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更名“蹭热点” 超半数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不可持续)
编者按:上市公司名称是公司的脸面,更是公司品牌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整个A股市场投机风盛行的大环境下,不少别有用心的公司常跟随市场热点声言转型,紧接着给自己取个和热点接近的新名字。这个举动常常会引来资金的追捧、股价的蹿升。这种“转型是假,炒作是真”的情况甚至在一家公司多次发生。
这种怪现状在最近几年有愈演愈烈之势,统计显示,2010年至2013年,主动改名的公司在50家以内,2014年达到了90家,2015年达到了135家,2016年达到139家。
2016年9月,上交所发布了《上市公司变更证券简称业务指引》,来规范公司改名行为。该指引的出台,初步遏制了上市公司主动改名的热情,但弹性的监管能否遏制任性更名,仍有争议。
改名本身没什么错。如果是真实的资产重组、产业升级,最终形成公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真实业绩,这种改名是正能量的。但如果改名是为了炒作,甚至玩财务造假、内幕交易,那就应该被监管,甚至法律制裁。
值得投资者注意的是,市场正向价值投资转变,与其把公司改名与否当回事,还不如从公司的内在价值、获利能力、成长性等方面着手,趋利避害。
在A股市场里,总有很多不可思议的神奇逻辑和奇葩表现,像公司的名字影响股价走势这种事也会发生甚至频繁上演:奥 巴马连任美国总统时,澳柯玛涨停;情人节到来,海南橡胶大涨;文章出轨,伊利股份大跌;传白百何出轨,红墙股份来个大涨……既然市场对公司名称无比“看重”,那么上市公司也就难免“投其所好”。
数据显示,近年来A股上市公司掀起了一波“更名潮”。自2013年开始,变更证券简称的上市公司逐年增多,2015年以来上市公司主动更名的数量更是达到了每年百余家,原因不外乎是主营业务变更、重大资产重组等,但其中也有不少上市公司试图通过变更证券简称“蹭热点”,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即炒作自家股票。
A股市场掀起“更名潮”
传媒板块成“更名聚居地”
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6年,沪深两市变更证券简称的上市公司由148家攀升至248家,与此同时主动变更证券简称的上市公司数量随之增多,主动变更证券简称的公司家数占更名总家数的比重也呈上升趋势。数据显示,2010年,沪深两市主动变更证券简称的上市公司仅有28家;2011年至2013年,这一数字稳定在30至50家;到了2014年,主动更名的上市公司数量翻番,达到了90家;2015年,更名公司数量“破百”,达到135家之多;2016年,这一数字又进一步增长至139家。(见表1)
根据申万一级行业划分,2016年以来,沪深两市27个行业中均有上市公司证券简称发生变更,其中涉及公司181家。而从各行业变更家数来看,隶属机械设备和文化传媒的上市公司变更家数最多,分别为18家和17家,而电气设备、房地产、电子、交通运输和轻工制造5大行业均有不少于10家公司变更过证券简称。
不过,虽然文化传媒类上市公司更名数略低于机械设备,但从更名公司数量占行业内成分股数量的比重来看,文化传媒类上市公司却力压所有板块“拔得头筹”,证券简称变更的公司家数占该行业上市公司总数为15.32%,交通运输行业则以9.17%的占比紧随其后。(见表2)
对于文化传媒行业高更名率的原因,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对《红周刊》记者表示,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比较大,由此带来的政策红利是行业内兼并重组及公司战略转型的主要动力,因此,文化传媒行业的上市公司更名率较其他行业更高。“另外,文化传媒行业属于轻资产性质,对于原来就属于文化传媒行业的这部分公司来说,实施产业升级的发展空间也会非常大。”
此外,魏鹏举还认为,题材炒作也是文化传媒行业高更名率的原因。“近年来,二级市场上文化传媒板块估值普遍较高,很多公司的转型不得不令人怀疑有借机炒概念的嫌疑。”
更名公司基本面分化严重
超半数业绩增长难持续
一般而言,上市公司主动变更证券简称的原因不外乎主营业务变更、重大资产重组等情况,因此有不少投资者视更名为利好。不过,《红周刊》记者了解到,经过一系列的资本运作之后,不少更名公司的后续业绩却表现欠佳,2010年以来,有超过半数更名公司的业绩增长都难以稳定持续到第二年。(见表3)
其中,天沃科技在更名之后就陷入了亏损的“泥潭”。记者了解到,自2013年以来,张化机(天沃科技原名)通过实施收购新煤化工设计院(上海)有限公司、与美国企业合资成立江苏天沃综能清洁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等举措,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并由此更名为“天沃科技”。不过,这一转型尝试从目前的业绩上看恐怕并未取得成功。天沃科技2014年年报数据显示,公司全年净利润由更名前的1.26亿元(2013年数据)下滑至7016.66万元,同比减少44.09%;2015年这一数字又进一步下滑至1539.38万元,降幅达78.06%;而据最新披露的2016年年报数据显示,天沃科技的净利润在去年出现公司上市6年以来的首度亏损,亏损金额竟高达3亿元。
部分公司的转型不力让更名之后的想象空间瞬间化为了泡影,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上市公司试图通过变更证券简称“蹭热点”,迎合二级市场的炒作。这其中,最典型的当属2015年多伦股份在未开展任何互联网金融相关业务,也没有配备任何相关人员的情况下,将证券简称变更为“匹凸匹”。
《红周刊》记者了解到,2015年5月11日,多伦股份披露公告称,公司立志于做中国首家互联网金融上市公司,基于上述业务转型的需要,为使公司名称能够体现公司的主营业务,公司拟将名称变更为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在更名预期加牛市气氛的共同催化下,多伦股份连续拉出6个涨停,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公司股价由5月7日的每股10.96元(前复权,下同)一度上摸至25.51元,区间涨幅高达132.76%。
不过,匹凸匹对互联网金融转型显然是说说算了,因为后续既没有引入互联网金融资产,也没有在内部搭建互联网金融的团队和组织架构。2015年年报显示,匹凸匹全年净利润亏损1.02亿元,同比下滑244.11%,“扣非”后净利润更是同比下滑了635.73%,公司转型7个多月的互联网金融业务的贡献率还是个鸭蛋(0).
而随着匹凸匹2016年业绩继续亏损,连续两年净利润为负值,公司在今年3月29日再度“更名”为*ST匹凸。因为没有基本面的支撑,也没有更好的“转型计划”,*ST匹凸的股价已经失去了“昔日雄风”。2016年以来,*ST匹凸的股价一路下跌,截至5月18日,*ST匹凸跌至每股7.66元,较每股25.51元的前期高点跌幅近70%。
其实,匹凸匹的“忽悠式”更名并非个案,由湘鄂情更名而来的“中科云网”也是“教科书”般的更名案例,虽然公司在穿上“新马甲”后股价曾一飞冲天,但尴尬的是,公司宣称的转型环保、影视、大数据、光伏等等,无一实现,时至今日还是依靠其日益萎缩的餐饮“老本行”勉强生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