,资本市场上跳下窜,避险情绪激增。A股4次熔断后随之“夭折”,沪指首月跌逾2成,人民币急速贬值,国际油价起伏不定,海外市场亦是风声鹤唳。

这种世道下,公募基金的日子也不好过。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近日发布的数据,截至1月底,公募基金资产规模为7.25万亿元,环比减少13.62%,远超去年遭遇“股灾”后的缩水规模,创下基金业规模单月缩水的最大纪录。1月,货币基金和偏股基金是公募基金规模降低的主要原因,而债券基金则不降反增。

值得一提的是,1月,货币基金遭到巨额赎回,份额减少5031.40亿份,降幅高达11.33%。这与以往股指重挫时,资金转而投向低风险基金不大相同。业内人士表示,这主要是由于去年底基金公司利用货币基金冲规模,这些资金在今年1月又都纷纷退出,导致货币基金出现大规模赎回。

但在震荡市中,货币基金依然是公募基金保规模“神器”。经过一轮“股灾”之后,权益类基金产品和固定收益类基金产品齐头并进的态势愈发明显,固定收益类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普通股票型基金的“631防守阵型”已经成为大型公募基金保规模、拼排名的标配。

“股灾”中货币基金减震作用明显

目前,规模排名前10的基金公司旗下产品构成中,有8家基金公司货币基金规模占公司全部规模的半数以上。去年三季度“股灾”过后,这些基金公司规模非但没有缩水,相反集体还出现小幅增长。所以说,在熊市或者震荡市中,大量避险资金涌入货币基金,这为基金公司充分起到了减震的作用。

数据显示,华夏基金旗下货币基金规模占比已达到公司整体规模的62.73%,去年四季度凭借货币基金的强大支撑,公司整体管理规模突破5000亿元大关,直追天弘基金。在前10大基金公司中,仅嘉实基金和南方基金旗下货币基金规模占比不足50%,但两家基金公司货币基金规模占比也在40%以上。

而一些基金公司就是凭借着货币基金份额的激增,实现了管理资产规模的突飞猛进,华宝兴业基金便是其中之一。去年6月股市巨震,货币基金份额激增,华宝兴业现金添益A/B管理规模从去年二季度的501.60亿元猛增至三季度的2173.14亿元,华宝兴业基金管理规模也从去年二季度的1105.74亿元猛增至三季度的2576.38亿元,成功将忽视货币基金防守功能的鹏华基金挤出前10.

其实从2007年~2013年,华宝兴业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一直不温不火的徘徊在500亿元左右。但自2015年起,由于货币基金规模的快速增长,该基金公司成功挤进了千亿公募资产的大队伍。三季度末,华宝兴业基金资产规模成功突破2500亿元,无疑是三季度末基金公司中最大的一匹黑马。

次新基金公司亦是如此,新疆前海联合基金同样靠着货币基金规模一飞冲天。目前,公司旗下仅新疆前海联合海赢货币A/B一只基金,该基金成立于2015年12月24日,两类份额累计首募规模134.28亿元,在102家公募基金中排名第65位。对于一家成立尚不足1年的新基金公司来讲,这一成绩着实可喜。

忽视货币基金导致规模停滞

相反,在去年三季度的“股灾”中,没有货币基金的基金公司皆尝到了规模排名大起大落的苦涩。而有些小基金公司则由于长期忽视货币基金,规模集体停滞。

在公募基金规模排名前20的基金公司中,富国基金、鹏华基金和华安基金旗下货币基金规模占比最低,分别为11.53%、36.32%、26.01%。其中,富国基金和鹏华基金去年上半年凭借分级基金份额激增双双挤进规模前10,但两家基金公司在去年三季度的“股灾”中却遭受重创,排名在一个季度后再度跌出前10,鹏华基金规模更是惨遭腰斩。此外,华安基金也未能幸免,去年三季度规模也出现小幅缩水。

与上述基金公司相比,华富基金、益民基金、天治基金、汇丰晋信基金、大摩华鑫基金、泰信基金、诺德基金、西部利得基金、华宸未来基金等基金公司长期忽略货币基金,近10年来从未发行过货币基金。其中,诺德基金、华宸未来基金旗下至今尚无1只货币基金,产品结构失衡直接导致公司规模停滞不前。

数据显示,华富基金旗下只有华富货币1只货币基金,成立于2006年6月,规模仅70.40亿份,公司整体管理规模250.14亿元,在102家公募基金中排名第58位。华富基金成立于2004年,属于最早一批的基金公司,和其在同一年成立的天弘基金已稳坐规模“老大”的位置,中银基金管理规模跻身前10,上投摩根基金稳居规模前20。如此看来,华富基金规模已被“同班同学”远远甩在身后。

无独有偶,益民基金成立于2005年,旗下只有益民货币1只货币基金,发行于2006年7月,该基金规模至今仅1.09亿份,公司整体规模一直徘徊在40亿元上下,而其“同班同学”建信基金、工银瑞信基金、汇添富基金规模均已跻身前列。

缺乏创新只为公募“壳资源”

小基金公司由于“先天不足”而导致“后天乏力”,但并非只得认命,一批不甘心沉沦的基金公司掌舵者开始谋求转型路径。无论是天弘基金在互联网金融的“华丽逆袭”,还是民生加银借基金子公司“弯道超车”,这些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小基金公司于困境中变革图新,紧紧把握市场“风口”。

作为基金业的“后来者”,它们没有品牌渠道的先发优势,也没有强大的股东背景,但却拥有更具竞争力的机制和人才,或发力定增市场,或专注新三板,或精耕主题基金,或创新大数据基金。路径不一,但都不甘落伍,对安于现状的老面孔不认输,以专属领域创新者的身份杀入,正激情奔走在逆袭之路上。

通常,行业里有一个百亿规模红线,即一家基金管理公司规模做不到100亿,那么意味着公司运营会不断亏损。现在这个红线或许已达到200亿,但无论多少,基金管理公司的盈利来源靠的是管理费收入。所以,基金公司要想正常生存,需要有资产管理规模。

不过,偏偏有一些小基金公司不思进取,成立后迟迟不发产品,也没有任何创新。“这或许与现阶段公募基金牌照放开有关。”天相投顾基金分析师田熠指出,各路资本争相申请公募基金牌照,其中不乏一些公司申请目的只为获取公募基金的“壳资源”。对于这类小基金公司,可能在申请牌照之初就没有想好如何发展,难说对投资人抱有负责的职业精神。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