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投资不过山海关的说法人人皆知。但总有一家显得格外特殊,这个公司就是长春高新,由于地理位置带来的稀缺性,长春高新似乎总是市场关注的对象,且总有说不完的话题。
前些时日还以“东北大妈忘记密码,13年大赚100倍”作为谈资的“东北茅台”,近日的表现可谓令人大跌眼镜。究其原因,很有可能是市场被广东省牵头16省联盟带量采购,生长激素也要被集采的鬼故事给吓到了。而长春高新作为生长激素NO.1,市场显然第一时间用脚投票。我们且不论消息的真假与否、何时到来。而是借着此次机会,谈谈生长激素集采的可能,以及对于投资的启示。
问题来了,生长激素会被集采吗?
对此,我们分两种情况讨论一我们审视此次事件,若从政策层面来看,由于集采常态化意见的发布,未来集采趋势不用多说,但是由于政策发布时间不长,那么对于何时落地还是未知数,想必并没有那么快。其次考虑市场竞争的情况,生长激素这块市场玩家有限。以水针为例,目前在公立医院还没形成充分三家以上的,且产品在国家医保目录里也只有一两个适应症,怎么看针对水针及长效的集采,都不怎么具备条件。所以市场担忧由于集采而影响长春高新大头收入(水针占比70%以上),基本上是担忧过度了。其实早在去年11月份,长春高新就曾表示过:“生长激素相关国家政策还不是十分明确,水针可能性不大,预计粉针存在纳入集采可能。”可见公司自己心里是有杆秤的。 二假设集采还是来了,但考虑到市场需求,越来越多家长对于孩子长得更高的期望必然有增无减。生长激素竞争格局并未到白热化的阶段,相关厂商并无以价换量的必然需求(况且产能也跟不上)。更不用说生长激素本就不是刚需,类似接近类消费,如医美的逻辑。最终必然是由消费者买单。国家医保本身就很紧张,试想对于一个本不刚需的需求,集采有何意义呢?即便是有,也顶多是报销先天发育不良者的治病需求,报销相对便宜的产品(如粉针)。粉针占长春高新的营收占比仅8%-9%,即便进集采,对于收入的影响是比较十分有限的,总的来说,与其打着集采的口号讲鬼故事,倒不如说是长春高新短期上涨过快,估值过高导致。要知道长春高新就在前几日刚刚创下了历史新高,市场总需要一个下跌的理由罢了。可见,长春高新作为一家优秀的公司,也难逃可能存在集采的厄运。前些日子人口普查老龄化数据,一时间带动了医药板块的反弹,但是市场短期似乎只看到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需求扩张”,但一定程度忽略了集采对于“价格端”的冲击。那么透过现象看本质,集采对于医药行业到底影响几何?对于投资而言有何启示呢?
大势所趋,辩证看待集采带来的影响
最新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人超2.6亿人,占总人口的18.70%。且持续增长大势所趋,但是出生率的逐年降低,使得医保社保的供给出现缺失。开源不成,便只能节流了。众所周知,集采就是为了降低医保的一种手段。我们要以辩证的眼光看待集采,一方面对于缺乏竞争力的企业,没进入集采,导致这块业务今后无法展开,那这样支撑此前的逻辑就发生了改变,跌跌不休。而进集采名单的,虽然短期利润挤压导致估值下降,但是由于公司具备竞争实力较强,长远来看能够以量制胜,最终总利润或许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自然不就是坏事了。因此长期来看,被集采的优质企业更容易获得市场的垄断地位。至于尚处集采浪尖的公司,如果没能有对行业、公司准确的判断,最合适的还是等待最终消息落地再说。生长激素的集采大概率是虚惊一场,但是医药别的品种就没这么幸运。毕竟投资赚钱的本质还是寻找确定性!
对比日本,我国的医药行业发展几何
未来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的确带来大量的医药需求,但是考虑到药价降低的影响,全行业大发展的局面或并不会出现,参考日本医药市场的发展经验,医药行业分化趋势或日益明显。日本的医疗卫生开支占GDP比重多年稳定约10%左右,中国则占7%不到,对比上升空间较为有限。况且日本的人均GDP是中国四倍,而我们未富先老,国家医保压力可见不小。从历史角度来看,日本药企也曾经享受过经济增长以及医保覆盖从无到有的好时光,采用全民医保和全药医保制度,医药行业复合增速稳定在10%以上,也算是高光时刻。但是好景不长,1980年开始,由于医保收入增长放缓,日本当局开始控制药品价格,之后十年间药品整体降幅达60%,行业增速也随之趋缓。越到近几十年,行业增速就愈发趋缓,仅为各位数。
根据日本厚生省数据,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的药品定价体系在降低药价方面效果最为显著,此后经过多轮调整,医药降价幅度趋于平稳,但依旧保持着每两年6%的降幅。自然,医保倒逼使得当时的制药企业并不好过。1975年,日本制药企业为1359家;2011年,其数量减少到约300家。其中主要生产处方药的厂家约为100家,而主要生产仿制药的企业仅为20多家。可以看到,在这一过程中,日本的制药企业也是加速了行业出清,行业集中度出现了不断集中的过程,而我们国家也将面临着这一风口。
对于投资,选择最具确定性的好方向
那么参照日本经验,对于投资医药行业而言,哪些方向具备更高的确定性?1.创新药,依旧是最具有潜力的大赛道,届时比肩世界的药企势必会从中跑出,不过当下投资创新药企,还是得抱有着研发失败的极大风险,普通投资者选择创新药企,还是需要有些格局的。2.医疗器械,从日本过往数据可以得出,在1999年至2018年的19年间,日本医疗器械国内产值仅仅从1.11万亿日元增长到1.28万亿日元,其间多年增速甚至为负。但是具备开拓海外市场的器械厂家,自1999年-2018年的出口金额从3600亿日元大增至6700亿日元,增速则与国内不尽相同。可见具备出海竞争实力的公司,大概率日后能够获得比较滋润。同样,创新药企也是一样的,如果不能进入成熟的欧、美、日市场并与这些跨国药企正面硬刚,很难形成与跨国巨头比肩的实力和竞争力。3.医药外包,受益于医保控费下药企外包需求增加,受益于新药研发与申请加速、海外订单流入等因素,持续高景气。毕竟研发成与不成,该收的费用还是得收的。4.医疗服务,医疗服务行业不仅能免疫医保控费政策,而且能够享受消费升级下市场扩容所带来的红利。还是以日本为例,由于医疗服务的供给受到人力资本的约束,成本呈刚性上涨趋势,而随着经济增速放缓甚至趋于不增长,医保资金增长有限,日本继而实施了医保支付改革,药品支出在1990年之后呈下降趋势,大量的支出投入到医疗服务之上。
总而言之,医药赛道的景气度一时难以言顶,但是非专业的投资者很难下手,光看着估值就令人害怕,尤其是在近日医药板块一定程度回暖,部分优质公司的估值又开始高估起来。因此在这个阶段,持有总比买入合适。如果鉴于自身研究能力的问题,顶投奖中优秀的医药基金经理或许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本文篇幅有限,感兴趣的可以自行研究一下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想必会有不一样的感受。投资没有坦途,在此附图以共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