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报道 - 热点新闻 - 正文

守护金融消费者“钱袋子”,浦东法院发布10起典型案例及风险提示

来源:国际金融报 媒体 2025-03-14 13:36:2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承载区,浦东如何为消费者筑牢金融理财安全防线?在金融创新持续活跃的背景下,高收益承诺背后又暗藏哪些风险?

《国际金融报》记者获悉,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之际,3月13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浦东法院”)在位于金茂大厦的“浦东法院陆家嘴金融城金融纠纷治理法官工作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聚焦涉金融理财产品消费者权益保护,以司法实践回应社会关切,守护金融消费者的“钱袋子”。本场发布会是“促公正作表率——深入推进上海法院工作现代化”系列发布会第3场。

会上,浦东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包晔弘通报2022年至2024年浦东法院涉金融理财产品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件审判情况,审委会专职委员俞波介绍10起典型案例,金融审判庭庭长余韬发布《涉金融理财产品消费者权益保护风险提示》。发布会由浦东法院政治部副主任、新闻发言人严剑漪主持。

多元纠纷化解工作成效显著

本次发布会通报的涉金融理财产品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件,是指金融消费者因购买金融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引发的民商事纠纷。白皮书显示,2022至2024年,浦东法院共受理涉金融理财产品纠纷案件965件,审结971件。

从案件类型看,受理的案件中金融委托理财合同纠纷最多,占比达51.5%,财产损害赔偿纠纷、证券投资基金交易纠纷、人身保险合同纠纷次之,占比分别为23.9%、14.5%和7.8%。

从结案情况来看,以撤诉方式结案为411件,占比最高,多元纠纷化解工作成效显著。从涉诉金融机构类型来看,八成以上案件的涉诉主体为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公司、投资管理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信托公司。

白皮书分析,涉金融理财产品案件呈现产品服务不断创新,法律关系错综复杂;理财需求多元差异,特殊主体比例提升;金融科技应用广泛,电子签约趋势明显;私募理财风险频发,涉众特征较为突出;集资手段花样翻新,民刑交叉风险暗藏等8个特征。

强化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为健全金融消费者权益司法保护机制,浦东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强化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理念,并创新构建“示范判决+多元化解+协同共治”机制。

对于金融理财领域中案件数量较多的类型化纠纷,选取符合条件的案件作为示范案件,以示范判决引领平行案件公正高效化解。目前已审结25类42件示范案件,带动平行案件中起诉后和解撤诉300余件,当事人和解不起诉800余件。

同时,依托“浦东法院陆家嘴金融城金融纠纷治理法官工作室”,与多家专业调解机构合作,建立了广泛的专业调解与司法协同衔接机制,努力打造适应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多元化解纷新格局。

浦东法院还制定了《关于加强金融审判与金融监管有效衔接的意见》,建立完善与金融监管机构、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行业协会的常态化合作机制,通过发送司法建议、发放白皮书等形式,引导各类金融主体依法合规经营。

10起典型案例明确责任边界

会上发布的10起典型案例,涵盖了私募基金、银行理财、券商资管、保险投资等多个金融理财领域,涉及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义务、管理人信义义务等热点问题,展现了当前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复杂性。

法院通过探索类案裁判规则,明确责任边界,为金融机构合规经营提供指引,也为消费者识别投资风险、依法维权树立示范,推动构建规范有序、公平透明的金融市场环境。

例如,在一起案件中,沈某经某基金销售公司的推介,投资500万元购买私募基金,并申请转为专业投资者,但该公司未审查沈某是否符合专业投资者转化的条件,仅电话告知其不再提示产品的特殊风险,后沈某未获兑付。法院认为,销售机构对该申请未进行谨慎评估,不符合转化条件,不能豁免适当性义务,判公司承担55%的赔偿责任。此判决不仅强调了“卖者尽责”是“买者自负”的前提和基础,也有助于提醒销售机构严格履行适当性管理义务。

另一起案件中,银行员工陆某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向76岁的孤寡老人葛某销售非本行代销的私募基金,导致其蒙受重大损失,而银行未能及时发现并制止,存在疏漏,应承担相应的过错赔偿责任。本案提醒金融机构强化监管职责,尤其是在服务老年客户时,更要加强员工行为管理,老年金融消费者也应当审慎投资,避免盲目听从销售人员的推荐。

会上,浦东法院还首次面向金融理财产品消费者发布专门的风险提示,从投资前、签约时、投后管理全链条提出十项简明实用的建议,助力金融消费者树立理性投资观念,也为金融机构规范经营提供参考,共同织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网。

打造更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来临之际,浦东法院召开涉金融理财产品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发布会,特别是介绍了十条风险提示,有助于进一步保障好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预防金融风险发生。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统计与数学学院教授王品玲表示,当下,金融业态日趋多样,金融产品日趋复杂,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发展离不开法院的支持。希望浦东法院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开展更多形式的法治宣传,提升公众的法律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同时更好地规范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此次发布会让我们看到了当前金融市场和数字金融持续发展背景下,金融理财产品领域发生的新变化和面临的新挑战,也看到了浦东法院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和成效。”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李积宗表示,浦东法院立足专业审判机制,创新纠纷化解模式,完善各项工作举措,为金融理财产品消费者提供了有力支撑,期待今后在健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方面取得新的成绩,打造更多的“浦东样本”。

在金融理财产品消保工作方面,浦东法院采取了很多务实有效的工作举措,也展示了很多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浦东新区人大代表、太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企划财务部副总经理万里表示,这一方面有利于消费者防范金融风险、提振金融消费信心,另一方面也给广大金融机构规范经营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指引,希望浦东法院能继续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司法保护力度,打造更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