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2020年我国智能硬件规模将达万亿元
中国证券网讯 在昨天召开的“2016移动智能终端峰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乔跃山详细解读了9月21号正式发布的《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他表示,后续将开展智能硬件试点示范区建设,在全国范围内选择若干区域,建设一批智能硬件试点示范区,引导智能硬件产业提升、系统集成技术开发能力。预计到2018年,我国智能硬件产品可服务的总体市场规模可以达到5000亿元,到2020年可以达到万亿元的水平。
据中国通信网10月28日消息,乔跃山说,工信部一直高度重视智能硬件产业发展。智能硬件是大数据云计算的基础,精确的数据资源库和高效的智能化分析来源,智能硬件产业的发展对推动人工智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经过对智能硬件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就准备共同来编制印发实施专项行动。智能硬件已经成为推进“互联网+”创新创业的主战场,智能硬件是智能感知、绿色计算、导航定位、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是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与社会生产生活的深度融合。同时,我国智能硬件产业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基础,目前智能硬件产业已经蓬勃兴起,初步形成智能可穿戴、虚拟现实、智能服务机器人等,2015年全球智能可穿戴出货量7810万部,虚拟现实产业约15.4亿美元。预计到2018年,我国智能硬件产品可服务的总体市场规模可以达到5000亿元,到2020年可以达到万亿元的水平。
乔跃山指出,在全球化技术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智能硬件产业面临不少挑战,比如同质化严重,单产品标准、多产品之间的标准和应用范围都有所缺失,产业生态碎片化,互联互通的问题,为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在今年年初,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电子标准化研究院、赛迪等机构成立了起草组,启动了专项行动研究制定工作。
在谈到后续工作时,乔跃山表示,一是支持关键软硬件技术开发,面向智能硬件领域需求旺盛的低功耗芯片和操作系统等基础技术环节,加大支持力度,支持开展关键芯片和软硬件开发,鼓励龙头企业牵头,推动我国软硬件系统协调发展,打造智能硬件产业生态。二是开展智能硬件试点示范区建设,在全国范围内选择若干区域,建设一批智能硬件试点示范区,引导智能硬件产业提升、系统集成技术开发能力。三是加强智能硬件标准设计,按照成熟一项、制定一项、推广一项的原则,制定关键技术标准,完善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快速衔接机制。支持面向标准复合型、软硬件协调产品解决服务,开展智能硬件国际标准研究制定工作。四是支持重点领域应用推广,按照人工智能实施方案和智能硬件专项行动中提出的主要应用领域,在交通、健康养老、医疗、教育、工业等重点领域开展智能硬件推广工程。
【相关阅读】
就互联网发展趋势而言,在发展初期,一定是硬件产业居主导地位,可以诞生一批又一批的全球知名企业,例如戴尔、联想、康佳等。随着移动互联网渗透率的提升,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产生的一系列以软件应用见长的全球知名企业,比如百度、阿里巴巴、腾讯、脸谱、谷哥等纷纷崛起,戴尔、诺基亚等前期的产业巨头走向没落。
数据调研机构IDC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大增26.1%至2250万部。其中,不支持第三方应用的基本款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同比增长49%。
日前Mobileye和德尔福汽车公司宣布双方将共同开发SAE(美国汽车工程协会)4/5级自动驾驶全套解决方案,其实在无人驾驶汽车上,巨头间的跨界合作已经屡见不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无人驾驶产业的发展。现阶段量产车已经开始普及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ADAS系统是实现无人驾驶的基础,但ADAS系统目前在中国的装车率只有3%左右,提升空间巨大。A股中,密集事件催化下,无人驾驶主题投资料回归。
日前,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2016年英特尔开发者大会(IDF16)上,英特尔CEO科再奇首次公布了“融合现实”(Merged Reality)技术。该“融合现实”项目名为Alloy,是一个全新开发的一体化虚拟现实解决方案,致力于实现VR和AR的相互融合。
由工信部和上海市科委指导、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组织的中国(上海)国际传感器技术与应用展览会12日起在沪举行。参与本次展会论坛的业内专家认为,在NB-IoT突破了物联网发展缓慢的瓶颈后,随着下游需求的扩张,传感器即将成为半导体产业增速最快的细分领域之一。而在扶持政策方面,工信部接下来会着力推动窄带物联网落地,并将从五大方面支持传感器领域的发展。
市场研究机构IDC最新预测,今年虚拟现实(VR)硬件出货量将开始“飙升”,直到2020年才会趋于稳定。预计今年将有960万部VR头戴显示器出货,未来四年内总出货量将飙升至6480万部。相比之下,2015年该产品出货量仅约为35万部。(上海证券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