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报道 - 热门点击 - 正文

张俊鸣:A股市场扩大开放 莫期待“洋韭菜”接盘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对于“资金市”色彩鲜明的A股来说,任何与资金有关的消息都会被市场高度重视,上周末有关开放外国投资者参与A股范围的消息,也同样引发市场关注。投资者应当从更高的格局来看待此次开放,不要拘泥于增量资金的多寡,而要着眼于未来上市公司内在价值的增加,以及由此带来的投资机会。

(原标题:张俊鸣:A股市场扩大开放 莫期待“洋韭菜”接盘)

对于“资金市”色彩鲜明的A股来说,任何与资金有关的消息都会被市场高度重视,上周末有关开放外国投资者参与A股范围的消息,也同样引发市场关注。根据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征求意见稿,两类外国人将被纳入开放交易A股的范围,包括在中国境内工作的外国人,以及A股上市公司中在境外工作并参与股权激励的外籍员工。消息出台次日,A股便出现了近期罕见的大涨,主要指数全面收红。虽然扩大开放是A股市场发展的必然,也对引入增量资金有所帮助,但如果把这些新纳入的外国投资者,简单视为接盘的“洋韭菜”,甚至认为可以成为推动A股上行的动力,那就过于简化此举的意义,并陷入误区。

实质增量资金有限

此次扩大开放外国投资者参与A股,最令人瞩目的是“中国境内工作的外国人”这部分,虽然开放范围仅限于和中国证监会建立监管合作机制的国家地区,但也有超过60个之多,其中不乏美国、日本、加拿大以及欧洲多国,以及韩国、新加坡等邻近国家。虽然看起来阵容强大,但涉及的人数也仅有几十万,相对目前已经有几千万境内个人投资者的A股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更何况,这些符合规定的外国投资者,也未必会全部开户,尤其是在目前A股整体弱势,且存在一定程度文化差异的背景下,集体蜂拥入市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从2013年4月开放中国境内的港澳台人士进入A股的情况,可作为参考。当时A股和目前一样处于比较低迷的状态,港澳台和内地文化类似,尤其是香港股市有众多内地上市公司和A股重迭,台湾则在股市术语高度类似的大背景下,开放之初开户数量并不多。当时统计估算符合开户条件的人数约45万人,和目前开放“中国境内工作的外国人”的数量接近,但2013年4月2日开放首日,只开设了1044个账户,到当年7月21日增长到近3万户。如果考虑到绝大部分投资者会同时开立沪深两市的账户,实际参与投资的人数还要减半。当时开放之后,A股低迷的走势也没有明显变化,甚至在当年6月还一度下探1849点的新低。而现在A股的市值比当时更大,因此此次扩大开放带来的增量资金,对A股的直接推动作用预计会更小。

外国投资者更可能是“韭菜收割机”

笔者和有意愿投资A股的台湾同胞交流过,其开户姗姗来迟的原因包括办理“三证齐全”需要时间,有估值更低的B股和港股可以选择,以及对大陆上市公司的熟悉需要时间,更倾向于选择基金等。在文化基本相同、了解A股成本较低的情况下,投资A股都会有一些障碍存在,更何况那些文化差异较大的外国投资者。同时,这些新开放范围内的国家,公认资金比较雄厚的美、日等发达国家,其境内投资者参与股市的方式更多是通过购买基金来实现,亲自开户买卖的比例较低,对于市场环境差异巨大的A股,大规模直接入市的可能性更低。

另一方面,外国投资者不仅大面积成为“韭菜”的可能性不大,成为“韭菜收割机”的可能性反而大一些。除了他们通过外资机构参与A股的可能更大之外,“A股上市公司中在境外工作并参与股权激励的外籍员工”,更可能成为未来A股限售股解禁的来源之一。如果解禁时股票估值过高、泡沫明显,这些开户的外籍员工不仅不会买入A股,反而会出脱手中持股。

终结“韭菜观”背后的零和博弈思维

指望外国投资者成为被收割的“韭菜”是不现实的,因为可开户不等于要开户,开户了未必买股票,买股票也不能和追涨杀跌划上等号。把对手当成收割的“韭菜”,实质上是一种零和博弈的思维。这一思维是构建在上市公司分红无法覆盖交易成本的基础上,股市成为价值的毁灭者而不是价值的创造者。过往我们看到A股不少上市公司存在“只图圈钱、不思回报”的现象,“韭菜观”的出现也与此有关。而随着外资机构、养老金等价值投资型的长线资金的流入,投资者互相“割韭菜”来获利的难度将越来越大,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共同成长壮大,A股市场才能跳脱大涨大跌、牛短熊长的宿命。

此次扩大外国投资者参与A股的开放政策,最主要立足点也是在于发展实体经济、壮大上市公司。在此次征求意见稿中,便开宗明义地指出“建设人才强国的战略要求和深入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正和参与股权激励的外籍员工有关。表面上看,股权激励形成的限售股会对市场形成抛压,但如果措施得宜,将有助于激发外籍员工的创造力,增加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因此,投资者应当从更高的格局来看待此次开放,不要拘泥于增量资金的多寡,而要着眼于未来上市公司内在价值的增加,以及由此带来的投资机会。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