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严审是化解IPO堰塞湖的良方)
如果人们原来还不能确定IPO严审是否常态化,那么经过本周发审会7否6、5否3缓1之后,相信所有的疑问都已打消了。今年以来IPO的通过率已降至36%,否决率则升至49%,为历史之最。对投行来说,本周是惨淡的一周,但对A股市场来说,则是一件大好事,因为源头水更清了。与其让问题公司鱼目混珠上市后不受待见,让投资者买也不是,不买也不是,还不如拒其于证券市场大门之外。
IPO堰塞湖具有多重危害
IPO本来就应该严审,严审应该是常态。但过去实在太宽松了,甚至还想不审,所以大家已经习惯了宽松,上会大概率会通过,把这看成了常态化,所以才会对现在的严审大惊失色。过去历年来,IPO的过会率在80%到90%。更让人惊奇的是,被否公司二次上会的过会率更高,几乎必过,个别仍然被否的,三次上会也会过。这种“老常态”导致很多问题公司也都来排队IPO,抱着侥幸心理闯关,成则一夜暴富,败则不馁,二进宫又是一条好汉。这样IPO堰塞湖便居高不下,成为全球股市的一大奇观。
IPO堰塞湖给A股市场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把二级市场压得喘不过气来,二级市场投资者始终笼罩在大幅扩容的阴影之中,投资者投资A股有巨大的后顾之忧,不知道什么时候堰塞湖会决堤,带来灭顶之灾。其次是影响了优质公司的IPO进程,因为候审公司太多,排队时间太长,让一些优质公司望而却步,或改道境外上市,或借壳上市。优质公司到境外上市让投资者感到遗憾,而借壳上市则又搞得市场鸡飞狗跳,一地鸡毛。另外也让监管部门左右为难,泄洪会危害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利益,也会动摇A股市场的根基,细水长流则让排队公司不满。因此IPO堰塞湖成为长期困扰A股市场的大问题。
怎么化解IPO堰塞湖?此前两年的做法是加快IPO速度,2016年不是一个完整的IPO加速年,是从下半年才开始加速,而2017年则是完整的IPO加速年,据统计,2017年共有436家公司实现IPO。与此同时IPO的过会率也很高,拟上市公司的排队时间明显缩短,快的只用了7个多月,而且从过会到拿批文的时间最短只间隔了4天时间。IPO加速的结果是让二级市场承受巨大扩容压力,两年下来又增加了很多解禁限售股,而回头一看,IPO堰塞湖并没有显著降低。直到新发审委成立后开始严审IPO,过会率大幅降低以后,有些排队公司眼见情况不妙,主动撤回了IPO申请,而一些问题公司则暂时打消了先去排队的念头,这才将IPO堰塞湖降了下来,但仍然还有451家公司在排队。
严审让问题公司知难而退
显而易见,IPO严审让很多问题公司知难而退,毕竟排队IPO也有不菲的资金和时间成本。过去因为过会率高,这个成本与公司上市后获得的巨大利益相比微不足道,所以很多公司都赶来排队。现在过会率这么低,这个成本就要好好算一算了,是不是值得就要两说了。当然,这些公司都还在观望之中,看IPO严审是不是一阵风,如果刮过去就又恢复到以前宽松的老常态,那么这些公司还是会来排队的,而被否的公司也会再来排队,这样IPO堰塞湖就会被再度抬高。
事实已经证明,严审具有化解IPO堰塞湖的功效,因此贵在坚持。过去认为化解IPO堰塞湖的办法只有疏解,似乎只要加速IPO,就能加快化解堰塞湖,因此提出了2年解决IPO堰塞湖的目标。但实际情况是IPO速度越快,赶来排队的公司也越多,前清后积,没完没了。只有严审可以轻松应对这种情况,排队越多,否决越多。如果按本周这样的否决率持之以恒,要不了3个月,IPO堰塞湖可以降低一半以上。
根据中国的国情,IPO不排队是不可能的,但保持100家左右的排队长度则是各方都能接受的,这样的排队长度基本上不会影响优质公司的IPO进度。是不是优质公司,需要接受市场各方的检验,特别是媒体的监督,这需要一定的时间,而这个排队长度刚好能满足市场各方对排队公司进行方方面面的研究剖析,查找可能存在的问题。
投行人士不必大叹苦经,不要把过去不正常的宽松当正常,IPO是让优质公司加快发展,不是让问题公司来圈钱。过去IPO造假给A股市场带来了多少后遗症?带病上市又让多少投资者“吃药”?终身追责可不是一句空话,IPO严审其实也是对投行的一种保护。A股市场欢迎优质公司上市,但对问题公司一定要说“不”。
关键词:堰塞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