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跌有因,谨慎有原,逢低吸纳,等待机会”是本周行情的走势特征与投资者策略。尽管本周因中秋小长假因素,只有3个交易日,但走势上却更为复杂了,周一市场因上周末美联储鹰派发言,再度引发加息等收紧流动性的担忧,导致全球股市都出现了跳水,A股更是大幅低开40余点,创了年内最大的缺口,盘中一度跌破3000点,尾盘在权重股作用下出现了翘尾,收复了60日线。从个股来看,银行股跌幅最小,黄金股跌幅最大,显然美联储加息因素是主导,军工股因时间周期和事件刺激,保持明显的抗跌,更有逆势红盘。周二市场出现了明显的修复,个股始终涨多跌少,抛盘减少,量能快速萎缩,尾盘再度出现了上拉,显示市场对利空因素消化较好。周三市场再度因美股下跌1.42%而出现了低开,指数盘中跌破3000点随后拉回,然后进入到了节前惯有的窄幅整理状态,谨慎情绪浓厚,供水供气为首的公用事业板块,军工、特钢板块等涨幅居前。
9~10月是多事之秋,考验一个接着一个
9~10月行情是一个相对特殊的时间段,因节假日很多,所以主力也不敢贸然发动行情。每逢长假前市场往往处于一种交投减少、维持窄幅震荡的情况,尤其是长假期间的国际因素很难完全把握,汇率和大宗商品期货市场也容易出现一些“黑天鹅”走势,所以不少资金选择了规避。
如今全球市场都在关注美联储是否加息?笔者认为这里面的关键因素还是资金流动性的收紧,近年来全球股市大多是由充裕的流动性推高的,而G20会议上各国达成一致,那就是宽松货币政策对经济刺激作用很有限,各国不宜在此时在进行汇率战,货币贬值只会让疲弱的经济更雪上加霜。所以,在英国降息之后,欧洲央行并未按照惯例跟进,而是选择了沉默。
同样,中国央行也在公开市场执行了收长放短的行为:时隔4年之后,本周重新启动了28天逆回购,之前是在2013年春节使用该工具,目的是为了在春节期间保证流动性;8月底央行还重启了14天逆回购,笔者认为如今两个短期工具恢复,而之前3年期逆回购到期后,央行没有展期,这是典型的收长放短,锁定流动性的行为,也在通过短期回购利率进行去杠杆行为。
因此,与其说担心美联储加息,不如说担心全球央行新一轮的货币收紧行为。9~10月外围注定不平静,全球市场的暗潮汹涌,目前开始慢慢显现,尤其是美联储加息预期带来的联动效应。近几日全球市场的波动,均是由市场对此事的预期转变而引起的,而其他事件还有如美国大选、欧洲的债务危机、英国退欧的多米诺效应、意大利的银行坏账等,均有可能加剧恐慌情绪的蔓延。所以,国庆长假期间或许才是真正的考验。
投资者仓位控制,保持灵活策略
是考验,也是机会。如同6月份市场遭遇到的诸多考验之后,6.24英脱欧指数回踩2800点,随后2周内就涨到了3050点上方,这就是连续利空考验后夯实了基础。如今也是类似的情况,从A股角度分析,缺口是个重要因素。2016年9月12日的缺口达到了40余点,这样的幅度是比较罕见的。因为哪怕是在1月份创历史记录的20%以上单月连续大跌,市场恐慌情绪浓厚之际,却并没有出现大的跳空缺口。今年比较大的跳空缺口是出现在2016年5月9日的17点缺口;而说到大的缺口,需要追溯到2015年8.24和8.25两天都有连续跳空,且缺口都是80点以上,甚至百点以上,但随后有了2~3个月箱体反弹,所以说急跌大的跳空缺口,反而是让利空因素快速释放。
继续向前追溯,可以发现超过1%的缺口都会尽快被回补,但要注意的是,如果是下降趋势,回补后又会引发新的跳水,所以要把握好节奏。尤其是2011年8月份的这波跳水,缺口回补的走势最值得研究。综合来看,经历过了一波“磨人”的连续19天阴跌后,9.12跳空缺口的中阴打破了这样的走势,或许是新的转机。毕竟,在慢熊行情中,奢望反弹突破是很难的,只有不断利用跳水后砸出来的低点完成波段。
A股的点位或许不算太高,可许多股票市盈率并不低,加之监管趋严、资金面迟迟无法大幅改善、IPO加速趋势等因素,被限制在一个狭窄的空间里。如今连大体量的险资、国家队资金都如此,那么素来以船小好调头为优势的普通投资者为什么要放弃呢。
笔者认为,在慢熊行情中,投资者仓位也必须要保持灵活,一般来说采取半仓模式,这样可进可退,有很大的灵活性,耐心低吸低市盈率的价值股才是上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