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浓阴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伴着盛夏和蝉鸣,
小邦与你一同聊量化~
本期话题为《量化投资有哪些产品类型》
随着最近几年量化投资越来越火热,投资者对量化投资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有些投资者只是听过“量化”这个词,并没有接触过量化产品。还有一些投资者对量化投资有简单了解后,很可能出现一些疑问,例如量化是怎么赚钱的?量化产品是不是包赚不赔?量化是不是牛市赚不到钱?量化对冲所说的追求绝对收益回报是什么意思?……我们会在接下来的专栏里,逐渐深入地向大家介绍量化投资,今天我们先从公募量化投资有哪些产品类型说起。
按照一般的产品分类,公募量化产品通常分为被动指数型,指数增强型,主动量化型和量化对冲型。其中被动指数和指数增强型经常被归类为指数型,但是对于基金经理来说,这两种产品差异非常大,所以专业投资者一般还是会把它们当成两类产品来看。我们把这四类产品的投资逻辑梳理一下,大家就会比较清楚它们的区别和投资风格了。
被动指数型:追求完全复制指数
首先最简单的是被动指数型。我们看好哪个指数,就直接把这个指数的成分股完全复制下来。投资者可以认为自己买的就是这个基金跟踪的指数,例如投资者买了一只跟踪沪深300的被动指数基金,那投资者实际上买的就是沪深300指数。被动指数型产品不需要基金经理有战胜指数的能力,对基金经理的要求更多是紧跟指数,减少跟踪指数的误差。
指数增强型:比指数做得更好&一定范围限制
被动指数型产品投资逻辑简单,但是如果基金经理认为,跟踪的指数里面并不是所有股票都是好股票,如果我们能把指数里面的好股票选出来,把差的股票剔除出去,那收益率不就更高了吗?这就是指数增强型产品的想法。量化基金经理会使用各种量化策略,选出指数里面更好的股票,然后把差的股票剔除掉,这样就有可能获得比指数更好的收益率。所以指数增强型产品的要求就是:我要比指数做得更好,但指数增强型产品一般要求80%的股票都要在指数成分股内。例如一只沪深300指数增强产品,它必须有80%的股票在沪深300指数内。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保证不要偏离沪深300太远,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选股能力。
主动量化型:比指数做得更好&不要范围限制
指数增强型产品要求80%的选股都在成分股内,当前A股市场上有4000多只股票,有些基金经理认为自己如果要放弃市场上那么多股票不选的话,有可能浪费了自己的投资能力。尤其对于量化投资来讲,信息处理能力是非常强大的,量化模型分析4000只股票和300只股票,可能需要的时间差距不到1秒。而且随着市场上的股票越来越多,主观投资分析师覆盖的股票数量占比是在逐年下降的,很多股票没有得到主动投资者和分析师的有效覆盖。而对量化投资来说,模型可以很容易地分析全市场所有股票,这也是量化投资信息处理能力的优势所在。这里体现的是量化投资最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机器放大人的能力。
主动量化型产品体现的就是减少投资范围限制的想法。例如德邦量化优选(A类:167702和C类:167703),其业绩基准是95%的沪深300 + 5%的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主动量化产品一般也会指定一定比例的指数作为对标基准(最常见的是95%指数),这点跟指数增强产品是一样的。但是主动量化产品并没有80%的成分股限制,我们可以在全市场范围(剔除风险较大的个股)内去选择股票,有可能获得比指数增强更高的超额收益,但同时也有可能会比指数增强偏离指数更远。
量化对冲型——比指数做得更好&去掉风险
讲完前面三类产品后,我们会发现这三类产品的共同特点,就是它们的涨跌都是跟指数相关。如果在牛市期间,指数上涨,那么这三类产品通常也会有比较高的收益。但是在熊市期间,指数大幅下跌,那么这三类产品也会跟着下跌,其中被动指数型会跟指数跌得一样多,指数增强型和主动量化型如果有超额收益,有可能会跌得比指数少一些。
如果一个投资者觉得A股的波动太大了,不可预期,有没有可能只获得基金经理战胜指数的那部分收益,指数涨跌的那部分我就不要了。这就是量化对冲型产品的想法。量化对冲型产品追求的是绝对收益回报。这里对冲的意思是,产品一边持有股票,另一边持有股指期货空头,因为股指期货跟对应股指的涨跌幅是基本一致的,所以当股市下跌时,股票虽然亏钱了,但是股指期货空头是赚钱的,这样两边加起来,产品仍然有可能在熊市赚钱。但相应地,在牛市我们也会失去指数上涨那部分地收益,只获得基金经理做出的超额收益。
这样我们就清楚了,量化对冲产品让我们可以不受指数波动的影响,只关心基金经理做出超额收益的能力。例如德邦量化对冲(A类:008838和C类:008839),基金经理会选择胜率较高的模型(一般情况下我们会选择历史回测中至少80%以上的月份战胜指数的模型),争取在大部分时候我们的股票组合都能获取超额收益,同时产品会持有股指期货,对冲掉指数的波动风险。
我们再总结一下这四类产品的区别:
被动指数型:追求完全复制指数;
指数增强型:我要比指数做得更好,一般要求80%是指数成分股;
主动量化型:我要比指数做得更好,而且不要那么多选股范围限制;
量化对冲型:我要比指数做得更好,同时去除掉指数的涨跌波动;
了解它们的区别之后,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去选择不同的量化产品,如果希望产品能跟随指数上涨而上涨,可以选择被动指数基金;如果希望产品跟随指数,但是比指数跑得更好(不是任何时候都能跑赢指数,如果基金经理能力不足也有可能跑输指数),可以选择指数增强或者主动量化产品;如果希望产品获得稳健的收益,不会受到指数波动的影响,那可以选择量化对冲产品。除了公募的股票量化产品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量化产品,如量化CTA、衍生品套利等等,这些我们就不展开了。
下一期我们会讨论更多关于量化投资的内容,包括量化投资是如何赚钱的,量化投资的优势在哪里,敬请期待后续精彩。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提醒您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您自行负担。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